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蔡佳晉:營農型光電要成功應走日本模式!
光電與農業可以併存嗎?為了落實再生能源發展,總統蔡英文將於四月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與光電業者見面溝通。經濟部長王美花承諾,能源局與工研院合組的綠能團隊,會用「趴在地上做事」的態度,為業者解決各式難題。未來並將有次序地推動「營農型光電」,一步步解決難題。
由國內一級能源大廠共同籌組的「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簡稱TPiSA)四月十四舉行第二次會員大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游振偉等都到場表達支持。同時,包括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徐秀蘭、商總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主委蔡宗融等其他四個光電相關公協會理事長也全數出席。王美花特別停留一個多小時,與在場業者深入溝通。
由於外界對於光電產業發展雜音不少,王美花特別呼籲業者,應持續推動屋頂裝設太陽能,因為這部份最沒有爭議,台灣的普級率也還不夠高。她還承諾政府未來在「營農型光電」上會有次序的推動,一步步為業者解決難題。甚至形容,由能源局與工研院合組的綠能團隊,會用幾乎是「趴在地上做事」的態度,掌握每一個光電案場的進度,時時刻刻為業者解決各式難題。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蔡佳晋回應,太陽能產業發展近年雖面臨部分環保團體質疑和誤解,但業者及從業人員要有耐心、有信心地去溝通說明。因為世界依賴碳經濟發展巳經一百多年,現在要以再生能源取代石化燃料,難免會被質疑。未來不論地面型、漁電共生與營農型光電、屋頂太陽能,業者必須齊力並進,才可能達成政府規劃的2050零碳目標。
擔任寶晶能源董事長的蔡佳晉,近年積極推動營農型光電。寶晶旗下的寶糖能源,前年加入台糖「曙光計劃」,將台糖位在嘉義大林的兩公頃土地改造為農電共生案場。這個建置1.1MW光電容量的營農型光電廠,去年底先完成併網發電,成為台灣第一座營農型光電廠。按規劃,今年六月有機栽種的南瓜、大黃瓜等作物將可收成,達成「種電、得瓜」的目標。
對於外界質疑光電與農業無法共存,蔡佳晉以寶糖的經驗為例,認為台灣發展營農型光電應參考日本經驗,因為日本目前已有超過二千座農電共生案場,証明農民參與種電,不僅可以讓農業獲得發展,還可以有種電收入增加營收,是吸引年輕人回到農村的好方法。建議政府應訂定農電案場標準,讓光電業者協助青農種電,從增加農民收入的角度出發,發展「營農型光電」。
責任編輯:管婺媛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