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服務溫度也能數位管理 興誠開發稽核系統,度過經營危機
隨著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改變,臺灣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為導向,各行各業都想藉由提升服務品質來創造更大營收。
原本從事服務業人才培訓的興誠董事長徐丞敬看好「服務經濟時代」商機,於2004年創業,客戶包括公家機關、醫療機構、金融業、餐飲業等,目前除了從事服務管理培訓與服務品質管理研究外,同時也進行神秘客服務稽核調查。
開發各領域新客戶
透過數位工具,有效提升服務品質
興誠成立於2004年,當時正值臺灣產業型態從製造走向服務業,各行各業都想藉由提升服務品質來創造更大營收,原本即在服務業從事人才訓練工作的董事長徐丞敬便看準了商機,大膽入市創業,後來他陸續開發了多元客戶,包括公家機關、醫療機構、金融業、餐飲業等。
徐丞敬話說從頭,起初參與服務品質培訓的客戶常會詢問,到底是哪裡的服務不好?上了課服務品質就會提升嗎?為了明確界定服務品質的內涵,例如:環境規劃設計、管理流程,或是人員基礎訓練,他開始協助企業進行神秘客服務稽核調查。
只是隨著稽核客戶增加與複雜度增加(如連鎖店、多種店態、多元業別等),龐大的調查資料整理成為最大困擾,如何建立更有效率的系統,成為興誠的轉型挑戰。
為解決人事成本暴增問題
導入稽核系統,五秒產出分析結果
起初興誠為求維持稽核報告的品質,堅持自己培訓專職稽核員,隨著面對稽核地點的增加必須擴增人員,徐丞敬回想,公司全盛時期近百人,同仁們每天不是在前往稽核點的路上,就是在電腦前將所有調查數據在Excel、Word、PPT等多個檔案裡搬來搬去,再跑統計,彙整分析出最終要交給客戶的稽核報告。一方面是龐大的人事成本差點拖垮公司;另一方面,巨量的資料彙整曠日廢時,加上人工處理、比對出錯率高的問題,有些數據可能貼錯,或打字時輸入錯誤,「還發生客戶拿到稽核報告後覺得數字怪怪的,我們收到反饋後去回推,但真的很難檢核。」徐丞敬解釋。當他意識到問題後,立刻尋找資訊廠商討論,並在2009年自行開發出神秘客服務稽核資訊系統(Customer Service Inspection Management,CSIM)。
對此,興誠副總經理洪靜逸補充,經過與資訊廠商反覆溝通使用目的與操作內容後,該系統將服務品質分成環境、流程、人員等三大服務構面。以國道服務區與休息站為例,服務設施還包括環境中的停車場、服務臺,還有用餐服務、銷售服務與清潔人員等等,每一個構面下各設計出數十個不等的稽核項目,每個項目都必須列出具體作為,不用形容詞表達。例如「服務人員是否熱情、有禮貌」這個項目,題目設計要調整為「人員是否有面帶微笑」,或者「誰沒有微笑」,都要是很直接明確的。
另外,過去稽核員在現場先用紙筆記錄,事後再用Excel填表、跑統計,並將統計數據剪貼到Word檔寫稽核報告,這些過程到產出稽核報告通常要花15天時間。但現在稽核員只要帶著iPad到現場,並開啟CSIM系統即可快速又低調地針對稽核項目進行「○」、「×」勾選,並在備註欄寫下觀察,當勾選完畢後,系統約五秒鐘就能匯出分析結果,以此作為該服務構面的分數。
數位化帶來的高效率讓興誠不再仰賴人海戰術,相較過去,省下近八成人力時間成本,徐丞敬笑說:「數位化幫助興誠度過了經營危機。」
稽核系統資料庫上雲端
擬推出系統租借服務
同時,為了降低後續數位系統管理成本,早在稽核系統設計之初,興誠就將系統資料庫設在雲端上,而非公司內部的主機硬碟中,如此一來,不僅資料庫的使用空間更大,運算能力也可隨著科技進步,更加多元有彈性。目前興誠也規劃讓客戶以租借方式使用其自創的稽核系統,一來可協助客戶更即時地找出服務品質問題,二來也為興誠另創新營收項目。
因應服務業市場的瞬息萬變,目前興誠自創的稽核系統也已經進入第六代,也歷經了六個資訊廠商,更換原因包括:合作過程溝通不順暢、廠商倒閉、負責人員離職等。儘管數位轉型之路充滿考驗,徐丞敬表示,系統永遠有成長空間,興誠還是在不斷累積系統使用經驗,持續搜集客戶與員工意見。
未來興誠團隊將持續改善系統功能,並提升時效性, 即時回饋評核結果,讓客戶即時調整修改下一步,朝更易上手、更易彙整數據的目標邁進,以符合多元客戶需求。
接下來,徐丞敬正與淡江大學進行專題合作,希望能善用AI技術,請客戶在合法範圍內提供服務現場服務影片或監視畫面,訓練AI機器人來判讀服務行為,再把判讀資料直接匯入CSIM系統,並彙整出數據分析結果,更精準做好企業人才培訓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