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商周圓桌趨勢論壇【冬季場】-商周學院
?
活動洽詢
立即來電
2019商周圓桌趨勢論壇【冬季場】 啟動O型新商業

顛覆世代的全新商業革命

逆商業時代,顧客成為產業鏈之始

通路為王、製造為大時代早已過去,唯有環抱顧客才能勝出

2019年,請拋棄新零售與舊商業,O型新商業即將當道!

2019.1.1009:30-17:00 寒舍艾麗

顛覆世代的全新商業革命

逆商業時代,顧客成為產業鏈之始

通路為王、製造為大時代早已過去

唯有環抱顧客才能勝出

2019年,請拋棄新零售與舊商業

O型新商業即將當道!

2019.1.1009:30-17:00 寒舍艾麗

講者

講者

speakers

日本迴轉壽司之王 壽司郎社長 水留浩一

讓企業換上智能腦,善用數據打仗稱霸日本7年

日本迴轉壽司之王壽司郎社長 水留浩一

用數據打贏舌尖戰爭,連續稱霸7年的壽司王者:

創立三十三年、從大阪起家的壽司郎,販售「高品質,低價格」的超值感,背後靠的是比對手提早鍛鍊高科技與大數據分析的能力,精確控制食材進貨量。

商周報導

以頂尖新體驗,從賣產品到賣健康,緊黏1000萬名顧客

中國眼鏡之王星創視界暨中國寶島眼鏡董事長 王智民

中國寶島眼鏡西進20年,2012年啟動多品牌戰略,更名為星創視界,在中國已有千家門市,是當地最大眼鏡連鎖集團。星創視界搶先跨入O2O新零售,引進線上、線下客戶辨識系統,精準導流,並讓AI與醫療團隊相互接軌合作,從經營「物」到經營「人」的需求,全方位包圍顧客!

商周報導
中國眼鏡之王 星創視界暨中國寶島眼鏡董事長 王智民
AI獨角獸之王 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 尚海龍

從技術突破到商業變現,全球估值最高AI獨角獸,解密AI大未來

AI獨角獸之王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 尚海龍

商湯科技專研人工智慧,成立短短4年,即躍升全球融資規模最大、估值高達45億美元的科技獨角獸。商湯也將AI技術落地化,用智慧數據協助企業提高獲利,現已與阿里巴巴等700多家企業合作,跨足手機、汽車、零售、金融、機器人到安防等產業,一舉成為O型商業時代的AI霸主。

商周報導

餐飲O型企業先鋒

讓企業換上智能腦,善用數據打仗稱霸日本7年

日本迴轉壽司之王壽司郎社長 水留浩一

創立三十三年、從大阪起家的壽司郎,以每盤售價一百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十七元)的平價壽司作為賣點,為了省下開店成本,沿著郊區的國道展店,在鄉下引發排隊風潮。2017年重返資本市場,在東京證交所上市,一年來上漲近七成,營收超過四百億台幣,2018年淨利也創下新高。

販售「高品質,低價格」的超值感,是壽司郎蟬聯日本迴轉壽冠軍的關鍵,背後靠的是比對手提早鍛鍊高科技與大數據分析的能力。

走進壽司郎店內,它以平板電腦點餐系統、無人收銀櫃台等方式節省人力,八十坪大店面裡,外場人力最精簡可以到三人以下。廚房裡,每台超過百萬元壽司機器人,正在幫忙捏飯糰,一小時可捏三千個,數量是傳統師傅的五倍。

一坐下來,客人面前的傳統式壽司迴轉台大有玄機,每個盤子下方裝有IC晶片感測器,針對不同食材設定在轉盤上的時間,只要超過時間仍無人取用,便會回收報廢。此外,壽司郎還打造一條送餐用的高速運輸帶,以此增加翻桌率。

至今,壽司郎透過系統蒐集超過四十億筆數據,根據店面的地域、客群來調整進貨數量,也會分析「吃過鮭魚卵壽司的小學男生,想要吃日式煎蛋的時機」等問題,以此改進轉盤上的產品,不僅讓廚房精準出餐,食材廢棄率降到同業的三分之一。

最近,壽司郎正在開發能預測顧客如何點餐的系統,未來消費者透過手機或平板點餐,就能看見個人化的推薦商品,希望找出「讓客人再多點一盤的關鍵!」,數據分析也為他帶來效益,一間分店年營收達三億日幣,遙遙領先同業。

壽司郎的成功印證了未來的競爭,產品面的創新已經是基本能力,決勝點將是誰更懂得活用IT與大數據,無縫服務客戶,誰更能用數據創造報酬率,精確控制食材進貨量、消耗量,在客人踏進門前就預測其需求,轉型智能企業,將是最後的贏家。

服務O型企業先鋒

以頂尖新體驗,從賣產品到賣健康,緊黏1000萬名顧客

中國眼鏡之王星創視界暨中國寶島眼鏡董事長 王智民

走進中國寶島門市,科技感十足,一台人工智慧眼底照相機,不到兩分鐘時間,就能替你篩檢三十多種慢性病。驗光、篩檢完畢後,用戶手機會自動收到專屬的視力護照,在這裡你可以配眼鏡、矯正弱勢與篩檢慢性病,讓寶島眼睛成為守護用戶健康的新物種。

從二十年前在中國設立第一家門市至今,在中國的門市數量已突破一千家,會員數超過三千萬人,成為華人最大眼鏡連鎖集團,當前進中國台商紛紛撤退倒閉時,寶島眼鏡創辦人王國勝之子——星創視界董事長王智民,藉著不斷自我顛覆致勝。

品牌老化、電商衝擊,都是王智民八年前剛接班時,所面臨的挑戰。

王智民的第一個自我顛覆,就是「去寶島眼鏡化」,針對不同分眾客群,打造不同的通路品牌,王智民說,寶島眼鏡太親民,卻在中國消費升級下成為缺點,曾經商場要求他退出,不是因為他業績做不好,而是品牌不夠高大上,讓他痛下決定,走多品牌策略。

第二個自我顛覆,則是擁抱電商衝擊,發展新零售業務。他形容,電商對傳統通路而言就是「吸血鬼」。焦慮過後,他想通了:這是大勢所趨,也是他的機會。眼鏡業是天然的O2O場景,線上可賣產品,但線下的專業驗光服務不會被取代,「二者完全可互補,不是零和博弈。」

第三個顛覆,是他重新定位自己,他認為若還停留在賣眼鏡的思維,只會把生意越做越小,未來應該從賣產品,升級到賣服務,甚至成為平台、生態系的入口。二〇一二年底,寶島將集團名稱更名為「星創視界」,整合旗下不同的分眾通路品牌,開設眼科診所、品質檢測中心、醫療雲,打造新店型。

「眼鏡業的本質是眼視光醫療服務,而非零售業。」王智民說。唯有為用戶打造無縫的服務,才能圈住用戶的忠誠度。

科技O型企業先鋒

從技術突破到商業變現,全球估值最高AI獨角獸,解密AI大未來

AI獨角獸之王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 尚海龍

2014年成立,短短4年內,商湯的估值達4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84億元),被業內稱為「融資機器」,吸引阿里巴巴與軟銀投資,成為人工智慧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商業周刊》獨家前進商湯位於香港科學園的總部,新落成的辦公室遠眺沙田海,商湯香港總經理尚海龍計算,目前該公司簽約客戶將近800家,形同過去3年,平均一天能簽進一家客戶,全球AI公司無人能出其右。

