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創造學生的價值 高科大全力以赴

不同的校齡、不一樣的學校特色、各有理念的校園經營,是高雄科技大學合併時面臨的高難度挑戰,不過高科大卻能一一克服三校合併的難題,匯聚三方優勢,為學生創造新的願景與價值理想。
近代,大學逐漸與一般產業相同,面對一個高度競爭的形勢,必須建立自己的願景,提供更優化的教育服務,走出教育高牆,深入產業與社會脈動。對於一所科技大學來講,不僅要為產業發展,培育適用的人才,還得鼓勵老師做產學、做研究,甚至為了協助推動城市發展,必須擔任支持者的角色。
然而,這些願景有多大,學校就可能有多大。
位於高雄市的高雄科技大學,依據學校對學術、產業與國家社會具備影響力的前提下,制定「高雄的智庫」、「產業的引擎」、「南向的基地」,成為自己的願景。然而,這三個願景的形成,並非橫空出世,是高科大在合併三校後,成功融合三校的能量,加以擴大。
高科大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科技大學,由20年校史的高雄第一科技大學、60年歷史的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超過70年歷史的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於2018年合併成立。雖然是「融舊立新」,但剛滿5歲的高科大,在育才、產學、研究等表現,依然不負眾望地登上卓越之位。
從今年錄取的大一新生來看,全台的八大省工(國立高工)中,除了花蓮、新竹之外,每所學校都有超過百名學生就讀高科大。「我們現在不以招到學生為滿足,而是要招到『好學生』。但好學生的定義,不一定就是成績好,是有非常多的表現面向,不過,目前學校裡,成績好的學生慢慢增多。另外,透過甄試方式,也出現了多元表現的好學生。」校長楊慶煜露出欣慰的神情侃侃而談。

辦學的好口碑,等同於吸引好學生的大學品牌。接下來,要如何教育學生,為學生創造價值,就是大學的經營能耐。然而,高科大到底要將學生培育成為怎樣的人才?「要有專業、全人素養、志向高遠!」楊慶煜果決回答。在這項要求下,以及依據時代、產業的變動趨勢,高科大在育才的同時,也必須對自己進行轉骨工程。
先築好底蘊 三校順利融合
把三所學校併在一起,難度極高。台灣其他大學合併時,多半會因彼此經營學校的理念不合出現分校分治的狀況。「我們原本的三所學校,校齡有20歲、60歲,以及超過70歲,屬於『老中青三代』,而且有5個分散的校區,要把大家融合在一起,沒有出現打架,還能一步一腳印地把底蘊踩好,開出很大的火花,實在不容易。」高科大副校長兼教務長謝淑玲指出。
這五年以來,高科大在多方面的優秀表現,佐證了老師齊心辦學的努力。高科大副校長兼永續長郭俊賢表示,在三校合併的前3年,學校做了很多基礎建置,包括部門合併、人員合理運用、業務盤點、數位轉型等,並且在併校之後,導入永續經營的觀念,除了實踐聯合國SDGs 17項永續指標外,學校經營也是要融入永續治理,以未來大學的樣貌為發展方向,致力落實永續發展的基礎建設,並在2022年底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
高科大在2022年成立永續發展處,為學校工程進行管考、輔導、追蹤,同時也盤點九大利害關係人的永續目標,透過不斷地溝通、彼此議和,取得回饋後,再修正學校的作為與做法。「我們將大學的社會責任融入教學與課程,努力做到百分百的綠色採購,與廠商共同實踐ESG,藉此希望影響學生、議和的對象,以及學校鄰近的地區。」郭俊賢說。
學生想修課 學校就免費開班
將教學的內涵,幫助學生在社會中尋得發揮專業能力的地方,提高個人價值,是大學運作的核心能力。
高科大在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外,也重視學生必須具備溝通協調、表達能力、批判思考。「來高科大唸書,就是吃飯店的自助餐,交一個學費就可以享用很多道菜。我們每學期要開出5000門課,跨校區選課、跨科系修課有近萬名學生。」包括謝淑玲在內的高科大老師,都熱切地帶領著學生,善用學校資源。
像是高科大根據企業徵聘人才的英語能力條件,規定學生畢業門檻的多益成績,必須達到550分,因此大力支援英語教學的經費與人力,從108學年度(併校第二年)起,實施35人的英語小班分級教學,而且在正規課程之外,還有推出非正規的重點加強課程,像是多益加強班,一學年度可以開到30多班。
「學生只要想來修額外的加強課程,學校就免費開班授課!」高科大共同教育學院院長楊碧藍表示,學生參加一期40個小時的加強課程後,多益成績最多可以進步100分,另外針對學生前往海外研習、考證照的需求,學校還開設免費的高階英文培訓班、PVQC專業英文班。

再者,身為「高雄智庫」的高科大,也大手筆地添購圖書館新書,儘量滿足學生、老師,甚至是地方產業的需求。「今年花了4200多萬元採購電子書、紙本圖書,費用驚人。而且,我們還訂購了ASTM美國材料及測試學會,只要產業的公協會來跟我們簽約,企業員工可以來學校查閱工作所需要的資訊。」高科大圖書館館長歐士輔指出。
為了育才,高科大挹注大筆經費、全力支持開課,但在校園的修繕、新建等工程上,卻錙銖必較,把錢花在刀口上,高科大總務長林威成、經營管理處處長林建良,以及主任秘書魏裕珍,三人感受最深。
這些年來,高科大為了節省水電費用、精實人力,展開校園的數位治理,建置導入AI的停車場車位引導系統、智慧教室等,達成更有效率的校務運作。負責管理財務的魏裕珍,則是執行學校數位金融的轉型工作。
過去,學校財會作業維持人工與紙本的傳統作業模式,導致效率無法跟得上民間企業。面對作業牛步、疫情衝擊,魏裕珍臨危受命接下財務數位化的任務,在與合作銀行一番努力後,成功建立敏捷管理的數位財務作業。而依此基礎下,校方設計推出校友捐款的電子支付,在幾秒鐘內就能讓校友持續為獎助學金、校務基金注資。

大學4年 讀出千萬價值
2022年12月3日,高科大舉辦5週年校慶,從「以人為本、價值共創」的辦學理念出發,舉辦每年度向全國藝術家徵件的「青藝獎」、校內首辦青年高峰論壇、校慶音樂會、校慶慶祝大會與學生歌唱大賽等,鼓勵學生參與、支持青年實踐。由此來看,在這一次校慶,高科大想要打開學生更廣的視野,增加理解世界的新角度、新態度。在高科大的校園、課程上,每個角落、每一分鐘都可以讓學生,比別人更讀出深度、格局與視野,大學4年可以讀出千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