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北京曠視的總部,映入眼簾的是展示廳一面約兩米寬的巨型螢幕,走近螢幕,《商業周刊》記者和攝影的臉隨即出現在螢幕上,一個方框把我的臉框起來開始分析。
「我們現在基本上不用門卡上班了。」曠視科技市場副總裁謝憶楠說。
實際觀察曠視的員工出入情況,所有人都是「靠臉」上下班。這套刷臉門禁系統,已經用在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總部大樓;除了門禁系統,阿里巴巴的無人商店淘咖啡、馬雲2015年在德國漢諾威IT博覽會(CeBIT)展示的微笑支付,甚至是G20峰會,通通都是曠視在背後提供火力支援。
2017年,曠視的刷臉支付技術被《MIT科技評論》選為10大創新科技之一,排名全球最聰明公司第11名,名次甚至比阿里巴巴和蘋果還前面。
2016年,曠視完成1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鴻海和中國建設銀行旗下的控股公司建銀國際,其他明星投資人還包括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和聯想等。在人臉辨識領域,曠視是全球第1隻估值達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
3個技術宅進攻支付寶
創辦人撩下去,邊開會邊寫出程式
3名創辦人都畢業自有中國人工智慧搖籃之稱的清華大學姚家班,這3個硬底子技術出身的技術宅,如何從技術腦轉換成商業腦,談下阿里巴巴等大客戶?
曠視最早做的是開放式平台,提供標準化的刷臉技術SDK(開發套件),前2年完全免費,為的是累積用來訓練電腦演算法的數據。2014年,曠視人臉辨識率高達97.27%,甚至在全球權威的人臉辨識資料庫LFW評測中,一度打敗臉書。
到2015年,正想要做遠端開戶的支付寶找上門來,要曠視做到當用戶用手機相機拍身分證和本人核對身分時,誤失率要在10萬分之1以下,通過率90%以上。更棘手的是,支付寶要確認用戶用手機拍人臉時是拍真人。
當時曠視員工只有30名,負責支付寶的人力只有10名,卻要在3個月內解決上百個問題。例如:要如何從字體異同等細節發現這張身分證是否是偽造的?
一開始曠視測試的通過率只有60%,3個月之內就要提升到90%以上,這是曠視成立以來,第一次面對這麼大規模的挑戰。
為了談下支付寶這個大客戶,曠視幾位共同創辦人自己撩下去,拿著筆記本到支付寶開會現場,一邊聽需求、一邊寫程式。
辨識精準度太高、太低都不行
安防要準、會展要快,各行需求迥異
但在人臉識別領域,技術只是門檻,難的是滿足不同產業的客戶需求。
為此,曠視必須針對不同行業的需求,調整技術的精準度,有時候並非精準度越高越好。
例如把刷臉技術運用在大型會展通行或門禁系統時,精準度太高,辨識時間也會跟著拉長,造成大排長龍;但用在安防時,必須要精準與即時兼顧,一旦發現嫌疑犯,就要立刻通報、逮捕。
曠視2016年營收剛突破人民幣1億元(約合新台幣四億六千萬元),預估2018年開始獲利。
刷臉技術進展了近20年,終於在這2年達到商用等級,逐一普及到日常生活場景中。曠視的成功不僅來自優異的技術與人才,更重要的是,這批擁有頂尖技術的團隊願意走出實驗室,傾聽客戶需求,現場解決每個產業和應用會遇到的痛點。從技術腦轉向商業腦的決心,或許才是它能在人臉辨識領域,脫穎而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