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豐田混油車熱賣,特斯拉一季噴掉2500億美元市值!馬斯克還有2個難關
- 2024年至今不到3個月,特斯拉失去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的寶座、股價下跌超過30%,相當於蒸發約2500億美元市值。
- 特斯拉在美國市場面臨油電混合車攻勢,以豐田、本田為首的混油車銷量增加,超過電動車。
- 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傳出減產消息,即使祭出價格戰,2024年1、2月的銷量仍比去年同期下滑。
在享受多年電動車浪潮的紅利後,特斯拉(Tesla)的「好日子」可能到頭了。特斯拉在中國面臨著激烈競爭,甚至傳出可能將減產的消息;在大本營美國,也遭遇混合動力車的攻城掠地。
2024年至今不到3個月的期間裡,特斯拉不再是全球電動車的銷量冠軍、股價下跌超過30%,相當於蒸發約2500億美元市值,馬斯克也因此再度讓出世界首富寶座。無論是帶特斯拉直衝雲霄的中國市場,或自家的美國市場,都拉起了警報。
油電混合車熱銷,搶走北美電動車潛在消費者
馬斯克瞧不起的混合動力車,正是讓以特斯拉為首的電動車,在美國失去市場的原因之一。根據美國研究公司Motor Intelligence的資料,混合動力車在2月的銷量達到10.6萬輛,這個數字較去年同期成長多達54%,在車輛全部銷量中的占比,也從5%上升至8%。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現在經常成為買車民眾的詢問對象,但從價格、續航里程到充電器的可靠性等問題,都在勸退潛在的消費者。
相較之下,混合動力車的價格已經大幅降低,2024年的平均價格只比同類型的油車高出9%。去年才購入2輛福特(Ford)Maverick混合動力皮卡車的車主斯奈德(Randall Snider)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他曾考慮過購買電動車,「但Maverick和特斯拉之間的價差,可能夠去渡假2次。」
混合動力車在實際使用上,與油車相差無幾。「 與電動車相比,混合動力車幾乎沒有需要你妥協的地方。 」福特混合動力車業務負責人安德魯.弗利克(Andrew Frick)指出。
福特已大舉投入混合動力車,計畫未來5年內要讓混合動力車銷量成長3倍,執行長也在近期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客戶使用混合動力車時不必改變他們的習慣。」
混合動力車現在有多受歡迎?線上汽車資料庫Edmunds的數據顯示,一輛混合動力車到經銷商手中,平均只要25天就能賣出,銷售速度是電動車的3倍快、油車的2倍快。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和本田就是這波混合動力熱潮的主要受惠者。從他們給予經銷商的促銷補貼也可窺之一二。
根據《日經報導》,豐田2月向經銷商支付的補貼為每輛車1316美元,甚至不到同業平均水準2828美元的一半;本田的補貼為2113美元,也低於同業平均水準。 這代表著即使不用折扣,他們旗下的車款也賣得很好。
豐田在美國熱銷的混合動力版Rav4,就曾被馬斯克點名,稱「要是特斯拉能夠降到一樣價格,沒有人會選擇那輛車」。但數據打臉,Rav4在2月時賣出約4.3萬輛,其中2萬輛以上都是混動版本,銷量足足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本田財務長藤村英司則透露,CR-V和Accord的混動版本給予(經銷商)補貼只有油車的一半、甚至沒有。本田CR-V在2月賣出約3.2萬輛,其中1.4萬輛是混動版本。
展望2024年的表現,汽車產業顧問公司Cox Automotive估計,美國2024年銷出的車輛中,約有14%是混合動力車,高於電動車的10%。
特斯拉在中國悄悄宣佈減產,價格血戰越來越難熬
除了美國市場面臨混合動力車的衝擊,特斯拉還在中國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根據《彭博社》報導,特斯拉近期指示了上海廠員工降低Model 3及Model Y的產量,將產線運轉時間從每週6.5天縮減至5天。員工尚不知道減產的措施會維持多久。
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最主要的生產基地,2023年特斯拉交車數總計為180.8萬輛,上海廠就貢獻其中94.7萬輛, 換句話說超過一半的產能都來自於這座超級工廠 。上海廠生產的電動車除了供應中國國內和東南亞,也會賣往歐洲等國際市場。
特斯拉除了被比亞迪(BYD)搶走了銷量冠軍寶座,還面臨越來越多車廠推出物美價廉的電動車來爭奪這塊市場。2024年前兩個月裡,雖然中國乘用車市場下滑17%,但光是新能源車就大幅成長37.5%,然而特斯拉同期的交車數卻較去年下滑。
雖然2024年初,特斯拉才宣佈於中國再次降價,其中基本款Model 3調降幅度超過1萬人民幣,但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佈的資料指出,特斯拉2024年1、2月交車數總計為13萬1812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
特斯拉公佈的2023年第四季財報中,就因為不斷降價促銷導致營業利益大減47%,只不過即使不斷讓利,似乎也沒能擄獲中國消費者的心,目前上海廠生產的車輛,只有53%是在中國市場銷售掉。
為了從價格血戰後獲勝,特斯拉也透露他們正致力於下一款新車型,瞄準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也讓外界想起先前馬斯克曾承諾:售價只要2.5萬美元(約新台幣80萬元)的平民電動車。
特斯拉曾被分析師列為是帶動美國股市的「絕地7騎士」之一,卻也是這7間公司之中,預期本益比最高者,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勢必將面臨投資者日漸增加的壓力,外媒《財星》甚至指出,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特斯拉董事會要求馬斯克下台的時候了。
資料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Fortune、Nikkei Asia、Bloomberg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豐田混油車買氣超旺,讓特斯拉警鈴大響!背後兩大危機,馬斯克撐得住嗎?
延伸閱讀:
油電混合車賣出新高,豐田喜喊:HV仍是主角!電動車大本營歐洲為何也賣不動?
特斯拉股價一個月大跌26%!馬斯克「快嘴」是主因?他說了哪些擔憂扯後腿?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數位時代》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財經媒體,長期聚焦於全球、台灣與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創業、數位行銷等議題的最新趨勢,更引領台灣社會對「新商業」的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