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張忠謀指2關鍵人物合作無間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張忠謀指2關鍵人物合作無間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張忠謀指2關鍵人物合作無間
張忠謀出席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典禮時表示,技術自主是科技公司的核心戰略。 (來源:商業周刊資料照)
撰文者:邱品蓉
數位時代 2023.07.31
摘要

1.7月28日,台積電正式啟用位在新竹的全球研發中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總裁魏哲家和董事長劉德音都到場致詞。

2.張忠謀在致詞時,強調科技企業必須技術自主,並指出負責製造晶片的營運部門和研發部門密切合作,是台積電的致勝關鍵。

3.劉德音也鼓勵研發同仁,「希望各位至少待20年以上,今天搬進新研發中心的同仁,會給出20年後產品的答案。」

7月28日,台積電正式啟用位在新竹的全球研發中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總裁魏哲家和董事長劉德音都到場致詞。全新的研發中心將乘載台積電未來20至30年的研發能量,劉德音於致詞中更表示,台積電將更積極探索2奈米、1.4奈米及其以下的技術。

(圖表製作者:數位時代)

(圖表製作者:數位時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表製作者:數位時代)

張忠謀看台積電的2大致勝關鍵

張忠謀在致詞開始時,便向研發和經營團隊致上敬意,分別說明兩個團隊對台積電的貢獻和重要性,重溫他認為科技企業應具備的基本觀念。

首先,張忠謀表示,科技企業必須技術自主,「這是台積電一路來都堅持的,很多科技公司沒有自主技術。」尤其當今的地緣政治局勢,讓先進製程登上風口浪尖。他也開玩笑表示,研發團隊的努力讓台積電今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謝謝你們。」

張忠謀在1999年決定自主研發技術,從技術自主到領先業界是條漫長的路,台積電走了將近30年,直到7奈米製程時,才有相當信心喊出:「我們技術領先。」張忠謀表示,把研發工作建立起來是相當龐大的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是沒有誘惑。」張忠謀分享,一開始飛利浦(Phillips)也曾試圖說服台積電使用飛利浦的技術,最終台積電拒絕,才能擁有今日的成績。

張忠謀也分享:「我們營收的8%都用來研發,這個數字已持續二十幾年,沒有改過。」原以為等到營收衝高後,就能逐步降低研發支出,但研發團隊沒有讓步。張忠謀指出,台積電一年的研發費用約55億美元,對比麻省理工學院(MIT)全年20億美元的預算,意味著台積電投入巨大。

其次,張忠謀指出,負責製造晶片的營運部門和研發部門密切合作,是台積電的致勝關鍵,張忠謀笑說:「王英郎和張宗生今天還坐在一起,像雙胞胎一樣。」王英郎目前為台積電晶圓廠營運副總,張宗生則是台積電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

最後,張忠謀也給出對新研發中心大樓的期許。他分享曾看過一本書,提到英國海軍在19世紀非常厲害,但直到20世紀,英國海軍開始沒落了,才成立海軍部大樓。透過這個故事,張忠謀半開玩笑的提醒團隊,別步上英國海軍的後塵。

駁外移說!台積電強調:根留台灣

台積電對研發的重視有目共睹,劉德音指出,台積電研發歷史可回溯到30多年前,於工研院電子所設立研發,1990年自建廠房時遷到台積二廠,1996年到三廠,2003年到十二廠待了20年。今日的全球研發中心的落成,會更積極探索2奈米、1.4奈米及以下的技術。

劉德音也鼓勵研發同仁,2003年時開發的是90奈米,2023年的今天遷入新的研發中心,開發的是2奈米的技術。他表示,「希望各位至少待20年以上,今天搬進新研發中心的同仁,會給出20年後產品的答案。」

魏哲家在致詞時則直言,啟用研發中心就是要向全台灣展示,台積電要根留台灣。「台積電是因應客戶要求,到世界各地開設產線,但很多人質疑台積電把生產線往外移,延緩台灣發展。」本次研發中心的落成盛會,便是要展示台積電對台灣的重視和投入。

同時,魏哲家也感謝政府支持,指出台積電在人才、水電和土地上,長期仰賴政府支持,否則台積電也難以達到今日規模。台積電承諾,未來對於綠能的目標,也會竭盡全力達到。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圖解】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啟用,魏哲家:根留台灣!張忠謀點出護國神山關鍵

延伸閱讀:
【圖解】台積電砸900億在銅鑼擴廠,全為CoWoS!為何說AI晶片命繫CoWoS?
美國廠痛一次就夠了!台積電德國設廠等什麼?劉德音親曝2大原因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研發 台積電 半導體 晶片 劉德音 張忠謀 魏哲家
數位時代
數位時代
數位時代
展開箭頭

《數位時代》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財經媒體,長期聚焦於全球、台灣與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創業、數位行銷等議題的最新趨勢,更引領台灣社會對「新商業」的關注與討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