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吳道揆導讀》混合金融:不要迷戀槓桿倍數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ESG
ESG

減碳ESG

吳道揆導讀》混合金融:不要迷戀槓桿倍數

吳道揆導讀》混合金融:不要迷戀槓桿倍數
撰文者:吳道揆
商周ESG 2024/06/12
摘要

影響力投資旨在用投資改變世界,運用私人資本,參與公共議題,對SDGs提出解方,並獲取影響力紅利,以提昇企業價值。

影響力投資是永續大潮中最為積極的策略與貢獻,其思維及工具對企業界,金融業,創業家,及慈善機構分別具有實質意義。

金書獎《影響力投資》作者、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共同創辦人吳道揆,每週一三五為您導讀相關發展與新聞,掌握影響力投資的國際趨勢與策略參考。


今日推薦文章:Blended funds: don’t get obsessed with leverage, by Pioneers Post 3/14/2024

混合金融是資金組合策略,利用「催化資本」,降低影響力企業早期發展的風險,以帶動商業投資者用若干倍的金額,共同參與投資,實踐SDG目標。

本文卻告誡我們資金組合結構要簡單,要找對的催化資本,配比對的比例,不要執著於倍數,但要專注所帶來的社會效益(additionalit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中有一圖,很好的說明混合金融的層次及投資雙方的角色。並舉了歐洲投資銀行(EIB)旗下歐洲投資基金(EIF)為歐洲社會創新及影響力投資基金(ESIIF)提供保證,由ESIIF與投資人做有限度的配合投資,降低投資風險,然後帶動商業投資共襄盛舉的案例。

無論是政府或慈善機構提供的催化資本都是大餐裡的珍貴香料。用得太多,會壞了食材(扭曲了市場),太少,又起不到作用。財務工程師就像大廚,香料,要用得恰到好處。

本文是part 2。

Part 1主要在講影響力企業家在混合金融裡的角色。

另,有關催化資本,請參考此篇:吳道揆導讀》催化資本的變革力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責任編輯:管婺媛



ESG 影響力投資
商周ESG
商周ESG
商業周刊
展開箭頭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