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綠色能源
資誠分析:2023年綠電交易量破17億度、光電直轉供量將持續成長
- 資誠公布《2023台灣綠電交易進度報告》,簡介了台灣在2023年的發電量及再生能源情況,以及綠電交易的展望。
- 依據報告,台灣2023年共發電2,821億度,包含9.5%再生能源,6.3%核能及83%傳統火力機組。其中有約6%再生能發電量投入綠電交易市場,合計17億度。
- 報告分析台灣綠電交易市場趨勢,發現太陽光電轉供量大幅成長,而市電則受國際燃料價格變動。資誠認為市電與綠電的電能價格差距將持續縮小,市場對綠電價格的接受度將提高。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9日發布《2023台灣綠電交易進度報告》,解析台灣在2023年的發電與綠電直/轉供電量的成績單,並對綠電交易價格提出展望。
台灣2023年發了多少電?有多少再生能?
根據資誠統計,台灣在2023年共發電2,821億度,其中有9.5%來自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量達到129億度,占總再生能源發電量約48%,較前一年度增加22億度。風力發電達到62億度,占總再生能源發電量約23%,較前一年度大幅增加26億度。太陽光電轉供量成長 產業綠電需求持續
自2017年電業法修改,開放電力交易,相關轉供與餘電配套機制陸續到位,台灣於2020年正式啟動綠電自由化交易。截至2023年12月,台灣已有56家再生能源售電業取得能源局許可,成為電力供給端與需求端之媒介。
2023年綠電直轉供量預估達17億度,佔總再生能源發電量之6%。太陽光電增加到6.2億度,較2022年之1.9億度成長超過200%。其中透過再生能源售電業之轉供量由前一年之5,700萬度增加到3.2億度,增加超過五倍。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再生能源產業服務主持會計師蔡亦臺表示,太陽光電轉供量大幅成長,顯示台灣企業在RE100與企業社會責任趨勢下,對於綠電需求殷切密切相關。高科技、電信、金融與消費零售等產業紛紛透過售電業希望採購到綠電。
綠電價格比市電還高,反映真實成本、還是被哄抬?
為了回應國內企業的綠電需求,並活絡綠電市場,經濟部能源署於2023年底放寬法規,開放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太陽光電第二、三型)所產生的再生能源,可以出售給再生能源售電業,再由其轉售給企業用戶。
根據經濟部新聞稿,截至2023年10月,太陽光電躉購費率5.5元以下的自用發電設備年發電量約為86億度,5元以下的第三型自用發電設備年發電量約71億度,這兩類的綠電都有可能進入綠電市場。
資誠預計此舉將引導企業綠電採購成本降低。低於5元躉購售價的綠電進入市場,使企業有機會以更具競爭力的成本採購綠電。而再生能的電能費率也隨著技術成熟化,呈現下滑趨勢。
不過由於開發商競爭,併網成本增加,且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導致躉購費率曾微幅調升。根據目前公告,資誠預估2024年的風電與太陽光電的躉購費率,將呈現持平或微幅下修趨勢。
售電價格未達發電成本 電價調整需求仍在
而公用售電價格,台電曾在2023年4月調整為3.07元/度,然2023年電價成本(含輸配售)已達到3.95元/度。其中火力發電成本受國際燃料價格影響,火力購電成本每度4.17元;再生能源平均購電成本則增加到每度5.2元。經濟部長王美花近日受訪表示,台電若不調漲電價,年底會有財務危機。
資誠認為市電與綠電的電能價格差距將持續縮小,市場對綠電價格的接受度將提高。
資誠普華綠色科技公司董事李宗哲表示,隨著綠電取得難度降低後,有效的安排案場與用戶間的轉供,讓綠電使用成本有效運用,將是下一階段的挑戰。
資料來源: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發布報告
責任編輯:張薰云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