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最壞時刻開戰 中國恐自由落體式衰退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中美貿易戰 全解析

財經 | 商業趨勢

最壞時刻開戰 中國恐自由落體式衰退

最壞時刻開戰 中國恐自由落體式衰退
沒補貼,就完蛋!
刪補貼就使太陽能產業市值蒸發千億 (來源:法新社)
撰文者:楊少強
2018.12.11

*註:原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598期,2018年6月27日出刊。

此時打貿易戰,對中國是最壞時機。因為成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淨出口,已開始失速。今年1月到5月,中國消費與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成長率,分別創15年與23年新低,淨出口也下跌43%。經濟學家趙曉稱,中國經濟下半年將呈「自由落體式衰退」;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6月12日演講稱:「中國企業的好日子不多了。」

中國3大硬傷,不易打贏貿易戰

市場不看好,貿易開戰後陸股跌不停

█硬傷1:市場不看好,貿易開戰後陸股跌不停
・標普500 ▲5%
・上證指數 ▼9%

註:統計自3月23日至6月25日

國企沒效率,ROE不到歐美一半

█硬傷2:國企沒效率,ROE不到歐美一半

關鍵零件、進出口,高度依賴美國

█硬傷3:關鍵零件、進出口,高度依賴美國
・從美進口產品難找替代品
・美國是最大出口國

廣告

註:進出口比率為2017年數據

資料來源:Google Finance、美國普查局、Nikkei Asian Review
整理:楊少強

美、中貿易戰開打,中國受害將比美國更重。一是因為中國外貿主要依靠美國;二是中國自美進口不少航太等高科技產品,要找替代品不易——中興通訊被禁就是一例。自3月中旬貿易戰起至今,美、中股市一漲一跌,就反映這一點。

這些內憂外患有一共同原因,那就是「國進民退」——政府干預經濟,民間資源遭排擠。這體現在兩個層面,首先就是國企坐大。而這也是6月19日白宮發布的36頁報告中,指責中國利用國家補貼,在全球造成不公平競爭的源頭。

廣告

習號令企業開始「姓黨」
國企沒效率、負債,竟要民企出錢救

中國有15萬家國營企業,它們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3成。但這些國企的經營效率並不理想。雖然當局近來高喊國企改革,實際作為卻背道而馳,首先是加強黨對國企的控制。

2016年10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就對國企高管表示,「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在這種氛圍下,各家國企陸續增設黨委。

例如中國機械工程與中國中鐵,修訂後的公司章程表示,董事會做重大決定前,「要先聽取黨委意見。」中鋁國際則在公司章程裡說,黨的組織要「把方向、管大局」。

當國企也姓黨,有些按市場規律該倒閉的企業,反而獲得當局金援。例如由海南省政府投資的海航,因負債近千億美元而瀕臨破產,但國有銀行中國國際信託和投資公司,今年2月仍對其金援32億美元。德國《商報》稱此舉意味著「中國政府不會讓海航倒閉。」

政府帶頭做賠本生意
一帶一路蓋蚊子館,空到大象能散步

這些扶植國企之舉還不惜讓民企埋單。如近年來國企之一的中國聯通經營不善,當局「說服」騰訊和阿里巴巴出錢收購其部分股權,官方稱這種「混改」(公營加民營)可提升國企效率。但這些民企的資金本可用於創辦更有價值的業務,現在卻被用來拯救效率不彰的國企,《華爾街日報》就批評:「這更像是對成功的民營企業課稅。」

國企堅持黨的領導,目的是推行各種產業政策。這就體現當前「國進民退」第二個跡象:產業政策有增無減。

從「一帶一路」到「中國製造2025」,皆由中國政府領導制定政策、國企帶頭投資,但這些多是賠本生意。

例如一帶一路,中國民生銀行經濟研究員任亮說:「目前民營企業在境外投資項目數量不多。」橫跨中亞大陸的「中歐班列」,一個標準貨箱的運行成本與空運相差無幾,是海運的3倍。一位承運商對《鳳凰周刊》表示,「不依靠補貼很難做起來。」

