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四年八億元的一堂課!"2024 TPI Day回顧:從醫學中心到鄉間診所掀數位革命,昕力資訊瞄準醫療數位轉型商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26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四年八億元的一堂課!"2024 TPI Day回顧:從醫學中心到鄉間診所掀數位革命,昕力資訊瞄準醫療數位轉型商機

"四年八億元的一堂課!"2024 TPI Day回顧:從醫學中心到鄉間診所掀數位革命,昕力資訊瞄準醫療數位轉型商機
2024 TPI DAY 趨勢論壇,邀請產業、學界重量級領袖,分享雲端科技與綠色金融的應用趨勢,並從金融跨足醫療,來賓用實際的經驗,談醫院應用案例
廣編企劃
2024.10.01

金融領域數位轉型的佼佼者昕力資訊與SUSE(數碩軟體)、台北醫療聯盟、商業周刊,共同舉辦2024 TPI DAY 趨勢論壇,以【掌握數位關鍵 開創永續新局】爲主題,邀請產業、學界重量級領袖,分享雲端科技與綠色金融的應用趨勢,並從金融跨足醫療,來賓用實際的經驗,談醫院該怎麼做?有哪些反思?

從疫情帶來的數位化與反思,到AI浪潮席捲,台灣醫療院所的面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塑:遠距醫療,如今已是許多人的常態;從預約掛號到批價,所有流程都能用App完成;打開手機裡的健保護照,醫生開過哪些藥、什麼時候要回診拿慢籤,數位足跡比誰都還了解你。

當鏡頭轉到金融行業,同樣概念的數位服務,如行動支付、智慧客服、網路銀行,許多科技背後,都有一家台灣公司——昕力資訊的身影。身處數位轉型的第一線,昕力資訊總經理葉怡蘭分享三個關鍵數字。

首先,2030年前,全球需要減碳至少45%,其次,未來將有70%的企業將會運用到 AI,最後,更有90%以上的企業,會使用到開源軟體。葉怡蘭描述的情境,涵蓋數位轉型與 ESG,談的是企業在快速變化的環境裡,能掌握的趨勢,而作為社會分工的一環,對醫療院所而言,這些同樣也是難以迴避的課題。

葉怡蘭寫下目標,要讓客戶達到資訊零孤島、零邊界,以及永續減碳的淨零。創立近20年,昕力從金融行業起家,開始跨足醫療領域,而金融與醫療行業對資訊科技的穩定性、隱私性同樣要求,昕力要讓醫療院所看見科技整合的價值。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副院長洪子仁

「數位轉型與永續,就像飛機的雙引擎,正是我們需要的雙軸轉型!」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副院長洪子仁直言,無論是用雲端系統取代紙,達到無紙化,還是布建更有能源效率的伺服器機房,醫院無思考,怎樣利用科技才能在治療病人的同時,不至於為地球帶來更大的負擔,「總不能一邊救人,就又感覺上一邊在害人。」

台灣台北醫療聯盟理事長趙忠傑則觀察,如今在談所有醫療的問題,以及報章媒體上,已經很難將科技排除在外,所以他過去成立台灣台北醫療聯盟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夠集結醫療以外的資源,尤其鎖定科技與財經領域。

台灣台北醫療聯盟理事長趙忠傑

台灣台北醫療聯盟理事長趙忠傑解釋,當醫界權威、政府官員登高一呼,很快就能爭取到醫界自己人的眼球,然而跨界,才有機會將商機擴大,結合科技、醫療兩個台灣人的強項,成就藍海市場,畢竟「醫者仁心,如果能有更好的工具,救治病人,而又有誰不希望自己永遠健康?」

公部門如何打開數位疆界?

中華開發資本資深副總、前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王必勝

實務面來看,中華開發資本資深副總、前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王必勝,則是少屬真正結合醫療與投資經驗的專家,科技除了技術成熟,也有賴政策的開放,在公部門的經驗,更讓他對醫療科技的政策面,如數家珍。

王必勝以三個科技實際能為醫療所用的案例說明。

過去有病人在南部照一個 CT(電腦斷層),到北部來就診,就需要重照,後來雖然有光碟,但讀取還是很不便,醫師在診間時常需要等待,到現在能有雲端讀取檢查的圖檔,資訊的互通性因此被凸顯。

而國際的互通性同樣重要,過去曾有醫學中心買了非常高級的檢驗儀器,但是因為系統不相容,還得要大費周章的改寫軟韌體。

第二,在於健康資料要有能夠共享的數位平台。過去各醫院、各科,甚至各醫師都蒐集自己的資料,而完全不分享。但應該建構資料庫,要能交流開放。第三則是健保的核刪跟申報,患者可以自己查詢自己的醫療狀況,都要能夠做到數位化。