這,不同於一般人對於AI技術公司的期待。一位創投表示,通常投資人會建議新創團隊,必須專注深耕在某一領域,在該專業領域做到世界級,商湯卻反其道而行,像是八爪章魚往各行業探索。

讓商湯一炮而紅的影音互動、AR變臉功能,一開始被視為雞肋市場,競爭對手曠視認為AI在影音互動娛樂的應用價值不大,不僅難賺錢,有效數據也不多,於是選擇放棄。

商湯卻看到AI最快商業化的機會,商湯聯合創始人楊帆曾解釋,「有技術的公司要商業化,最需要的是好的判斷力,若花很長時間研發,企業就會被耗死。」正是對技術與時機判斷的精準,讓商湯切入影音娛樂市場,市占率達70%,公司也獲得第一桶金。

為了快速嘗試各行業的商業化的應用,商湯內部管理則採取「密林養幹」策略。

尚海龍解釋,若將資源聚焦在某幾個領域,最終這棵樹得到的養分會太多,身材會腫,公司就會頭大。

反之,商湯採用密林養幹策略,他觀察,阿里山上的神木各個長得筆直,就是因為密集栽種,植物們為了競爭更多的陽光與資源,就會快速而筆直的長高,形成參天神木;商湯就是將1000多位AI人才,10人為一小組,進駐各產業,自己去競爭到最好的陽光。案子成了,繼續吸納更好的人員;不成,就散到其他團隊。尚海龍透露,商湯嘗試過的行業,保守估計40個以上,失敗超過2400次,才找到18個行業,做出將近800個成功企業個案。

尚海龍透露,商湯嘗試過的行業,保守估計40個以上,失敗超過2400次,才找到18個行業,做出將近800個成功企業個案。

未來商湯的目標是希望變成平台型企業,就像是App開發商的iOS平台,讓各行各業都可使用AI。

2019.1.10(四) 9:30-17:00

寒舍艾麗酒店會議廳(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5樓) map

早鳥優惠12,800元/人(定價18,800元)
*優惠限時到數,盡速把握
論壇時間

2019.1.10(四) 9:30-17:00

論壇地點

寒舍艾麗酒店會議廳(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5樓) map

票價
早鳥優惠12,800元/人(定價18,800元)
尊榮套票(冬季場+夏季場)22,800元/人(定價37,600元)
*限時優惠,盡速把握
諮詢專線

票券相關事項

  • 票價包含當日午宴。
  • 入場券預計於論壇一週前以掛號方式寄至報名資料所留地址,現場持「入場函」進場,無「入場函」者恕不開放入場。
  • 為避免遲到或中途離席影響其他來賓權益,開場後請遵守場管規範,配合現場人員引導安排。
  • 若因個人因素退票,需酌收手續費10%。2018/12/11起不接受退票,但可轉讓他人使用。欲辦理轉讓,須於活動一週前(2019/1/3前)致電客服專線(02)2510-8888按9提出申請。 逾期恕不接受退費。
  • 主辦單位保留講者與議程、地點之變更權益。

更多<O型戰術的致勝工具>立即獲得

感動推薦

O型企業解析

recommend

良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賴志達

良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賴志達

「洞見趨勢,加速企業後續數位轉型,並建立第二曲線。」

信宏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SO NICE)總經理 李宥宏

信宏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SO NICE)總經理

李宥宏

「掌握最新商業趨勢,與強者閉門論實戰。」

韻智股份有限公司(Curves)執行長 林宏遠

韻智股份有限公司(Curves)執行長

林宏遠

「多變詭譎的市場提供洞見與視野。」

墨力國際餐飲集團 柯梓凱董事長

墨力國際餐飲集團董事長

柯梓凱

「搶進先機,插旗頂峰!新商業模式,盡在商周圓桌論壇!」

床的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陳英傑 副總經理

床的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英傑

「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看的更遠!」

老圃造園集團/方智股份有限公司 宋寧總經理

老圃造園集團/方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宋寧

「科技與數據掌握著用戶需求,以O型思維引領企業邁向下個高峰。」

友嘉集團總裁

朱志洋

「醍醐灌頂,經營實戰分享毫無保留。」

台中精機董事長

黃明和

「具啟發性,讓我加速規劃集團轉型。」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

黃冠華

「執行細膩度與深度,非一般傳統論壇可以比擬。」

O型企業解析

O型企業解析

case

啟動O型新商業

稱霸日本迴轉壽司界!壽司郎年收逾400億的武器:大數據算你15分鐘後吃什麼、吃多少

稱霸日本迴轉壽司界!壽司郎年收逾400億的武器:大數據算你15分鐘後吃什麼、吃多少

把大數據用到透,為什麼可以讓員工、股東與客戶,三方都滿意?

這是日本最會用大數據的餐飲業,日本迴轉壽司王:壽司郎的神奇配方。

10月,《商業周刊》採訪團隊飛抵大阪,成為台灣第一家獨家深入壽司郎總部的媒體。這個壽司品牌,每年靠賣壽司就能年收超過新台幣400億元。《日本經濟新聞》曾以壽司郎為題,直指「它大膽引進管理系統,使人們對日本傳統料理的印象煥然一新。」

壽司郎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情報系統室室長坂口豊,打開他的電腦秀給我們看,螢幕上,是遠在幾千公里外,台灣西門町中華店的即時銷售資訊,上面有西門店銷售最佳與最差的10名壽司與每種壽司的廢棄率。全球近500家店的資料,以分鐘為單位,透過雲端計算回傳到總部。

原來,當我們走入店面的那一刻,背後已有超過14億筆大數據,正在分析我可能點什麼菜色,甚至吃了15分鐘之後,可能會改點哪些食物。

這是一場舌尖攻心計。

迴轉壽司,是服務業中最挑戰的類別之一。顧客還沒上門就得先製作,偏偏又多使用海鮮生鮮,一放久就壞掉,但若堅持等到客戶來才做,迴轉帶上太稀疏也會影響食欲。高美味度要搭配低食材廢棄率,才得以讓企業獲利。

壽司郎,是如何在美味與效率之間,取得最佳平衡的?

我們走進壽司郎江坂店。迴轉帶上,油花肥美的鮪魚肚、大到溢出醋飯的炙燒鮭魚、生鮮干貝壽司,如同選秀會誘惑著食客,轉盤裝設有數十個感應器,每盤壽司盤下都有IC晶片,記錄壽司的即時銷量,為了維持鮮度,壽司「走」過350公尺,就會被判定不新鮮而自動廢棄。

店鋪的前檯,人力稀少,只有3名服務人員負責接待到結帳等所有事務。然而,當大家透過App預約時,系統已算出你等待進店與停留時間,當服務生帶位時,他也記錄來客是男生、女生或小孩,系統會即時做出對應。若有小孩,迴轉帶上就會出現更多如玉子壽司等孩童常拿取的壽司種類,若某條迴轉帶上男性較多,就會增加該迴轉帶上壽司的種類與數量。

壽司郎全球控股社長水留浩一說:「掌握客人從迴轉帶吃了多少,吃了什麼,在什麼時間點吃,就知道一間店要進多少克的鮪魚與鰤魚,準備多少食材,降低廢棄,這是壽司郎的競爭力。」

這,讓壽司郎從2011年開始,坐上迴轉壽司寶座,就從未讓位。從1984年創業以來,營收年年成長。

最精彩的地方,其實是廚房。這裡,就是他們的大數據戰情室!