在國外,有些一帶一路項目已淪為蚊子館。彭博新聞網今年4月報導,斯里蘭卡的哈班托塔港(Hambantota),當初花13億美元建造,建成後至今幾無任何貨櫃船裝卸,該港區空曠到「大象在此漫步」。

政府砸大錢發展特定產業不僅賠本,還引來國外反擊。中國進出口銀行前董事長李若谷說,他和美國各界人士交流,有不少人支持與中國打貿易戰,「他們特別對『中國製造2025』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是政府主導,不是市場主導。」

中國改革開放至今40年,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但是美國、日本、歐洲等主要國家,至今仍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種現象特別值得深思。

「中國製造2025」目的,是要打造自己的民族工業。以晶片來說,中央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扶持。獲政府支持的中國半導體公司——清華紫光,自2013年以來,收購海內外半導體公司金額超過新台幣4000億元。然而至2017年,它的營收只有高通的1/4,技術落後兩代。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去年8月坦承,紫光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意志。」

沒補貼,就完蛋!
沒補貼,就完蛋!
海航負債近千億美元竟獲金援,政治干預市場機制,是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來源:法新社)

養出「騙補」企業
設太陽能公司騙補助,是公開秘密

證諸歷史,過去中國補助發展的產業,除了成效有限,還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催生不少「騙補」(騙取政府補貼)的業者。

以太陽能來說,《新華社》今年2月報導,一家「湘西蘭天公司」自2012年開始,利用轉手與設立空殼子公司等手法,騙取太陽能補助金額人民幣2億7000萬元。

另一結果是養出一批沒補貼就完蛋的業者。今年5月31日國務院頒布「光伏新政」,大量刪減補貼,隔天太陽能產業類股市值一天蒸發人民幣300億元。原因正如《新華社》稱:「光伏行業靠補貼獲得利潤已是公開秘密。」

「中國製造2025」同樣撒錢補貼,它能擺脫之前宿命嗎?更值得追問的是:若無政府帶頭推動產業政策,中國就做不出創新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據北京大學經濟學家張維迎引述的研究,從2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一直到2008年,人類共出現1001項改變世界的發明,中國占30項,占全球163項重要發明數18%,而這些發明全出現在西元1500年前。此後500年,全球800多項重大發明,沒有一項來自中國。

張維迎認為,這不是中國人基因出問題,否則無法解釋為何古代中國發明領先全球。關鍵在體制:西元1500年後,西方陸續走向自由,中國體制則逐漸走向扼殺人們創造力,以致有此差別。

硬打貿易戰拖累轉型
關稅壁壘,反讓殭屍企業能存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民營企業生機蓬勃,從電商、第三方支付、App叫車領先全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說,這些成就「都不是政府事先規畫出來的。」若假以時日,讓企業家發揮創造力,未來改變世界的發明未始不能在中國誕生。

但如今「國進民退」越演越烈,這不僅排擠民間資源、降低成長動能,也扼殺企業家創造力。更糟的是,當美國掀起貿易戰,中國也祭出同等關稅壁壘,更將拖累其經濟轉型。

對美國而言,貿易戰的直接損失集中在農業、汽車等部門;這些產業並非要角:農業占美國GDP 1%,通用汽車等三大車廠總市值,還不到蘋果1/6。

對中國而言,「中國製造2025」是當局全力打造的未來產業:光2017年中國財政部依該計畫對地方補助的金額,就超過人民幣50億元(約合新台幣230億元)。這些產業若遭打擊,不只未來受損,當局砸的大錢也將付諸東流。這些資金若還歸於民,本可用來創造其他更有價值的事業,這將是整個國家的損失。

何況中國對美祭出關稅壁壘,不只加重國內消費者負擔,讓殭屍企業苟延殘喘,還將造就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這只會使中國經濟更難升級。

面對內憂外患,中國只有降低關稅、減少政治干預、重新檢視產業政策必要性,才能對外化解貿易戰,對內重拾成長動力,這是拚經濟的正道。若只為爭一口氣和美國互課關稅,就像義和團以肉身抵抗洋槍,下場不問可知。「大丈夫能屈能伸」,這句中國古老智慧,值得當今領導者深思。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最壞 衰退 中國 自由落體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