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越南開公司,很多人會選擇跟越南人合資,也有廠商想在越南找代理、經銷商,或者有人想在越南投資。可是人生地不熟,也不瞭解風土民情,因此許多朋友常問我,想在越南做生意,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我先講結論,越南的合約通常都寫得很簡單。或者是同樣的條文,但彼此的解釋不同,會出現爭執的都是合約外的事情。

不怕大家笑,我分享一個自身慘痛的經驗給各位參考:

跟大學講師合作投資,錢收了就開始「出遠門」

前年時,透過公司的員工牽線,認識了她大學的中文系講師,這位講師在河內開了中文補習班,已經有2家店,想找我投資開第3家分店。

這個補習班是由2個人創立的,女生班主任是某這間大學的講師,曾來台灣留學過,負責課程設計;另一位是男生業務經理,負責補習班的招生。

當時談的條件是,我先出2萬美金,取得第三分店一半的股權,然後看分店裡每個月有多少支出,我們雙方針對支出再各補一半,但如果店裡有賺錢就不用補錢進去。

這位班主任想要我投資的原因是,希望我可以引進繁體中文的課程,並且搭建台灣的人脈,以後介紹學生到台灣工作,從前端的中文教學做到後端的輔導就業。

我會想投資的原因是,藉由此機會學習店面管理、招生方式還有完整的客服流程,他們也承諾會每個星期固定召開會議,讓我參與內部經營,並且固定有專人向我報告營運狀況。

在這樣的條件下,雙方一拍即合,加上金額也不大,且對方是大學講師,打聽過在業界也算有名氣,所以見過幾次面後,很快地就簽約合作,當時心想是個很單純的合作案,心裡也做好大概前1、2年不會賺錢的準備,但沒想到事情比我想像得還要複雜。

簽約時是5月底,本來預計6月要開課,但因為接續就是暑假,對方業務經理回報說學生們都回老家了,因此招生不足沒有開課 (後來知道這點是騙人的,因為暑假才是招生旺季),但他們第一個月還是寄來帳單,跟我請款一堆廣告費、活動費用還有員工薪水。

當時就覺得有疑慮,因為我都沒看到招生的活動,怎會有一堆帳單,想去找他們討論,看有沒有能協助的地方,但是班主任開始推拖,說要去胡志明市出差2個月,業務經理也去中國談生意3個月,兩人都無法碰面(心理的OS:就剛好給完錢後,你們兩個都出遠門?!)

那時候我也回台灣忙,沒有注意太多細節,也想說一開始雙方合作,一定會有磨合期,不要給太多壓力,接著7月、8月還是沒開成課,但會計仍然寄來帳單跟我請款。

因為沒開課,可是還是有一堆支出,我開始一條一條去對,看了差點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