我們先被要求洗了3次手,才得以入內。

一進門,廚房裡掛了大大小小螢幕共5到6台,懸掛在最高處的螢幕,正顯示「橙色二」的圖示。壽司郎會依據客人數量與偏好,編出9種不同的顏色,從白色到粉紅色,每種顏色代表相對的壽司組合與數量。

假設當時店內男性居多,迴轉帶就會從白色跳到種類與數量更多的粉紅色;假設,這條迴轉帶的多數客人都坐超過15分鐘,顏色可能會由紅色再跳到分量與種類較少的橙色,隨著客人食欲的狀況,會調整顏色組合。

江坂店長來義治解釋,如果店內的客人多已來店15分鐘,此時,通常會吃得八分飽了,這也會影響他的食欲。一開始大家多會吃常吃的壽司,如鮪魚與鰤魚,吃了八分飽後,就會選擇比較少嘗試的種類或者季節限定品。

跟一般服務業正好相反,壽司郎的前場人力冷清,但後檯卻部署3倍人力,每人面前都有一台螢幕,螢幕會顯示該工位,現在該做什麼種類的壽司。

精準的數據分析,讓該公司的食材廢棄率減少了4分之1,約占營收1.5%,也使用科技減少人事費用,它因此可把食材成本提高到5成,這是日本業界最高的水準(對手約在41%至46%)讓商品好吃又不貴。

擁有數據,還讓壽司郎管理更有效率。壽司郎從第1家到第100間店花了19年,2002年導入數據分析後,新開100家店縮短到5年,現在3年就可以開100家店。

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祐認為,迴轉壽司是讓貴的東西變便宜又好吃,最重視的是食材的鮮度與成本,壽司郎是使用數據來強化這兩點核心競爭力,設備投資不難,勝出的關鍵是運用資料的能力。

店長來義治帶著我們走到他自己的電腦前,他已很習慣跟這些數字共處。他說,系統雖然有9種顏色,告知店長該做什麼壽司,但是他每2週,會依據商圈特質小幅度修改組合,每2個月會大修改,剔除銷售不佳者或者調整數量。這9種組合,在每家店都有不同。背後,倚賴的就是經驗值。

壽司郎全球控股副總經理松田一成說,數據只能給結果,但是什麼問題造成結果、如何調整,還是需要現場觀察。他們的決策有一半來自數據分析,另外一半則來自經驗。例如,假設今天鰹魚賣不好,可能是因為天氣,或是附近有其他同業促銷,這都是系統沒法統計的變因。

一度,壽司郎由私募基金入主,比起美味,它變得更強調效率與獲利。壽司郎全球控股總監堀江陽隱晦的說,藉由數據,要講求高效率,雖不能說口味變差,但是之前顧客有反映,好像以前的壽司更好吃,或者,餐點跟其他同業差異不大。

直到水留浩一上任後,才重新回到原點。他指著掛在門口、壽司郎的宗旨說,「美味壽司,肚子飽飽;美味壽司,幸福滿滿」。一個好的O型企業,不會本末倒置,他們先有滿足顧客多變口腹之欲的追求,然後,才竭盡所能,用數據去包圍、預測,去滿足後者的一切想望!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616期〈壽司郎大數據捏壽司 你的食欲、食量都能算!〉

啟動O型新商業

門市變醫療平台!中國寶島靠電商、數位「視力護照」讓客單價多3成,連15年坐穩眼鏡王

門市變醫療平台!中國寶島靠電商、數位「視力護照」讓客單價多3成,連15年坐穩眼鏡王

王品在中國一年收掉3個品牌,達芙妮3年半關店逾3000家,台商品牌面臨大撤退危機時,在中國賣眼鏡的寶島,竟仍能穩坐中國眼鏡業龍頭,還用AI賣起眼鏡和眼視光醫療服務!

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王智民,旗下擁有中國寶島眼鏡、鏡客、米蘭米藍等眼鏡通路,但他接受本刊專訪時,卻穿著一件印有8個大字的黑色T-shirt:「誰說我是賣眼鏡的」;訪談尚未正式開始,就搶先自白:「我沒有接班問題,我,不是接班人!」

他沒說錯,他是寶島眼鏡創辦人王國勝之子,但在20年前就陪同父親到中國打天下,從寶島20多間店開始,到現在店數超過1200家。從2003年,寶島店數突破100家後,至今,中國寶島已連續稱霸15年。

2001年,台灣寶島眼鏡發生財務危機,轉手賣給了如今的金可集團、寶島科董事長蔡國洲。原寶島眼鏡創辦人之一王國勝,則到中國重起爐灶,兩岸的寶島眼鏡至此分道揚鑣。

現在的中國寶島,跟你在台灣看到的眼鏡行,很不一樣。

走進門市,工作人員帶我們到一台連網的AI眼底照相機前,不到兩分鐘,AI系統就能從視網膜照中血管、神經的分布狀況,快速篩查如糖尿病、高血壓等30多種慢性病,準確率高達97%。

驗光後,每人手機會自動收到專屬視力護照,與此同時,門市資料、會員系統、連網驗光設備等,所有數據全都已經串聯,當我下一次走入門市想配眼鏡時,寶島已經掌握好所有的數據。

寶島還跟互聯網醫療平台、視力保健公司等第三方機構介接,當用戶在門市快速篩查中發現慢性病潛在徵兆,即可串聯到第三方醫療平台進行診斷。

轉型過後,讓寶島目前的銷售單價,比過去提高3成,回購率達到35%,同業透露,台灣眼鏡業回購率水準平均大約在20%左右,約是台灣的1.7倍。

從賣眼鏡的,到變成幫大家管眼睛健康的平台。寶島的變化,起源於危機。

寶島從傳統街邊店開進百貨,最高峰時,全中國有超過200家百貨商場都看得到寶島門市。

但好景不常,這些百貨實體賣場,都被電商打趴了!

「我看到天貓在(2012年)光棍節一天就做了人民幣191億元的生意,我就知道,新時代來了!新時代來了!」

跟多數領導者不同,多數企業看到大浪來襲,會選擇把資訊盤整清楚,再選擇最好的方案,但王智民卻直接在2013年先跳下去做電商生意,試水溫。單靠著原有的規模店數,「我們那天(在天貓雙11活動節)收4955單,我們對手13單。互聯網世界就是這樣,贏者通拿。」

「真正敢往前衝的,通常不到3%,後面90%就是看著,等到前面3%全部做完、突破,他們想跟也跟不上了。」

他說,要走遠,就要習慣「混沌狀況裡面做決策」。然而,寶島開始在網路導入客戶只是初始,接下來呢?

