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1.在家工作時,人們得面對一個致命的誘惑:唾手可得的各種食物。根據外媒資料,整理出3招,讓你遠端工作也不發胖!
「在家工作最大的陷阱之一就是,一邊工作,一邊盲目的進食。」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飲食與健身中心(Duke Diet & Fitness Center)營養主任波利堤(Elisabetta Politi)告訴《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在家工作時,人們得面對一個致命的誘惑,那就是:近在眼前的廚房和冰箱,就像24小時開放的自助餐廳,各種零食、蛋糕和冰淇淋唾手可得。工作期間一但禁不起誘惑,便放縱盡情的暴食。
在家工作期間,除了原有的工作壓力以外,還多了更多壓力源。根據《BBC》,當人被限制與社會隔離時,許多人的工作模式和社交生活都被迫改變,原有日常生活習慣也得變動。例如,一個上班族平日都是在早上通勤時吃一個輕食、中午到附近買午餐,晚上回家再準備晚餐,如今他平時日復一日的習慣突然被打破,會導致焦慮情緒,變成一種壓力。
以科學角度來看,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凱莉(Mackenzie Kelly)表示,當人感到壓力時,我們的身體會釋放賀爾蒙皮質醇,產生更多胰島素,會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讓人更渴望攝入碳水化合物或高脂肪的食物。
那麼在家工作如何維持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導致身材走樣呢?
制定用餐時間表,並不代表除了正餐以外,不能吃其他零食,而是把零食納入時間表中。波利堤說,可以找出一天壓力最大的時間點,在那裡安插一小段「點心時間」,而不要隨時想吃就吃。
蘭登則認為,可以把喝水也放在時間表內,設定提醒,每小時補充一次水分,可以避免誤認口渴為飢餓,減少不必要的進食。
所謂限時進食意思是,只在白天的8到10個小時可以吃東西,科克派翠克本人是設定上午11點到晚上7點。她說,這樣的改變會降低食慾。
另外,她也建議可以用口感類似的食物來解人們想吃零食的嘴饞。例如,如果想吃酥脆的東西,比起洋芋片,可以用堅果或切碎的蔬菜代替。
英國營養學會營養師兼發言人金伯(Katherine Kimber)表示,可以找其他方式來轉移用吃來紓壓的注意力。她認為,當人吃巧克力時,不見得是真的想吃巧克力,而是渴望一種放鬆的感覺,因此可以用其他行為取代之,例如洗個熱水澡或是打電話給朋友。
他也提到,有時候因為壓力而觸發的進食,是伴隨其他動作而來的。像是有的人會習慣一邊看新聞,一邊抱著薯片下意識地一直吃,整包薯片都空了,卻渾然不知。這種情況,可以在看新聞之前先填飽肚子,可能有所幫助。
面對壓力,除了吃以外還有很多紓解管道,但仍要保持健康飲食,而非為了保持身材而刻意餓肚子。在這個尤其動盪的時期,過猶不及的飲食習慣,恐怕只會徒增更多煩惱。
(參考來源:BBC、The New York Times、Fox Busines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