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綠色能源
中國限電、英國停工、低收入國家經濟停擺...全球能源危機,來了!
1. 能源價格飆高,中國祭出限電措施,英國化肥廠被迫停工,影響碳酸飲料、啤酒、肉品供應。這恐怕擠壓供應鏈,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通膨飆升。
2. 全球正處疫後復甦階段,能源供不應求。再加上各國打出減碳目標,在環保趨勢下,天然氣成為最搶手的替代能源,推高天然氣價格。
3. 歐洲能源進口不夠多元化,過度仰賴俄國天然氣供應。此外,巴基斯坦或孟加拉等低收入國家經濟恐陷入停擺;義大利、法國等政府祭出補貼方案,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電費援助。
中國電力需求增加,但能源價格飆升,再加上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力爭2030年實現碳達峰(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因此,北京祭出大規模限電,卻讓浙江、江蘇、山東、安徽等省許多企業被迫停工,甚至有民眾開車到一半,紅綠燈就停電了!
9月23日,韓國電力公司宣布,因為製造成本增加,預計將在2021年第4季調高電價,這是韓國8年以來首次調漲電費。
歐盟和英國也陷入能源危機之中。《BBC》報導,由於天然氣批發價格飆高,兩家英國大型化肥廠已停工,直接影響副產品食品級二氧化碳,供應減少了約60%,碳酸飲料、啤酒、肉類等恐怕都將供不應求,威脅到12月聖誕節。
石油價格網OilPrice指出,冬天即將到來,歐洲能源短缺,嚴重的話恐怕會被迫斷電,許多工廠也得停工,進而擠壓供應鏈,甚至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通膨飆升。《財星》(Fortune)形容,在這次能源危機中,「沒有國家能安然而退」。
天然氣成綠色轉型最搶手能源
各國打出減碳目標,在環保趨勢下,天然氣成為最搶手的替代能源。《彭博》另指出,全球正處疫後復甦階段,對能源需求攀高,但,受前幾年寒冬影響,歐洲枯竭的儲氣量還未能補充回來,多國供應互相競價,推高天然氣價格。
根據《財星》,自今年初(2021)以來,天然氣現貨價格已上漲400%,電價則上漲250%。《彭博》則引述花旗集團,表示接下來若遇到特別冷的冬天,亞洲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可能又將比現在增加約4倍。歐洲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投資基金Glennmont Partners的執行長柏格斯馬(Joost Bergsma)表示,能源轉型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曲折。「人們必須意識到風險和波動性問題。」他說。
去年(2020),英國風力發電佔全國供電25%,天然氣價格低廉,沒有拿不到的問題;但今年,北海風力大減弱,風力發電佔比下滑至7%,又未能準備足夠天然氣儲氣量,這才敲醒了歐洲的能源危機意識感。
此外,歐洲懷疑俄羅斯為了強調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 2)的珍貴價值,故意不供應天然氣給他們。不過,《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俄國其實也正面臨異常低的儲氣量,正努力在冬天來臨前補充。
除了喊出減碳,能源進口還需靈活性
《金融時報》表示,歐洲想成為全球「綠色冠軍」,但仍有要面對的挑戰,尤其目前「靈活性」不夠:一次故障,就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歐洲能源進口不夠多元化,仰賴俄國天然氣供應。OilPrice網站形容,俄國總統普丁知道自己已經「掌握了歐洲市場的鑰匙」。兩家外電皆認為,歐洲除了喊出2030年前,要減碳至少55%的口號,同時還需要對其他替代能源進行更多投資。
如此挑戰不只發生在歐洲,柏格斯馬以去年美國德州大風暴為例,當時,天然氣基礎設施被毀,風力渦輪機也被凍結而停擺,供電影響全球。
此外,能源價格飆高,《財星》和《彭博》提到,這將衝擊低收入國家與家庭。巴基斯坦或孟加拉等國負擔不起燃料,經濟恐怕陷入停擺;根據《路透社》數據,在2019年和2020年,收入最低的10分之1家庭,在電力和天然氣花費佔總支出的比例,是前10分之1最有錢家庭的三倍。
今年,義大利政府已花費約12億歐元(約新台幣389億),為的是幫助家庭抑制電價及瓦斯價上漲;法國則宣布為近600萬低收入家庭提供100歐元(約新台幣3240)的補貼;9月,西班牙每一千度電費的價格達到154歐元(約新台幣4990),較去年同期翻倍,有家庭為省錢,只能在昏暗燈光下洗衣、煮飯。
全球陷入能源危機,英國甚至在9月重啟諾丁漢的煤碳發電廠,似乎在「倒退走」。《雪梨晨鋒報》呼籲,在21世紀,關掉電源並不是可持續的策略。各國除了喊出能源轉型,同時還需要有完善準備與規劃。(🍀延伸閱讀:商周ESG與永續者同行)
參考來源:Bloomberg、Bloomberg(2)、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Fortune、BBC、FT、OilPrice、Yahoo新聞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