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人人都說這家公司好,就不是好公司!」霍華馬克斯如何用「第二層思考」打敗大盤?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人人都說這家公司好,就不是好公司!」霍華馬克斯如何用「第二層思考」打敗大盤?

「人人都說這家公司好,就不是好公司!」霍華馬克斯如何用「第二層思考」打敗大盤?
《向12位大師學投資:他們跨世紀的投資修煉,領你走上財富之路》/商業周刊出版
撰文者:商業周刊
商周讀書會 2023/08/09
摘要

1. 重要的不是買什麼,而是花了多少錢買的。關鍵不是買到好東西,而是東西買得好。所以投資人不應該在沒有參考價格的情況下,否定某一類已發行的潛在投資商品。

2. 如果想要大敗大盤,你必須用「第二層思考」。你不只要比市場共識更深入思考,還要做出正確的預測,這樣才有可能創造出色的績效。因為你不可能做別人都在做的事,還要期待表現比他們好。

3. 你必須要小心應對每個人都喜歡的投資,所以卓越的投資人往往勇於「反向投資」。小心熟練地接住掉下來的刀子,是成功投資人在最低風險下,獲得最高報酬的方法。

誰寫的書讓巴菲特看了兩遍?

誰的投資備忘錄又是華爾街每年必讀的文件,媲美巴菲特每年寫給波克夏股東的信?

那就是橡樹資本管理公司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美國投資界新一代價值投資大師──馬克斯。每逢金融危機前夕,都可以看到他大聲疾呼投資人要小心。例如,他在二○○○年精準預言科技股的泡沫即將破滅,在金融海嘯前兩年就開始警醒投資人小心過熱行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極為重視風險,但馬克斯最有名的投資成就卻來自投資冷門商品,不管是可轉換債券(可將債權轉換成股票的證券)還是垃圾債券(高收益債、非投資等級債券),他都能發掘其中被人忽視的價值,進而取得高額報酬。

他與市場同業走不同的路,表現也不同凡響。如今橡樹資本已經是世界級的投資公司,而馬克斯也透過橡樹資本固定撰寫投資備忘錄給客戶,吸引包括巴菲特與華爾街的投資人注意。

專注另類投資

馬克斯將投資理念寫成《投資最重要的事》(The Most Important Thing),二○一一年一出版就迅速成為價值投資法的投資經典。他在書中提到,重要的不是買什麼,而是花了多少錢買的。關鍵不是買到好東西,而是東西買得好,所以投資人應該問的是:「怎麼有人會在沒有參考價格的情況下,就否定某一類已經發行的潛在投資商品呢?」

對馬克斯來說,如果有債券沒有任何人持有,那需求和價格就只會往上抬升,只要其他投資人決定從「完全不投資」改為「勉強持有」,那原本持有的債券就會得到極佳的績效。在這樣的背景下,馬克斯獲得銀行的支持,在一九七八年籌資發行兩檔可轉換債券與高收益債券基金,不但獲得很高的收益,也奠定他的價值投資天王地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離開花旗集團後,他在一九八五成立西部資產管理公司,擔任投資長;到了一九九五年,與西部的四個同事出來創立橡樹資本。雖然相較於其他私募股權基金成立得晚,但是橡樹資本卻藉著二○○○年美國科技股泡沫破滅與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快速崛起,可以想見金融危機造成申請破產與陷入困境的企業數量增加。二○一二年四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

從危機中尋找具有價值的投資機會正是橡樹資本的專長,這也呈現在其投資表現上,不但投資報酬率平均每年將近二○%,二○二三年五月管理的資產規模已達一千七百二十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大的不良證券投資者,也是全球最大的信貸投資者之一。

靠「第二層思考」,打敗大盤

馬克斯認為,成功投資就是要比市場的其他人表現得更好。而要做到這一點,不只要有很好的運氣,還需要有卓越的洞察力,而這樣的洞察力就是馬克斯所說的「第二層思考」。

什麼是第二層思考呢?馬克斯認為,第一層思考只需考量對未來的看法;第二層思考比較深入、複雜,必須考慮更多

舉例來說,當第一層思考的人說:「這是一家好公司,就買這支股票吧!」第二層思考的人會說:「這是一家好公司,但每個人都認為這家公司很好,所以這不是好公司。這檔股票的股價被高估,市價過高,所以賣出!」

