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臺中拚經濟! 招商引資帶動產業、提升就業 青年安居樂業在臺中
「安居」與「樂業」密不可分,就業機會直接影響市民的經濟狀況和生活品質,臺中市近年來積極輔導就業、創業,增加就業機會,進而帶動勞動參與率逐年上升,2022年勞動參與率更成長至61%。
就業、居住多元協助政策 力挺青年不遺餘力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臺中市去年在25至29歲年齡層的青年失業率為5.3%,不僅較前年下降1%,更是六都最低,代表這幾年市府積極輔導就業與創業、帶動經濟繁榮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的成果奏效。
市長盧秀燕表示,為協助青年就業,市府積極推動青年一站式就業服務,並整合就業獎勵資源,推出「青年就業金安薪」方案,提供跨域補助、短期職場適應及上工獎勵等獎補助,更領先全國首創增辦「弱勢青年就業獎勵金」,協助青年穩定就業。
另一方面,臺中市也積極實踐居住正義,例如興辦社會住宅、發放住宅租金補貼等多元協助政策,以減輕居住負擔。今年全新落成招租的太平育賢二期、東區尚武段兩處社宅,將再提供1,220戶居住單元,兩處生活機能、交通均便利,讓在臺中打拼的青年安居樂業。
基礎建設與招商引資並進 屢創經濟成長高峰
臺中市積極打造優良投資環境,根據中央公布數據,今年第1季臺中累計有11項經濟指標奪冠,其中,經濟部「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中,臺中獲得269家公司企業投資,全國第一,創造逾23,000個就業機會。此外,臺中市更成立招商工作小組,設置單一招商服務窗口,協助個別企業排除投資障礙,投資環境和服務雙管齊下,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水,使得臺中市的招商引資成果斐然。
新投資帶來新的工作機會,改善市民的經濟狀況,也持續帶動地方發展,實現美好的幸福生活。
市長盧秀燕表示,臺中為航太、工具機暨機械零組件、光電面板、自行車及零組件、木工機械、手工具等產業聚落重鎮,最適合善用會展產業來推動「前店後廠」的經濟模式,向國內外展現臺中之優勢產業,並吸引各界前來臺中辦理國際性會議及展覽。因此,市府積極籌措經費並努力推動臺中國際會展中心新建工程,自2019年開工後,目前主體工程進度已近八成,整體工程預計2024年完工、2025年開幕營運。
「臺中好宅」質量並進 持續推升戶量至1萬8,000戶
與經濟同步提升的,是對市民生活品質和居住正義的關懷。為減輕居住負擔,讓臺中更宜居,市府致力興辦社會住宅。市長盧秀燕說明,臺中好宅第一階段興辦5,508戶,已提前於2021年達標,目前已完工社會住宅基地共計7處,興建中基地共計14處,加計已編列預算規劃中的3處基地,總計興辦戶數已推升至7,362戶。
後續第二階段(2023年-2026年),將持續推動興辦社會住宅目標至10,000戶,未來再結合中央興辦的8,000戶,總計可提供約1萬8,000戶社宅,照顧更多青年安居在臺中。
盧秀燕市長表示,臺中市社宅以「打造比豪宅還要好的好宅」為目標,無論設施、居住環境,都希望提供市民不亞於豪宅的品質。因此,「臺中好宅」整合青創、社會福利、環保節能、樂齡學習等面向,依各區域需求設置符合在地的社會福利設施,或是托嬰中心、幼兒園、親子館、社區關懷照顧據點、青創店鋪等,不只嘉惠社宅居民,也能成為周邊住民的社福關懷據點。
透過策略性的軟硬體建設,臺中市積極招商引資,攜手企業拚經濟,提升市民的就業與經濟狀況;同時也大力落實居住正義,協助民眾尋求最適當之扶助資源,降低住宅需求負擔,讓青年、弱勢族群的都能在臺中安心打拼,持續打造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