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數十年後我們回頭看,一定會很驚訝:台灣博士多明明是好事,為何卻變成社會問題?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數十年後我們回頭看,一定會很驚訝:台灣博士多明明是好事,為何卻變成社會問題?

數十年後我們回頭看,一定會很驚訝:台灣博士多明明是好事,為何卻變成社會問題?
撰文者:王盈勛
精選書摘 2016.01.15

台灣缺的是工作還是工作者?

企業說缺工,求職者說找不到工作,近幾年一直是台灣並存的產業現象。造成這樣的人力需求與供給落差的原因極多,從學/用脫節、產業轉型失利、到年輕人不願意降格以求等各種觀點,大概都可以各自寫上數百篇論文探討一番。

這樣常見的分析儘管立場殊異,背後卻有個不變的邏輯:人力,毫無疑問地就該配合產業與就業市場的。所以,我們會看到企業界指控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根本不堪用,但是沒有幾個學校老師敢跳出來說,業界不知如何善用人才。產業轉型失利, 我們會說這一代年輕人不像他們爸媽那一代那麼腳踏實地,但是沒人敢說,企業轉型失敗活該被市場淘汰。勞資雙方薪資談不攏,大體上也都是說就業者太不切實際,而不是雇主太小氣的緣故。

廣告

找不到月薪4萬的黑手?

我現在要談的,倒不是要資方應該更「善待」勞方,這種有點迂腐又不切實際的觀點。我要說的是,在談產業發展的時候,我們往往忘了最簡單而基本的事實:少子化成為趨勢,上一代也就更重視下一代的教育,所以父母尊重子女的自由順性發展,並將之視為教養的最高指導原則會越來越普遍。

另一方面,儘管台灣博碩士百萬大軍,人人皆曰實在太多,但是認為高學歷者太多的這些人當中的多數,其實都希望別人或別人的小孩不要念那麼高,自己或自己的小孩則是不錯過任何上進的機會。

電視新聞上,一些廠商感嘆著月薪4萬也找不到作業員。通常這類新聞的後面,就是接著一則年輕人不願從事粗重或黑手工作的感嘆與抱怨。然而,就像我前面所說的,抱怨年輕人不願做這些工作的人,多半是指別人的小孩不願做這些工作,至於自己的小孩不願、也不該做這些工作,則是天經地義的事。

廣告

我們就算姑且拋開這一點不談,說台灣無人願意從事勞動工作也並不真確。例如電視新聞上也常報導,具有公家或準公家色彩的單位徵求勞力工作者,像是環保局或是台鐵等等,求職者卻是大排長龍。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因為公家單位的勞力工作是看得見未來與希望的,一個純出賣勞動力的民間工作則否。所以,一個月四萬元的作業員工作找不到人,關鍵在於,它無法回答這樣工作的明天在哪裡。

博士生卻成為社會問題?

另外,如果我們認為「尊重子女的順性發展」,這樣的教育方向是正確的,為何我們要將我們的下一代,在接受了自由開放而完整的教育之後,卻要被送往一個根本無法發揮其所長的工作場所?甚至稍有不從者, 我們還要冠上不肯腳踏實地、好高騖遠的罪名?

我們造就了許多新世紀的未來人才,但是對於產業的未來發展,卻有著非常復古的期待!台灣可能有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博士人口,但我們卻把這些找不到大學正式教職的人才當成「問題」來看待。

我們的社會一向不敢追問,一個沒有人要從事的產業,為何要存在、為何我們還要它鮭魚回流?為什麼面臨高階人力過剩的供需情況,我們不敢去想像一個可以善用這些高階人力的產業模式,卻反其道將這些人貶為無用之人?

數十年後,史家回頭看這段時間的台灣社會,必然會很驚訝於我們將如此充沛、多元的高教育程度人力視為社會問題。因為,台灣開展新局的契機其實正在於此,但如果我們平白將這樣的契機視為負擔,那麼歷史是否會倒退,就會在台灣得到證明。

直銷能讓人致富嗎?