身為領導者,王智民先帶頭跳入電商科技圈,理解其中的語言邏輯。

2013年起,王智民瘋狂出沒在各種科技、電商論壇場合,幾乎週週參與,甚至在中國知名互聯網、科技、創業社群活動極客公園科技峰會,也能看到他的身影。

安索帕集團公司費芮互動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蔣美蘭說,王智民迄今沒有被淘汰的原因,就是他「不斷在學習,沒有落下過」,在好幾百個人的微信群組,與別人最積極互動討論的,就是王智民。

他說要注意「觸點」,而非「通路」,因為任何可以接觸消費者的場景,都有可能創造互動的機會,「若現在還講通路為王,都是10年前的邏輯。」又如,他開始學互聯網企業分析獲客成本,「這是傳統線下企業不會思考的邏輯,你要是不懂……,就慘了。」

看透科技本質後,王智民發現,實體門市出發的企業,不一定會被淘汰。它可以透過線上引入人流,但在線下做好深度體驗服務,尤其是眼鏡驗光,還是需要在實體店面才能完成。

「你只是在賣產品價差,很容易被電商打趴。」王智民說,未來的生意模式,不能只賣產品、賺價差,還必須提供獨特的體驗、服務。

王智民引進國際專業的驗光流程,讓用戶平均驗光時間是一般同業的2倍,以篩查出更多潛在疾病。甚至,他們還發展中國人的驗光方法論,主張依照用戶場景需求,細分出更個人化的眼鏡,比如你是一個晚上常常開車的人,或是活動時間都在晚上,鏡片是需要把炫光、雜光給過濾掉的……。

當眼鏡業普遍都是免費驗光,王智民還推動進階驗光服務收費,因為,只要消費體驗感夠好、用戶就會認為你值得。目前,這項服務一年約幫星創帶進人民幣2000多萬元營收,每年增長約50%。

溝通很繁複,瑣碎,不斷挑戰一個企業的信仰核心。

比如,2016年,星創推出「視力護照」,將用戶的驗光資料以更親民的方式,分享到消費者的手機上,且可追蹤歷史紀錄,這是業界創舉,但也讓星創內部很糾結。

過去,眼鏡店並不希望分享資料給用戶,這等於讓用戶有機會拿著這些資料,到別的地方或網路上買眼鏡。即便分享,也是提供很潦草的字跡,或是不易判讀的專業數據。

但此時,王智民卻要大家以消費者的感受為第一優先,如果客戶驗光後仍想離開,那就該好好檢討自己的流程,是不是服務做得不夠「重」,所以沒辦法把用戶鎖在整個閉環裡。

互聯網的變化,讓他看到贏者全拿的殺傷力。

雙11前夕,我們走入星創的電商部門,牆上貼著長長一幅雙11戰略圖,去年雙11,星創單日眼鏡訂單數量超過10萬筆。今年,他們的目標是要再次突破歷史紀錄。

如今,中國寶島眼鏡門市會員數超過3000萬人,劉冀忠透露,目前電商部門營收占公司整體約15%,今年前9個月銷售增長逾40%。

我們問王智民,轉型已經告一段落了嗎?但他卻說,傳統零售是1.0,電商是2.0,現在寶島已經在打造平台、生態系模式,進入3.0時代,但他已經在設想「眼鏡4.0」,會出現什麼樣的對手、會用什麼方式打擊他。

王智民認為,要存活就得去闖,「你個子小小的,你就死了,你不會很出名的死。」太多傳統企業在他眼前倒下,身邊橫屍遍野,他只能不斷自我顛覆與革命,才能不被時代浪潮淹沒。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616期〈中國寶島AI賣眼鏡 連15年坐穩第一〉

啟動O型新商業

4年內竄升AI霸主!抖音最夯功能「秒變長腿」推手,商湯估值破千億的3個策略

4年內竄升AI霸主!抖音最夯功能「秒變長腿」推手,商湯估值破千億的3個策略

下載量全球居冠的短視頻之王「抖音」,最受歡迎的功能是幫你頭部、腰部、臀部與腿部局部塑形,甚至讓你「秒變大長腿」,還有手機品牌OPPO、VIVO、小米、華為、聯想、華碩等手機廠爭相以人臉解鎖、智慧美顏等影像技術一較長短,這背後都是同一家人工智慧(AI)軍火商:商湯科技。

2014年成立,短短4年內,商湯的估值達4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84億元),被業內稱為「融資機器」,吸引阿里巴巴與軟銀投資,成為人工智慧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勝在快速商業化》應用18個行業,日簽一客戶

商湯的創立由一場超越臉書演算法的故事說起,創辦人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他領導的團隊在國際權威人臉識別數據庫LFW上獲得了99.45%的識別率,超過了人眼識別的精準度。

嗅覺靈敏的創投,立即捧著資金前來,商湯估值不斷創新高的原因有二,聚集亞洲最多的AI人才,再者就是它能快速將AI商業化應用到18個行業,多於對手曠視3倍。

《商業周刊》獨家前進商湯位於香港科學園的總部,新落成的辦公室遠眺沙田海,商湯香港總經理尚海龍計算,目前該公司簽約客戶將近800家,形同過去3年,平均一天能簽進一家客戶,全球AI公司無人能出其右。

這,不同於一般人對於AI技術公司的期待。一位創投表示,通常投資人會建議新創團隊,必須專注深耕在某一領域,在該專業領域做到世界級,商湯卻反其道而行,像是八爪章魚往各行業探索。

因為AI公司大量出現,單靠技術築起的天花板很低,還得深入更多行業,讓AI落地才能築起獨角獸的護城河,商湯就是最會跑馬圈地者。

啃雞肋市場》對手放棄,它卻賺到第一桶金

擁有亞洲最多AI博士的商湯,與對手最大的差異就是願意向市場放低身段。

讓商湯一炮而紅的影音互動、AR變臉功能,一開始被視為雞肋市場,競爭對手曠視認為AI在影音互動娛樂的應用價值不大,不僅難賺錢,有效數據也不多,於是選擇放棄。

商湯卻看到AI最快商業化的機會,商湯聯合創始人楊帆曾解釋,「有技術的公司要商業化,最需要的是好的判斷力,若花很長時間研發,企業就會被耗死。」正是對技術與時機判斷的精準,讓商湯切入影音娛樂市場,市占率達70%,公司也獲得第一桶金。

隨著知名度大開,商湯開始迅速切入各產業。

密林養幹策略》快速探索出800個成功個案

為了快速嘗試各行業的商業化的應用,商湯內部管理則採取「密林養幹」策略。

尚海龍解釋,若將資源聚焦在某幾個領域,最終這棵樹得到的養分會太多,身材會腫,公司就會頭大。

反之,商湯採用密林養幹策略,他觀察,阿里山上的神木各個長得筆直,就是因為密集栽種,植物們為了競爭更多的陽光與資源,就會快速而筆直的長高,形成參天神木;商湯就是將1000多位AI人才,10人為一小組,進駐各產業,自己去競爭到最好的陽光。案子成了,繼續吸納更好的人員;不成,就散到其他團隊。

重點是快速探索,快速失敗,快速創新;但,如果失敗該怎麼辦?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冰笑說,可能商湯是從實驗室創業之故,在學術研究上,他們習慣面對失敗,「我們從不會說大家不能失敗。」嘗試新專案失敗的人,也會因為「踩過的坑無數」,協助其他團隊,用最短時間讓AI商業化。

尚海龍舉例,商湯曾為房地產公司開發客戶人臉辨識功能,依此來分辨客戶等級,給予不同購屋折扣,但房地產公司卻不埋單,原因是,購屋是低頻消費,且真正的VIP客戶極為注重隱私,並不希望個人資料被拿來分析,「這場景就是個假場景、偽需求。」

