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跟一個許久沒見的朋友碰面聚會。他自己創業了一陣子,公司已經漸漸上了軌道,也持續在招募新的人才,而上個月剛好進行了3個未來可能會加入公司同仁最後一輪的面試。

他們現在在不同階段的面試會經歷不同的明確流程。用人主管和該部門一級主管會先進行面試,然後是人資經理,最後是創辦人。通常到創辦人面試時,基本上會比較少關注技術能力,像是IT或是產品管理等等面向,因為他信任主管們,在前期的面試階段都已經確認過這些能力了。因此,最終輪的面試,多半聚焦在彼此適不適合。

針對應徵者的個性、對什麼感興趣,彼此交換一些想法,讓公司有個最後的機會能多瞭解應徵者,並且讓應徵者可以更瞭解他們覺得自己是否可以適應公司的文化。

很巧的是,最近他面試的3個應徵者都剛回到台灣或是回來沒多久。其中有一位剛從紐約的設計研究所畢業,準備要回台灣找他第一份工作。有一個從倫敦的一間企管研究所畢業,在工作了幾年之後,決定回台灣以便能跟她年紀漸長的父母更近一點。最後一位男生在畢業並且在加州實習一年之後,也同樣決定要回台灣找他第一份工作。

他們三位有非常類似的個性。他們的研究所都是全球知名,如果他們留在原先唸書的城市或國家,或是他們去大城市如新加坡或上海找跨國企業工作的話,會有很高的機會能得到高薪的工作。他們年紀在20幾到30幾歲之間,他們全都決定是時候回台灣了,主要原因是他們覺得在國外這麼多年後,他們的父母最近也要退休了,或許該是時候離家近一點。他們全都理解台灣的起薪會比他們之前待的國家低,但只要他們認為,他們找的這個公司或工作,是他們信任的或是對台灣有正面貢獻就好。

總而言之,這聽起來都是正面且令人開心的事情,在旅外多年後,其中一些有海外經驗和良好教育的台灣年輕人現在想要回到母國,能離家近一點,並且為這個島嶼的未來發展盡一份心。

不過他說當面試來到尾聲,雙方很隨意的分享彼此的心得和經驗時,他還是很容易感覺到他們有一些遲疑,猶豫現在回來是否是正確的選擇。他問他們,是否會想念之前所待的城市,不管待了3年或甚至7、8年,他們全都說會。現在對他們而言,那些城市已經非常像是第二個家了。

那你最想念那些城市或是生活在海外的哪一部份,哪個部分會讓你對於回到台灣感到最緊張或是猶豫?

多數人此時可能一開始會猜是較低的起薪、停滯不前的經濟環境,或是海外職涯發展較受限等等。但不是,他們3個人全都回答非常類似的方向:

我會想念紐約、加州或倫敦,或是住在這些國際大都市或多樣化的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邊我感覺比較自在。那邊不會有人說你八卦,說你快要30歲,你沒有一個年輕的女性或男性應該有的樣子。

那邊壓力比較小,因為那邊有來自全世界各種各樣的人,必須要有更廣和更寬容的世界觀,沒人在乎你的模樣,你的樣子是否符合別人的期待,或是你是否有異於別人的熱情或興趣。

我最害怕回來台灣的原因是做為一個年近30的女生,我每次見到我親戚、我同學或回我爸媽家過年時,他們在我背後或甚至當面就會有不同的批評和八卦。就因為我不符合一個男生或女生一般大眾期待的形象,我就是失敗者,我會被用一種憐憫的表情看待。

不知道為什麼,我個人人生選擇跟每個人都有關。

而這些流言蜚語、不分工作或私人生活、較少寬容的氛圍在台灣的社會、家庭和工作環境依然相當盛行。這正是我害怕回來的主因。這也是我懷念旅居海外的主因。

那種你很自在的感覺。免於被評論,不會被強迫跟其他人一樣,不管你是否有興趣或是你是否有一樣的感受,能夠自在的做自己。

如果我是同志,那是我的事,沒人在意。

如果我是女性,我說我不想要很快結婚或是有小孩時,我不想要被評論和被指指點點。

這到底關別人什麼事?

很快就是農曆新年了。而此時,許多年輕人可能會考慮做職涯轉換,想要從國外搬回台灣。

年輕人為什麼不想要距離家太近?這議題常常有很多討論甚至爭論,為什麼這些大型家庭聚會會給他們壓力、害怕世代之間爭論,或是在海外太久後,會害怕搬回台灣?

原因可能有很多。許多是經濟和職涯因素。

但用這些故事做為案例的話,或許有時候,答案沒那麼複雜,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會懷念住在那些更多元、更自由的城市?

下次當有這樣的討論時,我們真的有認真聽他們在說什麼嗎?

責任編輯:陳慶徽
核稿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