教書這幾年,三不五時就會被學生問到,直銷能做嗎?我反問學生, 為何有此一問,大半答案都是回答,希望可以很快變得有錢。撇開直銷其他層面,我就來談談直銷製造富豪,或起碼是變成有錢人的成效如何。

學生會被直銷這個行業所吸引,很多是親友(也就是上線)在他們面前展現了「財富的力量」。比方說,開著名貴的跑車、出入高級餐廳等等,我甚至還看過直接列印業績與收入表以昭公信的個案。

此事並不難理解,要人家投入一個有點爭議性的行業,讓他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是最簡單而直接的。

通常我也不會說這些財富的力量是假的,因為我不知實情為何。更何況我的確相信,任何行業只要做得好,確實有可能為你帶來鉅額的財富, 直銷業當然也沒有道理例外。

會發財是機率問題

這是一個機率問題。每個行業都可能有人發財,只是機率高低不同, 那麼直銷業能讓你發財的機率是高,還是低呢?這我可以很肯定地說,當然是低的,而且是比各個行業的平均值低很多。

一個行業創造富豪的能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這個行業的人均產值。這方法當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你如果身在一個人均產值只有一百萬的行業裡,表示你想要年薪百萬,絕對要比身在人均產值五百萬的行業裡困難許多。

為何台灣的科技新貴人人稱羨?因為新竹科學園區員工人均產值900多萬,是製造業平均值的2.5倍以上。竹科龍頭企業台積電年營業額約在3300億台幣之譜,員工約兩萬人,每人年產值1650萬元,又幾乎是竹科平均值的兩倍。所以,你根本不需要高人一等的聰明才智,或是躍升很高的職位,就有很大的機率在台積電領到(數)百萬年薪。

台積電vs. 直銷業人均產值

至於台灣的直銷業,2007年總體營業額為553.4億台幣,有423萬從業人員,每人年產值僅1萬3千元。這4百多萬人當中,當然有很高的比例是兼職的直銷從業人員,不能直接和台積電來做比較。

但是,你如果想靠直銷業致富,等於你得創造行業平均值兩百倍以上的營業額,才有可能年入百萬;創造一千倍以上的營業額,才等同於你在台積電上班的致富機率。

多年前,我的老闆離開媒體業以後,開了一家旅行社。他告訴我,他招聘業務員的標準是「來者不拒」!

「口才很差的、原本是賣檳榔的,斷手斷腳的都沒關係。」他的理論是這樣的:誰沒有認識幾個親戚友人,等他們把這些人拉來以後,再無業績,他們就會自己走人了,我再找下一批人來開發業務即可。

當時我年紀尚輕,既驚訝於我的老闆言語之直接粗鄙,也不齒他這種對人用過即丟的態度。如今我年近中年,我才體會到,這其實不就是直銷業的營運模式嗎?

要進台積電當然要比進直銷業難一些,但是我也從未聽聞,進入障礙最低的行業,會是賺錢最容易的行業。直銷業能讓人致富嗎?當然是有可能的,只不過機率之低,要比到台積電上班難上千倍。

書籍簡介

書名:理所不當然:人生不盲從、未來不瞎過的行動思考哲學
作者:王盈勛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4/06/09

王盈勛

大學時代嗜讀左翼理論書籍,當時覺得管理是不值一哂的學科,最後卻在商學院取得博士學位;曾在台灣南部小鄉鎮做過有線電視台節目部經理,也在中國北京從事過新聞工作,最後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

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告組學士學位等學歷,教得最多、最有興味的卻是通識課。目前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也是知名專欄作家。長期以辛辣幽默的文字,關心社會趨勢、社會創新與創造力剖析,以及產業與消費市場分析等相關議題。著有《何不斗膽一下》、《世界是斜的》、《白話數位經濟》、《微軟生存之戰》等書。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灣社會問題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