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中國「雷曼時刻」來了?最大民營資管公司暴雷,中融信託1.5兆信託產品停止給付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中國「雷曼時刻」來了?最大民營資管公司暴雷,中融信託1.5兆信託產品停止給付

中國「雷曼時刻」來了?最大民營資管公司暴雷,中融信託1.5兆信託產品停止給付
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投資房產失利,產品停止兌付,曝險達1.5兆元。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謝守真
經濟日報 2023/08/14
摘要

1.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投資房產失利,產品停止兌付,曝險達1.5兆元,至少3家上市公司受累。

2.「中植系」是中國一家覆蓋金融、投資、財富管理、新金融等行業的龐大集團,其總資產規模一度超過人民幣1兆元。

3.網上傳言甚囂塵上,但中植系及旗下企業對此諱莫如深,直至近日上市公司陸續公告,才進一步證實中植系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的消息。

中國版的「雷曼風暴」正在上演?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因投資房產失利驚傳爆雷,中融信託投資者近期陸續收到理財經理的通知稱「產品已停止兌付」,至少涉及人民幣3500億元(約新台幣1.5兆元)。

另有消息稱,目前至少有3家上市公司踩雷,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綜合陸媒報導,「中植系」是中國一家覆蓋金融、投資、財富管理、新金融等行業的龐大集團,其總資產規模一度超過人民幣1兆元,旗下金融平台有中融信託、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及數十家規模龐大的私募股權基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植系爆雷概況

這次爆雷事件可追溯到7月底,一名自稱在恒天財富工作7年的理財師發表致歉信,揭露此次「中植系」爆雷事件涉及的高淨值投資人達15萬人,企業客戶近5000家,債權權益高達人民幣2300億元(約合新台幣1兆元)。

儘管網上相關傳言甚囂塵上,但「中植系」及旗下企業對此一直諱莫如深,中國官方媒體也少見相關報導。直至近日上市公司陸續公告,因投資「中植系」理財產品踩雷,才進一步證實「中植系」可能也已陷入財務危機的消息。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上市公司金博股份8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其涉及「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融-澤睿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相關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恐影響公司2023年度獲利表現。

報導稱,2022年8月10日至12日,金博股份通過恒天財富購買中融信託的「隆晟1號」和「澤睿1號」信託產品,各約人民幣3000萬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南都物業11日晚間也公告,2023年2月9日,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人民幣3,000萬元購買「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產品期限自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匯聚金1號」本金及投資收益,恐存在本息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

證券時報指出,中融信託產品出現兌付問題早已有跡可循。另一家上市公司咸亨國際本月5日就曾公告,因中融信託產品部分逾期兌付,導致公司因此收到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

中國房地產報指出,「中植系」是中國眾多房地產企業背後的「金主」。近幾年在官方「房住不炒」的基調下,中國地產行業直接從銀行貸款受限,「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等公司就成為地產行業新的融資管道。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大陸最大地產商碧桂園 11檔債券停牌

大陸央企中融信託暴雷 停止兌付前夕還在吸金

人生三大慘 網路熱議

穩外資…大陸國務院祭24條

香港首富李嘉誠七折賣屋…完銷

責任編輯:劉怡廷

中植系 房地產 中國 金融業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展開箭頭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