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灣企業走向國際,最難預習的一課是管理!5個能力先備妥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台灣企業走向國際,最難預習的一課是管理!5個能力先備妥

台灣企業走向國際,最難預習的一課是管理!5個能力先備妥
台灣企業正在積極進行「全球布局」,這是一個好現象。在台灣全球化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並非資金或技術,而是人才,特別是對國際經營有能力的人才。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黃齊元
摘要

1.最近台灣企業正在積極進行「全球布局」,例如台積電在日本和德國的設廠計劃、文曄購併加拿大IC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

2.在台灣全球化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並非資金或技術,而是人才,特別是對國際經營有能力的人才。

3.過去台灣人能在中國成功,並不代表現在可以在東歐、拉丁美洲、東南亞成功。這需要跨國管理的技巧,必須適度授權給當地,但如果不了解文化很危險。

最近台灣企業加速對海外的投資或購併。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後,接連宣布日本和德國的設廠計劃;台灣第二大IC通路商文曄宣布,以1200億元購併加拿大IC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購併後將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的IC通路業者。

簡單來說,台灣企業正在積極進行「全球布局」,這是一個好現象。主要是在供應鏈重組風潮下的一連串規劃。購併比自己設廠更能縮短學習曲線,加速完成全球化布局。

但在台灣全球化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並非資金或技術,而是人才,特別是對國際經營有能力的人才。50年前,台灣跟全球市場緊密相連,但當時流行的系所是「國際貿易」,僅是將產品由台灣賣到國外去;現在該注重的是「國際經營管理」,也就是在外地派駐台灣人才,或者使用當地人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企業全球化需要培養的5種能力

1.語言力:現在政府推動雙語教育,遭遇很大阻力,因為台灣缺乏外語環境。

2.文化適應力:每個國家都有不同文化,台灣過去太強調在地化。現在去海外陌生地點投資,如印度、印尼,很容易踢到鐵板。幾年前有台商去印度投資,由於溝通不良,引發數千名員工暴動、損失慘重,因此不可不慎。

3.管理力:台灣人能在中國成功,並不代表可以在東歐、拉丁美洲、越南或中東成功。這些需要高難度的跨國管理,不能事事從總部集中、必須適度授權,但如果不了解當地習俗會很危險。國際營運是很複雜的學問,因此除了大型企業如鴻海及台積電等,其他企業很難以自身力量在短期內取得成果。

4.資源整合力:包括為達成目的所需各種人才及資源的合作,也涵蓋同業的水平整合及供應鏈垂直整合。環境變化太快,即使是鴻海等大企業,也不可能擁有所有資源。未來是策略聯盟的時代,企業必須和他人合作,特別是在海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資本運作力。資本運作就是靠資金募集、透過整合再成長壯大。台灣企業習慣利用自有資金或是銀行貸款,但未來必須搭配國際購併。因為國外公司比台灣企業國際化許多,如果購併一家布局完整的外國公司,台灣企業馬上可成為一家全球企業、縮短學習曲線。

總之,台商全球化需要有整體思維,必須跳出傳統人力資源思維,積極培養全方位5種能力,在航向汪洋大海同時,才不至於慘遭滅頂!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中小企業 全球化 台積電 管理 台灣
老總的兩岸手札
老總的兩岸手札
黃齊元
展開箭頭

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 ,具有超過30年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榮獲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再獲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職: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共同發起人/蔚藍華騰智慧顧問公司董事長/智門SmartGate創辦人。

黃齊元網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