時勢的發展,也在醫療數位化上推波助瀾,「從疫情到現在,遠距醫療帶來的改變,將會是革命性的,」王必勝斷言,科技已經成為醫療的基礎設施,只會朝更開放的方向前進,儘管他再保守「親自問診」的定義,也將會被永遠的改寫。

大膽但周密 新光醫院數位化跑第一

在趨勢中的先行者值得我們借鏡。新光醫院是台灣第一間將全部資訊主機「上雲」的大型醫療院所。從2017年開始,新光嘗試將資訊系統的主機,從醫院地下二樓將近50坪的空間,搬到位在板橋的遠傳 TPKC 雲端運算中心,最初的想法是能省去照顧機房主機的三班人力,也在地狹人稠的台北市院區中,空出更多診療的空間。

新光醫院如今更嚐到到數位轉型帶來的其他便利,醫師在診間叫出病例時,系統不再轉圈圈、院區的用電每個月節省8000度以上,代表機房能源效率的 PUE值,也從過去的2.1下降到1.7。

「現在你們看起來都很美好,但當初可是一場4年8億元的豪賭!」而洪子仁是這場長征的關鍵人物,他回憶當年第一次系統在半夜切換,馬上就當機,他跟院長都已經把辭呈寫好了放在抽屜,準備請辭以示負責,好在第二次周延的計畫下,系統才終於順利上線。

洪子仁解釋,從HIS(醫療資訊系統)、PACS(醫療影像系統)、NIS(護理資訊系統),整間醫院90幾個系統全部要更新、串接,「如果說一個醫院有能力做到完整的數位轉型,那麼大概沒什麼系統他是做不了的了。」

有過這次經驗,新光醫院的數位能力急起直追,洪子仁回頭來看,肯定當初做了對的決定,也領悟,醫院要走上數位轉型,必須勇敢大膽,但縝密規劃,再來慎選夥伴,長期、可靠的供應商,才能一起挺過渾沌不明的那段轉型時光。

洪子仁也強調,數位轉型得同時思考組織轉型,在這個專案後,他從70位完整參與專案的夥伴中,延攬15位進入新光醫院,負責系統持續的開發、維運。洪子仁解釋,只有人才的知能也跟上,才能彰顯數位系統的價值,維護系統的穩定。

如今,新光醫院地下室,多出了一塊可以真正醫治病人的空間,在泌尿科旁的膀胱鏡與震波碎石室,檢查完的病人,可以在診間附近就完成小型手術,洪子仁欣慰地說。

小診所也能數位升級

但洪子仁也自問,台灣又有幾家醫院,能承受得起這樣的考驗?

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副院長陳立群

因此,當同樣的課題交到台灣為數眾多的中小診所手上,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副院長陳立群建議,不妨從「體驗」著手,如診所的預約掛號與批價,若也能做到如同大型醫院的數位服務,是最容易的升級。

例如中、小型餐廳幾乎已經全面導入線上點餐與結帳平台,陳立群觀察,店家不是耗費巨資開發新系統,而是使用雲端服務業者線上的系統 SaaS,以低成本、最簡單的方式達到目的,標準化的服務其實已經能滿足大部分的需求,對診所也是如此。

皇冠上的珠寶

綜合輔導大小診所上雲的經驗,AWS專業架構師團隊總監楊仲豪認為,首先要識別出「皇冠上的珠寶」,對於醫療院所來說哪些是重要的,再決定投入資源。例如大型醫院想更新核心系統,小醫院則只期待系統能不出差錯的上傳健保資料。

AWS專業架構師團隊總監楊仲豪

楊仲豪進一步解釋,醫療院所的需求,可以細分為最有價值的與最常使用的兩種。例如,從醫院經營者的角度,健保系統攸關醫院收入,是最有價值的,但透過與醫生的訪談,楊仲豪發現,醫生最在意的其實是診間系統,當病患報到叫號、來到醫生的面前,系統能不能順利的召喚病例與檢驗報告,當系統故障,整個醫院大廳都會塞滿憤怒與不耐煩的病患,這是醫生最不想看到的,怎麼去權衡資源、判別風險,就是數位轉型時最重要的判斷。

回頭來看今天的題目,王必勝說,當我們談到醫療科技,其實並不是「醫療」加「科技」,如此的直白。醫療場域作為用戶,科技本身當然高速的在發展,但在醫院,科技是實現醫療願景的工具,現在醫療院所已經踏出一步,準備好擁抱新的科技。

「像我爸,他是一個老醫生,連電腦都不會用,更何況數位轉型?但這件事就只能跟上,不然就只能讓你脫隊了,因為時代還是要前進啊!一路上當然有困境,但也只能去突破。」正如洪子仁說。

醫療科技 數位轉型 TPI DAY 永續轉型 昕力資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