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豐田換將始末》豐田章男:感受到造車人局限,新領導團隊將年輕10歲

1.1月26日,豐田汽車(Toyota)宣佈人事調整,社長豐田章男和會長內山田竹志卸任,執行董事暨LEXUS總裁佐藤恒治接任社長。
2.豐田汽車對於汽車電動化和其他廠牌不同,強調廣泛涵蓋混合動力車(HV)和純電動汽車(EV)的「全方位戰略」。
3.豐田章男在記者會上表示:「我是老一代,也感到了身為『造車人』的局限性。我認為有必要在新時代引退。」
1月26日,豐田汽車(Toyota)宣佈人事調整,社長豐田章男和會長內山田竹志卸任,執行董事佐藤恒治接任社長。豐田章男是創辦人家族出身*,擔任社長的13年內,領導豐田汽車度過雷曼兄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並重新振作起來。由於將來的汽車以純電動汽車(EV)為中心,電動化進展迅速、技術也日新月異,這間日本最大的企業,將轉型重任交給53歲的新社長。
編按:由於豐田汽車採用專業管理制度,前三任社長奧田碩、張富士男、渡邊捷昭皆非豐田家族。
「今天的臨時董事會會議決定,由我擔任會長,佐藤出任新社長。」豐田章男主持的記者會,以罕見的形式進行。在豐田YouTube的官方頻道直播,內山田、豐田和佐藤等人出席會議,線上接受記者提問。
「要製造更好的汽車!」豐田章男在記者會上再次強調他說過無數次的話。2010年,在豐田章男接任社長的第二年,豐田汽車因為安全問題,在美國進行大規模召回維修,引起消費者疑慮。豐田章男發誓要藉由製造品質,找回消費者的信任。在任的13年內,豐田汽車度過311大地震和新冠疫情等危機。
豐田章男:危機正是我擔任社長的意義
豐田汽車在豐田章男剛接任社長時,經營狀況不甚理想,全球生產和銷售擴張策略徒勞無功,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陷入營業虧損。豐田章男調整整體策略,改革經營和商品策略,降低盈虧平衡點的銷量,轉向高效靈活的生產和銷售體制。他回顧這段過往,表示:「處於危機之中,正是我擔任社長的意義。」

2022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與2009年他剛就任社長時相比,已增加30%、約1000萬輛,超過競爭對手德國福斯(Volkswagen),持續維持世界龍頭寶座。業績方面,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合併營業利潤達到2兆9956億日圓,是日本企業的歷史新高紀錄。目前總市值超過30萬億日圓,與2009年相比增長超過2倍。儘管車用晶片短缺導致生產混亂仍未平息,豐田汽車相繼下調生產計劃,但訂單狀況一直維持好表現。
另一方面,對於汽車電動化,豐田汽車與其他廠牌劃清界限,一直強調廣泛涵蓋混合動力車(HV)和純電動汽車(EV)的「全方位戰略」,與本田汽車(Honda)、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採取的戰略不同。豐田不只注重電動汽車,還希望保有汽車與正在開發的氫燃料車等選項。
接任社長的佐藤恒治為技術人員出身,擔任高檔車凌志(LEXUS)總裁。他與喜愛賽車運動的豐田章男一起,頻繁進出賽車場。2022年12月,豐田章男在泰國賽道上,告訴佐藤恒治接班的消息。據悉,豐田章男出於「身在一線」的想法,決定在賽道上做出非正式的通知。佐藤分享時表示,「或許他希望我不要緊張。」
「感到作為造車人的局限性」
豐田章男在記者會上表示:「我是老一代,也感到了身為『造車人』的局限性。我認為有必要在新時代引退。」豐田章男對周邊人士透露,「豐田汽車最大的經營風險,就是我一直擔任社長。」最近數年來,他意識到要交接社長,起用45歲至55歲的高級主管擔任執行董事,希望最高管理層比之前年輕10歲,為未來發展的佈局。
豐田章男在官網上表示,「需要時間讓其他人理解全方位戰略。」但與此同時,競爭對手加快發展純電動汽車的速度。「純電動汽車的銷售超出預期,必須思考高效率的製造方式。」豐田高管表示。
美國特斯拉在2022年的銷量迅速增至131萬輛,以豐田的合作夥伴中國比亞迪(BYD)為首,也可能會對豐田造成威脅。在全面投入純電動汽車領域,豐田需要面對許多課題。豐田章男強調,「佐藤社長肩負著帶領年輕團隊,實現公司轉型的使命。」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閱讀:
豐田時隔13年換社長,佐藤恒治繼任
日本企業品牌價值:豐田連續14年居首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日經中文網是日本最大財經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洞悉東亞經濟動態,聚集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