失敗不一定不可取,反而可能進一步挖到新商機。商湯並沒有立刻放棄,後來,房地產公司反饋,在高級住宅區的物業管理,需要導入人臉辨識功能代替門卡,這樣一來,即便有新進保安人員輪替,也不會隨便就把VIP業主擋下來。

尚海龍透露,商湯嘗試過的行業,保守估計40個以上,失敗超過2400次,才找到18個行業,做出將近800個成功企業個案。

甚至,商湯還會要求人資、戰略發展部門等傳統意義上不須背負業績的「事務性單位」,其主管也要組團打仗、開發業務,承擔業績收入KPI。商湯的邏輯是:如果你連公司在做什麼都不知道,我如何相信你制定的人力資源策略?避免功能性組織,拖累前方的敏捷團隊。

未來商湯的目標是希望變成平台型企業,就像是App開發商的iOS平台,讓各行各業都可使用AI。但,曠視科技副總裁謝憶楠比喻,互聯網巨頭也不會說「什麼行業都要通吃」,「未來AI是個平台,我無話可講,但是未來到底多遠?」

商湯正在跟時間賽跑,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更多有投資回報率的商業化場景,才能聚集更多AI人才,拉高競爭門檻,這場AI賽局,才剛剛開始。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618期〈商湯用神木策略 變全球估值最高AI霸主〉

啟動O型新商業

虧損千萬到營收近9億!本土女裝So Nice逆襲關鍵:「店員+App」黏住貢獻7成業績的VIP

虧損千萬到營收近9億!本土女裝So Nice逆襲關鍵:「店員+App」黏住貢獻7成業績的VIP

超級用戶時代來臨,未來所有的競爭,比的將是誰先轉型為服務型企業。

這是成立22年的本土女裝So Nice轉型最深刻的體悟,這品牌曾一年快虧損3000萬元,但今日透過轉型,獲利翻倍。6年時間,其營收由4億成長到8.6億元。

「新零售是速度的戰爭,這速度不是對手的速度,而是客人對服務期待的速度,」信宏國際開發總經理李宥宏如此表示。

台大電機系畢業的李宥宏,看似跟時尚品牌一點都沾不上邊,卻是老店轉型的關鍵人物。2012年他接下父親創立的女裝品牌So Nice重擔,當時公司因為快時尚品牌進駐台灣,業績大受影響。陷入谷底,反讓李宥宏比同業更早決心推動新零售。

3年前,他開App商店,讓VIP客人不只在門市消費,還可用App購物。現在,你走進門市,只要告知電話,店員馬上可知你線上購物車內尚未結帳的衣服,拿實品給你試穿,同時,系統會根據顧客在實體門市購買的款式,等你離開門市後,再透過手機推播類似新款,吸引你回門市或網路消費。

信宏透過「陸軍」(門店銷售員)與「空軍」(App推播),讓該品牌有7成業績來自2成的VIP客戶。

給客戶更多購買方式的選擇,是共利的結果,絕非強迫推銷。他說,App是給顧客的禮物,讓他隨時可看到喜歡的商品,方便購買。店員每次反應顧客年紀較長,不會下載App,他就找新竹店快60歲的店員現身說法,她讓1000人下載,排名全台第二,顧客也多是熟女,連快60歲的店員都可換位思考,證實「只有不願意推的sales,沒有推不出去的App。」

當業績獎金比過去成長1.5倍,店員就開始體會到新零售的好處,制度推動兩年後,其VIP的App下載率高達75%,高於同業約3成的平均值。

為避免爭議,李宥宏訂出新遊戲規則:銷售件數少與滯銷天數多的門市,必須先讓出貨源,店員隨時看到今天以前,所有門市每款服飾的銷售狀況,提高庫存透明度以服眾。

每週,信宏會在新品發售的3天後,即時公布門市銷售排名,李宥宏說,這無形中也帶給門市壓力,等於宣告「你們不快點賣,下週就會被調貨喔!」讓數據通透的威力發揮到極大。

轉型新零售的效應逐漸出現,從VIP的消費統計,網路營收的成長有一半來自門市顧客,門市業績的成長有一半也來自網路顧客,證實虛實整合,並非互蝕,而是把餅做大。

李宥宏說,過程中自己最深的感想是,所有的決策就該環繞客戶而生,客戶其實不在乎你的通路形態,在乎的是,你能否無縫提供服務。而為了這個目標,企業主更該大方給予員工激勵報酬,他說,「有倍數就不要想%數。」

目前,So Nice推薦人的抽成占官網業績僅2.5%,其實比想像中少,因為其業績一直呈現倍數成長。只要服務好用戶,用戶絕對會給予你超乎想像的報酬!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597期〈女裝店攻新零售 一場60歲店員的心戰!〉

啟動O型新商業

從書包到吸塵器,讓2億鐵粉「閉著眼睛都能買」!小米把用戶擺第一,賣你一輩子的商品

從書包到吸塵器,讓2億鐵粉「閉著眼睛都能買」!小米把用戶擺第一,賣你一輩子的商品

2018年最受囑目的IPO上市案主角小米,讓大家對超級用戶出現不同思考!

原本,小米因為手機市場陷入成長泥淖,但它靠著1.9億活躍粉絲的支持,快速跟100家小米生態鏈企業合作,從電動牙刷賣到兒童書包,米粉也一路相隨,這讓其在各領域攻城略地。現在已有約20%的營收,來自手機周邊的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

小米賣電動牙刷,它會記錄你的刷牙軌跡,可建議你的刷牙姿勢。甚至,後續小米的電鍋,也可讓你在上面直接下單買米。當它賣給你更多硬體,就有機會賣出更多毛利率達6成的服務。

單在台灣,小米就有10多種品項賣到第一名,如電動吸塵器跟行動電源等。小米台灣總經理李佳峰說,客戶進入小米專賣店內,平均至少買2項以上的商品,「閉著眼睛都能買」。當大家仍想把一個商品賣給所有人時,小米已開始賣一個人一輩子的商品。

它因為深耕「人」,取得信任後,這群人的食衣住行育樂,竟都願意與它交易!此外,米粉不僅會口耳相傳,重複購買率高,還會建議小米改善商品,幫助其變得更好。

雷軍說,最低潮時小米進行了一堂「補課」。「一家優秀的公司首先考慮利潤,偉大公司往往考慮人心,是用戶怎麼想,」他看到,用戶其實不在乎線上還是線下,而是希冀輕鬆買到高性價比,即好用但不貴的商品。

雷軍以3個圈圈構成的鐵人三項模式解釋,要真正的薄利,就不只是在某一個環節省成本,「是全價值鏈打通,做全系統成本優化。」

小米創辦人雷軍在IPO招股書中向用戶承諾: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就回饋給用戶。因為小米的一貫主張就是:客戶有權享受好又不貴的商品,不必為商業運轉中的浪費埋單。這代表小米必須抗拒漲價的誘惑。

雷軍說,在小米最低潮時,他們發展出小米MIX手機,當時,大家覺得這規格至少可定價到人民幣9900元,但他卻反對,堅持推出3999元的價位。

他跟員工這樣說:「我們告訴用戶,小米是一家厚道的公司,小米厚道了100次,第101次能賺錢的時候不厚道了,那小米到底是厚道還是不厚道?」他說。沒理由同一個價值觀在成功時沒問題,在低潮時就該被動搖。

