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中國近代譯學家嚴復翻譯十九世紀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95)的《天演論》(Evolution),中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名句,此即英文的Natural Selection, or Survival of the Fittest的中譯。就譯文而言,「信、達、雅」三者兼具,幾無懈可擊。如硬要挑毛病的話,那就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如完全符合「信」的要求,應譯為「最適者生存」,不過那樣和上一句「物競天擇」顯得有欠對稱之美了。

Natural Selection or Survival of the Fittest本是「進化論」始祖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82)在其鉅著《物種原始》(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或譯《物種起源》)的著名理論,而赫胥黎將其發揚光大,經過嚴復的傳譯,影響近代中國知識界甚大。

求生存是動物的本能,最近南亞發生海嘯(tsunami)的災難,喪生人數逾15萬,不過在這場曠世的災變中,有些動物展現了異常的生存本能,竟能逃過一劫,《華盛頓郵報》有一篇〈A Sense of Doom:Animal Instinct for Disaster〉(末日感:動物對災難的本能)的特寫報導,值得介紹。譬如說,在泰國受災區普吉島北邊50哩處,有十幾隻載遊客的大象,在12月26日tsunami發生的好幾小時之前,居然發出像喇叭似的鳴聲,而在tsunami發生前的一個小時,這些大象更是「煩躁不安,哀鳴不已」(grew agitated and began wailing),最後tsunami來襲前,大象則掙脫鐵索,逃往高地避難。印度有新聞報導說,印度南部海岸的flamingos(紅鸛)在tsunami發生時,正是繁殖生育的季節,但紅鸛早在tsunami來襲之前,就離開牠們的sanctuary(保護區)躲到較為安全的森林中去了。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