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作為全球工業級儲存領導品牌,面對勢不可擋的ESG永續風潮,宜鼎國際也以具體行動回應,更跳脫出科技業冰冷的刻版印象,挾帶著「一群夥伴、一同經營」的核心精神,匯集「夥伴」資源,一同「經營」永續,一步一腳印地實踐對於永續環境的承諾。
2022年3月國發會公布了「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對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反映ESG大勢所趨下,不少企業更是紛紛利用數位或資訊手段來因應ESG的需求。
做為全球工業級儲存領導品牌,宜鼎國際很早便將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項指標納入企業運營中,更戮力形成企業文化,因而在談到永續時,宜鼎國際總經理室特助張獻文特別引述董事長簡川勝的理念,「我們不喊永續,談的是過程中精神與價值的『延續』。」換言之,儘管永續是個目標,如何達標及落實的過程點滴,才是宜鼎的著眼之處。因此,有別一般企業的永續思維,宜鼎反而強調的是如何匯集「夥伴」資源,一同「經營」永續,進而發揮更長遠的影響力;充分回應了宜鼎「一群夥伴、一同經營」的企業核心精神。
進一步分享「Innodisk影響力行動」(Innodisk Driving Change Initiative)的起源,「宜鼎選擇的是成為永續的倡議者,希望透過不同專案企劃,創造與利害關係人的ESG共鳴,進而成為一同經營的夥伴。」張獻文強調,「與其『單向』告訴大眾企業在ESG上的成果,宜鼎聚焦的反而是具雙向性的『影響力』,期待透過品牌的力量,邀請大眾加入永續共好的善循環,創造更大、更有溫度的長期價值。」
為了擴大影響力,宜鼎透過多元面向的專案,開啟與不同利益關係人的對話,進而創造正向的影響力,像是參與「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便是以「人才培育」為出發,帶領台灣年輕人構築具有國際視野的策略思維與商業提案,並結合公司本業,啟發學子對於AI及AIoT智能未來的想像。至於以「教育X環境X助人」為核心DNA,藉由創新教育開創出永續新藍海的「手理創價再生營」,則承續人才教育理念,由宜鼎再次化為活動倡議者,邀請資深業師與技術指導,一步步帶領學生進行二手家電修復,讓廢棄家電重獲新生。
「手理創價再生營不單純只是一個營隊,它除了回應宜鼎國際教育基金會在補強技職教育的缺口外,還連結社區及業界資源,募集大量壞棄家電,鼓勵孩子不要放棄學習、從技藝中獲取成就感,更能進一步把修繕完成的家電用品讓與弱勢家庭、獨居長者、公益單位,甚至是偏鄉社區運用,在過程中將知識與生活應用合一,讓下一代體會到『他們所學的知識專業,可以實質為地球永續、社會公益盡一份心力』,同時也懂得惜物、愛物,讓下一代也了解永續的意義,最終能攜手新生代一同打造長期的永續生活圈。」宜鼎國際永續長王立誠補充。
事實上,永續品牌經營不易,並非依靠傳統管理階層top-down作法就能上行下效,而是要真正與客戶、合作夥伴、社會、員工等利害關係人發生密切關係,甚至滲入日常,才會徹底發揮影響力。因此,張獻文指出,讓新生代及上下游生態圈的夥伴願意+1共襄盛舉就非常重要。宜鼎在策劃永續品牌時,便集結公司內部年輕員工共同腦力激盪,決議發起「Innodisk 影響力行動│i地球,我+1」活動,便是呼應「Innodisk影響力行動」的宗旨,並在作法上跳脫科技公司予人的既定刻板,以「前世今生回收站」這樣饒富趣味的心理測驗,來吸引大眾參與,並藉由人格測驗結果,鼓勵人們在生活中落實最適合自己人格特質的環保永續行動。張獻文強調,出乎意料地,這個活動竟激起海內外同仁、夥伴與民眾的關注,創造超過七萬多人次響應參與!」
作為宜鼎的永續長,王立誠強調,「在面對淨零碳排目標時,非常值得思考『因產業制宜』的可能性。」宜鼎本身的製程就是相對的低碳排,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上便無法繳出可觀、亮眼的減碳量化成績。然而這並不代表宜鼎不重視淨零碳排,反而更著重於「質」的深化與落實,希望藉由宜鼎孕育出來的企業文化與價值,由內而外做起,帶動每位員工逐步形塑具有溫度的永續品牌價值,共同構築長期的影響力。王立誠進一步表示,「展望未來,宜鼎將秉持『深耕台灣、放眼全球』的經營理念,從在地出發,啟動為期三年的教育深耕,目標在全台培育千位永續志工,共同將永續理念與服務精神遍及全台,共創長遠影響力。」
而若進一步擴大到全球的產業布局,可以看見近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等AI與AIoT技術被應用於協助減少碳排、減少能源消耗,甚或用於協助生物多樣性、海洋/土地健康、水/空氣、自然災害預防等多面向的永續議題。因此,對於以工業級數據演算儲存為核心技術的宜鼎而言,更是積極佈局Edge AI邊緣運算市場,全力在事業發展的同時,以更宏觀的角度攜手全球客戶夥伴,共同思考地球的永續議題,期望藉由企業的力量,開創更多AI與AIoT智能應用所能帶來的創新永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