40歲才創建小米的雷軍,把用戶擺第一,或許與他曾經被用戶拋棄、失敗9次有關。

從背負著抄襲罵名開始創業,在「活下來」的過程中,近2億小米粉絲一直是該公司最鐵桿的靠山。小米透過粉絲口碑傳播,降低行銷費用,省掉通路成本,又藉著其大量人流,促成生態系的建立,解決原本的重資產投資問題。

我們看到,它用高效率的商業模式降低成本,而並非單純的成本Cost down。只要肯讓利,所有人都會幫你。這也是小米建立上百家生態系企業的原因。

最後,真正以用戶為核心,去做出所有商業判斷,它終會替你帶來回饋。「我們從創辦到超過100億美元的營收,只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雷軍說。

台上的雷軍,意氣風發,但挑戰仍多。接下來,其若能從硬體跨越到互聯網服務商,開始靠後者賺錢,小米的商業模式才算真正圓滿,讓大家再度見證深耕用戶後的威力。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594期 〈超級用戶時代〉

商業周刊1598期 〈小米上市》2年逆轉勝 雷軍靠蒙古兵團戰法〉作者:康育萍

啟動O型新商業

夜市起家的平價包卻砸錢做App!天藍小舖如何吸70萬會員,衝上年營收2億?

夜市起家的平價包卻砸錢做App!天藍小舖如何吸70萬會員,衝上年營收2億?

台灣平價包包商天藍小舖,1999年從士林夜市擺地攤起家,曾在雅虎商城風靡一時。近年,它被視為本土品牌電商中的新零售先鋒。在線下,18家門市進駐各大夜市、日月光廣場等;在線上,設有官網、手機App,綁住海內外70萬名會員。

從小攤商衝上年營收2億元的成績,關鍵是很早就布局全通路。「無論上網、滑手機、逛街都要讓消費者看到,記得你的名字。」天藍小舖執行長陳曉婷說。

這個體悟,來自夜市擺攤。當其他人都批發中國的平價包包來賣,她和先生則拿著僅存的20萬元找中國工廠代工,製作中高價位的設計包款,甚至為此註冊商標印上Logo,把自己當作「名牌」來賣。連來取締的警察看見地攤貨竟然有商標,都嘖嘖稱奇。

因有設計感,一個要價1200元的包包,在辦公商圈熱銷,擺攤時月營收就高達100萬元。

2004年他們到雅虎奇摩拍賣上架,卻在短短幾年,被售價數百元的平價包包打趴。當時不但產品遭仿冒,更遇上同業寄黑函給客人等惡意競爭行為。「我們客服聽到都氣哭了……。我那時很堅持不要換商品,但我老公說,要懂得轉型,不然會被淘汰。」陳曉婷說。

於是,他們轉攻平價包包市場,但從商品設計和通路下手做出差異。將銀色五金材質的扣環,改為淺金色,提升平價包的質感,並招聘設計人員,一週能推20款新品,靠著洞悉流行,讓業績一年成長3倍。

不僅商品,在平價包包紅海市場,通路戰更顯重要。「在臉書上,消費者看到就會買,不管什麼品牌,忠誠度低了,因此得要虛實整合,無時無刻做(品牌)提醒。」陳曉婷說。除了陸續在夜市商圈開門市,2013年更與91App合作跨足行動電商。

「當許多同業還在觀望,天藍小舖算是走得非常前面。」在電商界10多年的光旭網路總經理黃文貴解釋,品牌電商一方面對手機購物的商機存疑,另一面也因資源不足而作罷,因此新零售往往只做一半,線上和線下資源未整合。但天藍小舖透過App,串聯各通路的數據,提升顧客忠誠度,「但最大難題是得持續驅動(消費者)使用動機。」

除了贈送折價券來推廣下載量,天藍小舖也會推出1元的限時搶購活動增加互動,並讓會員累積紅利點數換贈品,避免App被刪除。「贈品必須要好,有錢也買不到的那種,才能達到飢餓行銷的效果。」陳曉婷說,善用後台數據,也能降低做優惠活動的成本,「如果發現有會員『沉睡』一段時間,就要做分群、分區域的活動推播。」

擺地攤起家的陳曉婷在同事眼中身段很軟,她透過一次次溝通,讓門市員工認知,唯有以會員的使用經驗為核心,建立線上和線下合作,才能達成O2O(Online To Offline)正向循環,共同提升回購率。至今,經由門市人員推播,每月App下載量高達7000到1萬次,手機下單的業績已占整體營收近3成。

運用新零售模式,天藍小舖在平價市場殺出血路。但如同近年許多包包業者不敵淘寶等外來電商威脅,開始轉向中高價設計款,天藍也從今年開始銷售迪士尼授權包款,試圖發展多種價格帶的選擇,讓會員黏得更多、更牢。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605期〈App、官網、門市 全面包圍70萬鐵粉〉

啟動O型新商業

向星巴克宣戰!靠線上會員包圍千家門市,「小藍杯」瑞幸咖啡如何顛覆中國咖啡市場?

向星巴克宣戰!靠線上會員包圍千家門市,「小藍杯」瑞幸咖啡如何顛覆中國咖啡市場?

「送好友咖啡,自己也能得一杯」、「首次登錄App,免費送一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這些訊息像病毒般傳送,看似又是新咖啡的行銷手法。但這一家不僅顛覆中國咖啡市場,更宣稱要幹掉全球連鎖巨頭星巴克。

它是中國本土連鎖品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又被稱為「小藍杯」。相較星巴克進軍中國第19年,平均1年不到200家的展店家數,才半年,至今瑞幸全國店數已破千,是目前中國最火的的咖啡店。

瑞幸的創辦人錢治亞不僅是攪局者,也確實是門外漢。她原為神州優車創辦人兼副總經理,但一進入咖啡市場,就挾著人民幣10億元資金,要用新零售的手法賣咖啡。

目前,瑞幸擁有結合線上平台和線下的店面,所有門市不能以現金交易,消費者必須下載App點單,之後選擇自取咖啡或是外送。目前其推出旗艦店、快取店等店型,以快取店最大宗,北京8成的快取店進駐辦公大廈一樓,瞄準白領族群。

當時,市場上主打外賣的咖啡店如「連咖啡」,缺乏對咖啡品質的行銷,而星巴克單價較高,她計畫推出一杯人民幣20到30元的咖啡,介於速食店和星巴克的中價位產品,並與外賣平台合作,滿足上班族需求。

初期,錢治亞先募資逾人民幣10億元,以補貼和社群的行銷策略,找來明星湯唯、張震代言,快速累積線上會員,只要消費者加入線上就能享受優惠,並透過致贈好友咖啡進入客戶朋友圈內,這讓其4個月就累計超過130萬客戶。

有了目標客群,接著瑞幸用大數據來研發商品,它會知道消費族群主力在哪,他們喜歡購買怎樣的咖啡,要開怎樣的咖啡店型最精準,以讓營運保有彈性,降低租金、人力等成本。

錢治亞曾表示,新零售的核心概念,是能達到品質好、價格合理和購物方便的三者均衡。例如在深圳的辦公大樓內,瑞幸以8坪店面,一天賣500杯、平均1杯人民幣25元來看,單店日坪效達人民幣1562元,是星巴克的4倍。