第一層思考看到公司不錯,就決定買進,但是第二層思考會更進一步觀察市場的共識(大家都覺得公司很好)、股價狀況(因為大家都覺得很好,所以造成股價已反映公司很好的情況),才做出結論(市價過高,所以賣出)。

馬克斯認為,第一層思考的人會尋找簡單的公式和容易的解答,但是這也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相同的思考,所以通常會得出相同的結論。但這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投資成果,因為如果大家的看法都一樣,就表示投資績效都會相同,也就不可能打敗大盤,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打敗大盤。

因此,想要打敗大盤,就必須要當第二層思考的人。不只要比市場共識更深入思考,還要做出正確的預測,這樣才有可能創造出色的績效。

在二○○六年的投資備忘錄中,馬克斯這樣說:「你不可能做別人都在做的事,還要期待表現比他們好……不應該把與眾不同當成目標,而該把它當成一種思考方式。為了讓你與其他人有所區別,與眾不同能幫助你擁有不一樣的想法,並用不同的方式處理那些想法……只有當你採取獨出心裁的行為,你的表現才會不同凡響,而且只有當你的判斷比別人卓越時,你才會有高於平均的表現。」

熟練接住掉下來的刀子,才能獲得最高報酬

想要當第二層思考的優秀投資人,需要對抗市場共識,在大部分人都犯錯的時候,做出與眾人相反的事,也就是反向投資

但是反向投資很不容易,所以馬克斯認為,基本上能從兩件事來判斷,就能知道反向操作是否合理:

一、對「好得不像是真的」抱持懷疑

二、對「糟得不像是真的」心存質疑

在金融海嘯發生前,前景一片看好,但是馬克斯卻在二○○七年四月的備忘錄中討論「每個人都喜歡的投資」,因為這些投資「好得不像是真的」,投資人應該要避開。他認為,必須要小心應對每個人都喜歡的投資,這可以從四個角度來看。

一是因為這項投資一直表現很好,所以多數人似乎認為直到此刻都還有傑出表現,便預示未來也會持續有傑出表現。但實際上,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正因為直到現在的傑出表現已經反映了未來情況,因此意味未來表現將會欠佳。

第二是這項投資的價格很有可能已經被吹捧到某個程度,未來上漲的空間相對較少。

第三是這項投資已經被徹底開發,而且有太多資金流入,沒有太多便宜標的留下來;最後一個則是如果群眾改變集體心態,轉而退場,標的就有價格下跌的顯著風險。

對經歷過金融海嘯衝擊的人來說,可能對覺得「好得不像是真的」大有感觸,但是要了解「糟得不像是真的」卻並非易事。想想金融海嘯那年,股票動輒虧損一半以上,當時很多投資人很快拋售持股,希望能降低風險,但是如果沒在隔年就進場布局,你可能錯失市場大幅反彈的成果。

所以卓越的投資人會勇於反向投資,雖然刀子落下,還是要在尚未完全落地前,熟練地接住。因為當刀子落地,便表示情況已塵埃落定,不確定性都解決了,那也表示沒有便宜的標的可以考慮了。但是大家也要小心,如果太快接下刀子,可能因此重傷。小心熟練地接住掉下來的刀子,是成功投資人在最低風險下,獲得最高報酬的方法

如果盤點現存的投資大師,要像馬克斯一樣經歷過一九七○年代經濟危機、二○○○年至二○○一年網路泡沫、二○○七年至二○○八年金融海嘯,而且還在投資市場存活的專業投資人已經不多,特別是瞄準不良債券的另類投資更是少之又少。馬克斯充分展現價值投資的專業,持續從眾人覺得的垃圾中挑出黃金,打造出獨樹一格的投資策略。

《向12位大師學投資》☛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


《向12位大師學投資:他們跨世紀的投資修煉,領你走上財富之路》

作者:商業周刊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7/06

作者簡介

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以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事蹟與全球產業趨勢,傳遞給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

第二層思考 馬克斯 價值投資 反向投資 另類投資
商周讀書會
商周讀書會
商業周刊出版部
展開箭頭

「商周讀書會」集結《商業周刊》出版的精選書摘。歡迎加入FB粉絲團商周讀書會商周閱讀網,精彩好書不錯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