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商業趨勢
電腦、手機...台灣人若還繼續賺這種「做一個、賣一個」的錢,真的別指望漲薪水
創新重要,但是台灣準備好了嗎?
很榮幸上星期又被邀請,從香港特地飛來參加商業周刊兩年一度的創新之夜。感謝商周花了很多資源在小巨蛋辦這個活動,也讓很多年輕人免費參加,值得肯定。
這次和兩年前一樣,看到了一些未來的趨勢,包括數字王國的影視特效處理,臉書的虛擬實境平台,Ambidio的環繞音場體驗,和紅點的全球設計大獎。雖然很高興看到了2017年的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CIT 2017)又終於回到台灣舉行,但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跟台灣最擅長的硬體製造比較沒什麼關係,而是在軟體和應用上。
我曾在硬體和軟體的公司都服務過,所以理解兩個產業的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台灣專長的硬體行業,基本上是做一台賣一台,很快就可以看到營收,而且成本很重要,尤其是代工,省下來的費用都變成了利潤,或是殺價搶單的籌碼。但是這個是相較短期的商業模式,因為今年賣了產品賺了錢,明年萬一賣不出去,就沒業績了。所以所謂的換機潮很重要,像今年的iPhone7可能就不是很好。
但是軟體行業,像我現在當顧問的異康Fintech公司,就剛好相反。開發一個軟件要多年投資,還要不斷的Debug(抓蟲),有沒有營收都還不一定。但是一旦做出來,就像你每個月都要付給電信公司電話費,每一個月都會有營收,不會像硬體,隔年不換機就沒收入了。雖然這聽起來很棒,但是很少人願意付出,開發,甚至燒好幾年的錢投資。大多數人還是喜歡把眼光放短,馬上獲利。
可惜的是,從今年的商周創新之夜,可以明顯的看到,我們的未來是軟件方式的商業模式,像影視特效,虛擬實境, 環繞音場, 和不同的設計,而不是拼成本的代工製造。我幾年前寫的 「中國你好,台灣再見?」報告就是想跟政府和大家提個醒,因為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台灣的代工和製造成本優勢已經漸漸的消失了。
不是說硬體沒有創新,但是看到賈伯斯之後的蘋果公司,就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台灣的科技硬體品牌公司也不多,生意也很辛苦。以後的商機應該是建立在現有的硬體基礎上,像一台電視可以播無限節目,或一台手機可以做無限的應用,包括Fintech和電子商務,都是一些例子。
可惜的是,如果台灣不把硬體製造的思維,尤其是Cost Down的觀念好好改改, 那可能離創新還是有一段距離。我記得20多年前在美國普度大學畢業時的平均年薪,是美金4萬(折合新台幣月薪10萬),今年陪兒子回普度,看到平均起薪已經快到美金8萬了。而我認識的大學同學畢業十年後,年薪破10萬美金的比比皆是。
英文有一句話:"If you pay peanuts, you get monkeys." 如果台灣薪水一直偏低,留不住人才,那又如何創新呢?像這次商周晚會的四家公司沒有一家是在台灣,甚至兩位台灣演講者一位住香港,一位住美國,這可能也是一種訊號吧。
現任台灣異康Fintech集團及青新資本首席資深顧問。工作經歷包括巴克萊、花旗、及野村董事總經理及亞洲科技首席分析師;高盛、瑞士信貸、及法國巴黎銀行亞洲科技分析師;香港主板上市大洋集團財務長及獨立董事;陸資聯創集團財務長(後被美國上市Nasdaq亞信集團合併);IBM、EDS/HP、A.T. Kearney、Accenture、AT&T和Emerson Electric。
曾多次榮獲《美國機構投資者》、《倫敦金融時報》、《亞元雜誌》及《格林威治》排名亞洲及全球第一科技產業股票分析師。學歷: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博士班,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