「瑞幸咖啡已經不是傳統的店面擴張思維,而是創造消費場景,未來它透過咖啡機,就像螞蟻大軍,能入侵各種場域。」被中國咖啡圈稱作「咖啡大王」的上海王力咖啡總裁王朱岑說,未來瑞幸用智慧咖啡機進駐各大辦公室或商場,將能掌握消費數據,有可能打造全新的零售平台,形成跨產業、跨地域的生態網。

目前,瑞幸已經賣出500萬杯咖啡,部分侵蝕星巴克的外賣市場。當有新面孔以明星與好咖啡豆的宣傳加值,並稱1杯以上就外送,能30分鐘內送達,甚至好友會在線上送免費咖啡給自己,人們的消費注意力自會被轉移。

瑞幸的暴紅,其實給予各傳統產業新的警戒。身為中國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供應廠商,王朱岑說,新零售咖啡興起,不僅是前端打得火熱,後端供應鏈也產生巨大質變。「新零售咖啡店是用生態圈做生意,不是傳統供應鏈邏輯了,對供應商的忠誠度也較低,我們都得跟著快速轉變。」

他解釋,瑞幸有了大數據加上螞蟻般的小店面,是在建立自己的生態系和新零售平台,未來有可能也開賣手搖飲,或是跟其他餐飲業者合作,供應商若只懂得被動提供原料,就會被淘汰。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596期 〈中國暴紅小藍杯 憑什麼撼動星巴克?〉

商業周刊1615期 〈商戰二》瑞幸C2B暖心策略 打到星巴克大裁員 〉作者:李雅筑

啟動O型新商業

不靠臉書找會員...男裝電商Life8實體店「不給現貨」,如何做到一年展店12家、營收3億?

不靠臉書找會員...男裝電商Life8實體店「不給現貨」,如何做到一年展店12家、營收3億?

男裝品牌電商Life8,過去一年內在台灣擴張了12家實體門市。今年2月,首家海外旗艦店將在印尼雅加達開幕,正式宣告跨足海外市場。

在電商風暴頻傳的一年,它選擇大幅擴張線下通路,真能靠實體突圍嗎?

Life8創辦人、米斯特國際執行長林瑞達說,當電商在臉書、Google上的行銷成本不斷高漲,他的解方就是走向實體。

但是,很多人好奇:養實體店面,經營成本是否變高、不划算?林瑞達認為這是一種迷思。他觀察,近年來各地主要商圈的租金其實都在下滑,若能在門市經營中,運用一些「巧思」,讓轉換率提升,門市成本並不會比較貴。

以Life8而言,目前在網路上獲取單一客戶成本已上升到400元,但在實體門市,這項成本才200元。

Life8能做到線下業績中有80%來自新客戶,關鍵就是靠著差異化體驗,在商圈中不斷獲取新客。

它的第一個差異化服務是「無提袋購物」體驗。也就是不給現貨,強迫所有客人,回到網站結單。如此一來,不僅門市不需要大量庫存,也能獲取所有客戶的會員資料。

「但我必須說,它(門市)如果小賠,或是打平而已,我會繼續開。」林瑞達指出,單一門市除了是個別營利單位之外,也有行銷曝光與服務體驗的價值,就算實體店只是「助攻」,客人回家自行上網下單,那也有意義。

林瑞達透露,目前,其每間實體店不計算研發、設計、庫存管理等攤提成本的話,單看費用與營收,每家門市都已獲利。

另一個差異化體驗是:造型顧問。

男性顧客走進店內,只要說出自己的穿搭需求,Life8店員便會在一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幫助顧客了解自己的手腳長度、肩寬身型、合適的版型、基本穿搭知識,並且搭配出至少三套服裝。

這個一對一服務的過程,其實也在幫助Life8蒐集更細部的顧客資訊。當服務完成,客戶的身型、尺碼、職業、偏好風格、情境需求等資料都被記錄下來,登錄會員系統後,才能算作一次完整的造型顧問服務,計入該位店員的KPI。

「對消費者來講,這一塊的服務,差異化是明顯的,別人沒有在做,只有你們在做。東西不能拿走,其實他們一點都不在乎,因為他當下覺得,他的問題你幫他解決了,剩下的都不是問題。」林瑞達說。

通常,其門市訂單轉換率平均為25%,客單價為1500元,但若單看造型顧問服務的轉換率,卻高達90%,客單價則是4000元。

「這是網路做不到的(效果),所以實體對我來講太重要了!」林瑞達強調,很多電商不敢開實體店,是沒想到能做什麼差異化服務,看不到實體的價值。

為了深耕男性市場,Life8也開始擴大品項,除了擅長的鞋類、服裝外,也計畫與男性保養品、配飾或不同服飾風格的業者合作,讓所有男性顧客都能一站購足。

面對電商風暴、實體衰退,局面越混亂,Life8越要塑造自己的鮮明定位,想辦法做精、做深,並在不同通路,都提供無法替代的價值。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576期〈Life8不靠臉書找會員 實體店8成都是新客〉

啟動O型新商業

擔心修車、保養價位不透明?一間中國老車廠,靠售後維修平台翻身估值300億獨角獸!

擔心修車、保養價位不透明?一間中國老車廠,靠售後維修平台翻身估值300億獨角獸!

當你遇到Google、Uber這些巨大平台業者搶你客戶,該怎麼辦?這是百年汽車業困境,他們最有資源,但多因保守與力求精準,難以養出新創企業抗衡。

但這家企業做到了,他們用3年培養出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汽車獨角獸車享網,成功阻擋門口的野蠻人。

2014年,上海汽車成立車享網,是中國汽車業首先成立電商者。現在,車享網已經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O2O(線上線下整合)售後服務連鎖品牌。

打開車享網的App,你可以一鍵買到專屬客製車、賣二手車,還可以預約維修服務,當車開入車享網旗下的維修點,透過入口的車牌掃描工具,門市人員能在1秒內調出車主過去接受服務的所有數據,這裡檢查收費都標準化,並可依照過去訊息提供建議,例如是否應更換煞車片。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戰略學副教授陳威如說,過去4年,中國出現很多汽車服務平台,連阿里巴巴都陸續退出,車享網平台是少數的存活者。

5年前,電商平台阿里巴巴、京東、汽車媒體,都開始在網上賣車,中國電商網站上出現三個半小時內賣出205輛汽車的銷售紀錄,這相當於台灣和泰汽車20間經銷門市5天的銷售量。

百年來,車廠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上,現在一夕間,被成立10多年的電商拿走。

當電商平台變為洪水猛獸,夏軍選擇主動擁抱:「不去做等死,去做了早死,早死總比等死好。」

越「早死」,讓車享網可以快速累積失敗經驗,摸索出路。

例如,本來車享網也學競爭對手在網路賣車,但是一年半後,夏軍估算「一台車補貼3、5千塊,還要花大錢去引流,動不動(人民幣)幾千萬就去了。」這次挫折,讓他認清:用戶量、活躍用戶數、交易量等,都是虛榮指標,無法帶來利潤。

花了半年的時間摸索,夏軍又發現汽車售後維修服務市場是商機。當時,中國的汽車服務市場既破碎,水準又低。僅有一半的修車廠有牌照,修車痛點很多,例如,你不知道廠家用的保養油、配件是不是正品?來源是什麼?若對修車的過程有疑慮,過程也無法追溯。

夏軍想,假設有維修流程可以全直播,流程與售價都透明化,車主還可以對師傅點讚、評價,這就是車享網的機會。

這次,他想解決的是消費者的痛點,那就應該徹底的下去做。當時,做汽車維修平台的公司,多數把線下服務外包,自己只做線上導流客戶到門市,但夏軍卻堅持:「先重後輕」,自建1千多家服務實體門市,標準化修車的步驟與價格,這被市場嘲笑,沒見過車享網這麼「重」資產的平台。

但夏軍認為:既然消費者來修車時,有希望被好好對待的痛點,那才是他的價值所在,更不該外包!

