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5歲中年來找我做生涯諮詢,他任職的公司經營艱辛,辭掉幾位資深員工,他算算也該輪到自己,天天失眠。他也不是坐以待斃,投遞履歷半年,大都石沉大海,面試機會寥寥可數,最後也都槓龜。他感慨地說:

「過了45歲,工作機會好像突然都沒了。」

我問他除了找工作外,還做了什麼事。他覺得奇怪,反問我:

「沒工作了,不就找工作嗎?如果不找工作,還能做什麼?」

不是就業,便是失業?

這就是一般上班族的思維,打從學校一畢業,腦袋裡只有2個選項,要嘛就業,要嘛失業,沒有第3條可以走。在這樣的二維思考之下,當工作不穩或求職不順時,自然會心生恐懼,因為不是就業,就是失業,眼見著下一步是失業,沒有收入來源,日子怎麼過下去?心裡便充滿害怕,當然吃不下、睡不著。

所以,如果堅持二維思考,人生不只走窄了,也會走著走著,走進死胡同出不來,成為困境,把自己逼死。

就業環境只會越來越險峻,每份工作只會生命週期越來越縮短,每隔幾年有可能面臨轉換跑道的抉擇。有的是工作壓力太大,無法負荷,有的是產業更迭快速,被資遣裁員,這時候已屆中年,時間早早不站在自己這一邊,老東家不要你,新工作又不理你,腹背受敵,似乎只能坐困愁城、哀悽終日。

在這個情況下,即使職位屈就、或是薪水打折,也不見得找得到理想的環境、或是合適的工作,讓人更加欲哭無淚。像這樣的中年際遇,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遇見,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去改變它?我的建議是—

首先,拿掉「找工作」的舊思維,改成「找收入」的全新思維。

也就是說,既然找不到工作,再找也困難,就算降格以求,也未必找得到。就算找到了,依照我的觀察,中年在新公司的任期也非常短暫,很難做得久;過了幾年再找,年紀更大一些,求職難度更高。因此何妨放下「找工作」這條路,不再去想就業,到一家公司找一份工作待下來好好做事,而是要從「找收入」的角度去思考,很奇妙的,你會發現自己的眼界突然寬了,眼前的路子突然多了。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原來就業是求得一份薪水,比方說目標至少要賺到5萬元,換成求職多份薪水的思維,加起來總共5萬元,不是一樣達到目的嗎?這個做法是什麼?

正是現在當紅的「零工經濟」!

我本來很排斥零工經濟,憂心企業減少正職的用人,漸漸改成兼職、派遣或外包,「非典型就業人口」會增加,帶來就業不穩定、工作缺少保障。但是我後來慢慢接受,一來大勢所趨,其勢不可擋也不可逆,我一個人說不要不要,也不過是螳臂擋車,沒啥路用!二來它可以拯救失業的中年人,即使找不到正職,也能經濟無虞。

對於年輕人來說,接受「零工經濟」不難!像我大學自新聞系剛畢業時,遇到全球景氣大反轉,媒體紛紛凍結人事,到處找不到工作,因此失業2年,這期間靠的是「零工經濟」救了我,打了好幾份零工,包括幫雜誌社寫稿、幫電視做節目等等,後來也因為累積了這些經歷,捱到景氣復甦,才能夠謀得一個正職。

可是對於中年人而言,「零工經濟」就有些難度,因為一方面做正職太久,人變得僵化了,不知道怎麼起步去找零工;另一方面就算想做零工,一旦是和年輕人搶相同的工作,企業也未必考慮中年人。怎麼辦?

「自己發明工作。」

加出新工作

朋友AY就是這麼做的!他已經75歲,從外商的人資主管一職退休,至今依然熱愛工作,每天想盡辦法讓自己有事做,早出晚歸,樂不思蜀,充滿活力!每天看他寫fb,不是在這兒上課,就是在那兒接受諮詢,無一正職,也不見得薪水頗豐,但是他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能夠幫助很多人就夠了!

AY這些工作,一開始不是企業來找他,而是他主動去找企業。在聽了企業的需求之後,他會想想自己的核心價值:人資,再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著手,向企業提出一個他發明的工作。企業聽了,都很開心!因為這個工作是全新,而且是目前員工在能力與經驗上做不來的部分,不會造成組織的變動,也不致令員工感到受威脅。

這份工作也不用做長,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說再見,付的薪水也不會太龐大,企業便可以快速做成決定,AY很快有一份新工作、一份新收入,又開始興致勃勃、生氣盎然。這兒做一份、那兒做一份,東湊西湊也有好幾份收入,而且做著做著有口碑了,人脈網便建立起來,比一般上班族朝九晚五還忙碌。

AY是一個好例子,告訴中年人,光是一個「核心價值」不夠,因為放眼望過去,能夠在就業市場有一席之地,人人都有「核心價值」。可是中年人失去年齡優勢,在「核心價值」之外,必須再衍生出多個不同的「獨特價值」,才算是具備生存下來的本事。不妨想像自己是孫悟空,一支金箍棒能夠變出多支,耍起來才會厲害。怎麼做到?

用加法!

在發明工作上,加法既簡單又好用!再以AY為例,他的核心價值是人資,加了資遣,便可以幫助企業處理資遣問題;加了工會,就可以處理與工會的折衝協調;加了個人,就可以做職涯諮詢;加了主管,就可以做私人職場職練…太多太多,所以中年人累積多年經驗,用用腦,會發現可以做的事情相當多。

改變!改變!改變!從思考方式開始改變!

責任編輯:黃楸晴
核稿編輯:陳慶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