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技職復興》16歲挑老闆!從斗六家商到台積慈善基金會、澄霖生醫,看技職人才的未來藍圖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

減碳ESG

技職復興》16歲挑老闆!從斗六家商到台積慈善基金會、澄霖生醫,看技職人才的未來藍圖

技職復興》16歲挑老闆!從斗六家商到台積慈善基金會、澄霖生醫,看技職人才的未來藍圖
16 歲的孩子對未來有想法!斗六家商高三生及畢業生合影,左起為斗六家商學生楊宜萍、邱靖倫、李思佑、劉冠邑、李佳薇。
撰文者:游易文
商周ESG 2025/01/07

16歲孩子挑老闆的時代來臨!

擁有85年歷史的斗六家商校園,聚集了900多位來自雲林各鄉鎮的16到18歲孩子,他們通過會考,依據自身的興趣與志向,在這選讀國際貿易、應用外語、廣告設計、資料處理或幼兒保育,既是產業界亟欲招募的人才,也是四技二專積極招生的對象。

在缺工缺才、人力價值更甚以往的時代,問起這群在學校就培養一技之長的孩子們:畢業之後,想直接就業還是繼續升學?不論答案為前者或後者,這群孩子心中已有主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職場發展靠硬實力!技職人才深知提早準備重要性

「我目前規劃以升學為主,理想科系是人力管理、企業管理或流通管理,」楊宜萍是國貿科高三生,對口語表達能力有自信,也喜歡和人接觸互動,這些特質優勢也成為未來職涯的努力方向。

她的同班同學李佳薇,很早探索生涯發展,意識到讀書是為了找到好出路,所以在斗六家商三年期間,除了讀經濟學讀出興致,也了解商業管理工作機會較多,一樣規劃繼續升學,「財務金融系是經濟學的延伸,我學起來應該會蠻有成就感。」

距離統測大考僅剩四個月,對於升學要填哪些志願,孩子有想法;但在她們兩個人以及成千上萬技職學生的心中,也渴求企業對他們打開大門,提供領略產業現況的管道。

曾隨多元選修課程參訪零售商場的李佳薇提到,求學階段如果多一點職場體驗,「能對未來工作多一分認識,更確認走哪一條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宜萍則預計考完統測,參加學校安排的國稅局實習服務,「深入職場,看看哪些情況是我需要去面對的,這種學習機會很棒,但也希望擴充到寒暑假。」

新一代人才在數位浪潮下長大,對五花八門資訊,手機一滑盡能搜尋;可是職場發展仰賴專業、技能與經驗等硬實力,不難理解他們渴望透過企業參訪、體驗或實習,縮短學習曲線,才能提早做好充足準備。

今年成為虎尾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新鮮人的李思佑,便分享從技高(編按:技術型高中)到科大,專業課程銜接順暢,自我精進提升不成問題;然而不少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姊提醒,求職面試時,「大部分企業在意實習資歷,因為經過職場培訓,能對工作內容有更多認知。」

台積電號召產學合作  技職培力計畫向下扎根

在第一線教育現場,這些未來職場中堅人才的聲音,不少企業跟學校都收到了!

例如,推廣技職培力計畫邁入第四年的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就不斷在媒合學生與企業端,做職涯探索。

台積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說,基金會持續給予新一代人才,就業媒合與職業探索等機會,是因為「我們發現技職學生面臨,繼續上學或找工作的困擾,同時企業有徵才需求,如果能幫學生學好技術,一畢業又有工作,大家都安心。」

雲林正是台積慈善基金會推動計畫的重鎮之一。他們鼓勵在地人才認識家鄉企業品牌,為未來職涯發展路徑開啟不同想像。

距離斗六家商15分鐘車程,占地廣闊達5.8公頃的澄霖沉香味道森林館,在去年5月21日當天,迎來20位斗六家商應屆畢業生。

他們透過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與澄霖生醫合辦的培力營,體驗⼿作教學、展館導覽、產品銷售等工作應具備的知識和技巧,深度理解在地企業。

「最近幾年,我們不斷讓學生參加技藝、技能競賽,職場參觀、體驗,藉此拓展寬廣視野,並強化專業領域,」斗六家商校長許永昌說。

許永昌服務教育界40載,是技職體系出身的菁英,高職時曾獲全國技能競賽冠軍殊榮,也曾在國際競賽獲獎。他認為,企業如果能跟學校連上線,分享最新技術應用與趨勢觀點,即使面對少子化衝擊,也容易招募到符合條件的人才。

許永昌感謝兩間企業的善意促成這場培力營。「讓商科學生更早、更務實地了解職場與工作,這是在學校學不到的,」許永昌認為,學校與產業都想克服學用落差,以達到適性揚才目的;因此,在既有培育路徑之外,如果形成一個相互支援的新合作模式,對企業、對學校、對人才,將是正向循環。

形成共好循環 滿足人才、教育與產業需求

就讀雲林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系一年級的邱靖倫,個性外向不怕生,志在從事銷售或保險業務。在參與培力營的過程,他學到務實的職場溝通技巧;例如,觀察顧客穿搭,找出對方的風格喜好,再介紹合適的商品種類。

邱靖倫認為,這有助於未來步入職場,善用同理心與觀察力贏得信任,爭取跟客戶簽訂合約。

另一位參與培力營的企管系一年級劉冠邑,則是一聽到老師提到培力營計畫時,就立刻被「職場體驗」四個字吸引。他計畫未來報考記帳士或會計師證照,但他沒有畫地自限,在培力營認真提升應對能力,「最後的成果驗收階段,要把同學當客人,教授DIY手作並進行銷售,我嘗試模仿澄霖員工,希望做到一樣的自信跟口齒清晰。」

親眼看到新一代人才,從懵懵懂懂,到勇敢開口流暢銷售,澄霖生醫董事長陳品宏很激動:「學生們都具備會計、資訊等專才,就業之前,如果透過這樣的體驗,多認識雲林在地企業,或許可以有不一樣選擇,未來留在家鄉工作,繼續陪伴家人身邊。」

多數人對雲林的印象,是農魚牧業,但澄霖生醫卻從種植沉香木、製作香氛產品起家,轉而投入生物科技,開發獨家專利牛樟芝保健食品,之後又轉型跨足生醫科技,研發植物萃取的幹細胞外泌體保養品,已成在地重要的生醫企業。

此外,陳品宏還斥資打造樂觀光園區,提供種樹、研發、營運、銷售、行銷、導覽等多元面向,就是希望提供更多元的職場學習面向,吸引新世代人才。目前,該公司雲林在地員工占比高達八成,平均年齡也很年輕。

對陳品宏來說,響應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號召的「技職培力計畫」,是希望替年輕世代創造更多發展可能性,當滿足人才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教育的需求、產業的需求,進而匯聚成一股共好循環,影響勢必是深遠且無價。

責任編輯:管婺媛

DEI 斗六家商 技職復興 技職人才培力 台積電
商周ESG
商周ESG
商業周刊
展開箭頭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