車享網投入大資源,雖然尚未獲利,但是4年間註冊用戶已有200萬人,擴張到中國100個城市,成為中國最大汽車O2O售後服務商。

車享網的挑戰仍大,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市場正處於戰國時期,富有經驗的國際競爭對手正大肆擴張門市,未來車享網必須同時做好線上社群經營,服務標準化,與建立配件供應體系,才能提高勝率,所幸它比別人早失敗很多,這讓它有餘裕試錯,持續找出打動人心的服務。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568期〈老車廠三年逆襲 養出中國最大O2O汽車維修網〉

啟動O型新商業

不學馬雲燒錢併購!京東揪沃爾瑪、屈臣氏玩「智慧零售」,讓實體店客單價多7成

不學馬雲燒錢併購!京東揪沃爾瑪、屈臣氏玩「智慧零售」,讓實體店客單價多7成

11/11剛落幕的雙11購物節,今年阿里巴巴與往年不同的嘗試,是結合盒馬鮮生、大潤發、銀泰百貨等阿里集團自創或入股的實體通路,一同進行促銷,將雙11戰場從線上延伸到新零售領域。

但像阿里巴巴這樣打造一座新零售帝國的代價,是沉重的資金成本。光是今年1到4月,阿里集團就投資超過人民幣760億元(約合新台幣3390億元),收購萬達電影、中國家居通路居然之家、網路訂餐平台餓了麼等企業的股權。

重金收購股權外,線上與實體零售業者攜手發展新零售,有沒有另一種可能?答案或許在中國電商二哥京東身上。

10月底,我們走進中國家居零售通路「曲美家居」位於北京和京東合作的示範店。這間店外表看似平凡,但其實是京東所提出的「無界零售」概念的集大成。

無界零售是由京東集團創辦人劉強東提出,概念與新零售相仿,是透過京東擅長的智慧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加上科技與數據應用,成為零售業者「智慧化」的背後推手。

但和阿里巴巴不同的是,京東鮮少入股或購併,而選擇與沃爾瑪(Walmart)、屈臣氏、曲美家居等現有實體零售業者,在全中國超過50萬家店鋪合作,串聯起一個無界零售的「城邦」。

當電商碰上實體零售業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以曲美家居為例,曲美就像台灣的特力屋,原本著重銷售大型家具和室內裝潢材料,但透過京東協助,替前者引進家電、家居擺飾、日用品等上百種品牌,超過3萬個品項(SKU),並透過京東商城數據分析,可以知道該店方圓10公里的消費者,大多購買哪些品牌、類別的商品,做為進貨依據,精準銷售、降低庫存。

除了軟體外,店裡還布滿攝影機、LED螢幕、電子標籤等硬體裝置,分別扮演導流入店、促成交易等功能。

曲美家居改造的背後推手,京東時尚生活事業群零售創新部系統創新總經理劉家瑞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透露,這間示範店目前的客流量是改造前的1.5倍,平均客單價更提升68%。

「我們的目標,是要解決零售業者的信息、空間(管理)缺失,讓消費者不管離店、到店,線上、線下都能完成購買行為。」

但這個從線上電商串聯到實體,打造O型商業的過程,對京東而言卻是一趟放下「自我」的旅程。

科技在零售場景中並非漫無目的的「秀肌肉」,而該為銷售服務。

在北京,我們走進京東集團總部去年10月推出的「X無人商店」。消費者進入商店前需註冊為會員,並拍照紀錄,接著感應手機入店,就能挑選想要的商品,不用排隊結帳,便可走出店外。

但劉家瑞坦言,目前無人商店仍屬實驗性質,因建置成本太高昂。例如有些無人商店,是透過感應RFID(射頻識別)標籤,得知消費者拿取什麼商品,但一個RFID標籤成本至少要人民幣0.5元到1元,會嚴重侵蝕商品毛利,「你想害哪家無人商店倒閉,就一直進去裡面買可樂這種低單價商品。」他開玩笑的說。

京東總部一樓販賣3C科技產品的「京東之家」門市甚至有面牆,上頭掛著一張張照片,記錄京東之家數次商業模式轉向、往「務實」收斂的血淚史。例如最初店內只能掃QR code上網導購,但營收成果證明,客人在實體店面購物,就是想直接取貨,掃碼導購,只是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想像。

目前京東跨界經驗也被Google看好,今年中投資5.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70億元),希望共同在東南亞、美國與歐洲等地,打造下個世代零售業解決方案。

在新零售的時代,台灣無論電商或實體業者,或許沒人有能力自建一座帝國,但京東放下自我的跨界串聯,卻是所有人都能參考的一課。

本文摘自:

商業周刊1619期〈京東不靠燒錢購併 串聯50萬店「無界零售」〉

議程

議程

agenda

  • 09:30-09:35
    主辦單位致詞商業周刊總編輯暨商周學院院長/郭奕伶
  • 09:35-10:05
    轉型O型新商業兩岸策略名師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李吉仁
  • 10:05-10:30
    O型首部曲:裝上數據腦主題:百圓壽司找出人與數據的完美結合壽司郎全球控股社長暨執行長/水留浩一
  • 10:30-10:55
    O型二部曲:深度包圍用戶主題:從賣產品到賣健康,回購率大增1.7倍秘訣星創視界董事長/王智民
  • 10:55-11:15
    茶敘交流
  • 11:15-11:40
    O型三部曲:與AI共舞主題:AI賦能傳統,從痛點找商機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
  • 11:40-12:30
    尖峰對談主題:活用大數據 驅動成長新動力主持人:商業周刊主筆/曾如瑩與談人:壽司郎全球控股社長暨執行長/水留浩一全家便利商店集團會長/潘進丁
  • 12:30-14:00
    午餐
  • 14:00-15:30
    尖峰對談主題:全觸點包圍用戶 從需求到商機主持人:商業周刊總編輯暨商周學院院長/郭奕伶與談人:星創視界董事長/王智民台灣大車隊總經理/李瓊淑良興電子總經理/賴志達
  • 15:30-15:50
    茶敘交流
  • 15:50-17:00
    尖峰對談主題:組敏捷新組織 找創新能量主持人:商業周刊副總編輯/曠文琪與談人: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程耀輝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李吉仁
*主辦單位保留議程變更之權利

關於論壇

關於論壇關於論壇

about

《商業周刊》鑑於台灣企業對轉型策略丶創新管理有極大知識需求,二O一七年創辦〈圓桌趨勢論壇〉,打造台灣最權威轉型趨勢論壇,一年兩場與全球造出新局者共學、共贏,閉門談趨勢、論實戰,迎向新經濟時代。

2

每年一、七月舉辦

趨勢最前線

3

百億跨國CEO

實戰心法傳授

250

企業領袖菁英

共與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