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典範>最感念的人生良師:前德儀董事長海格底

人的一生能遇見一位良師,是一件幸運的事。

這一輩子影響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深刻的人是誰?他不只一次提過:「德州儀器董事長海格底(Patrick Eugene Haggerty)。」

四十餘年前,海格底在德儀塑造「創新」、「誠信」與「客戶至上」的企業文化;直至今天,「創新」、「誠信」仍是張忠謀看為寶貝的台積電經營精髓;對於維護客戶關係,張忠謀甚至說:「台積電可以為客戶赴湯蹈火。」

張忠謀對海格底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其中,有知遇之恩,也有崇敬。張忠謀形容海格底是「典範」、「導師」。

張忠謀在他的自傳上冊內詳述自己兩次博士考試落第後所受的挫折。他以「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形容當時的心情;但在德儀工作期間,卻讓他一圓博士夢。因為張忠謀的表現引起海格底注意,1961年時,海格底讓公司出錢培植張忠謀取得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張忠謀在德儀一路攀升,還坐上資深副總裁的高位;最後則成就了今天台灣半導體教父。

任職德儀時代的張忠謀,可以感受海格底對他特別關切。張忠謀回憶:

在德儀初期,我並不是直接向海格底報告。他是董事長,對我們而言,是高高在上。但海格底對公司內部幾個人特別關切,大約有6到10位吧,我也是其中之一。一有機會,他就會直接找我談話。海格底非常願意花時間「聆聽」。

當時,我每個星期都會和海格底接觸,或通電話,或到他辦公室裡。不過,他並不會直接命令我,總是說:「也許可以如何做……,但先和總經理商量。」海格底不希望因為他的命令造成部屬不理會總經理。

每一次升遷,我的直接老闆就會說:「董事長對你很好!」

張忠謀就是由這一份「關切」領會海格底對他的高度期待。

張忠謀在德儀極努力,一路由積體電路部門總經理升到副總裁。41歲時,張忠謀已是德儀內部第三號人物(資深副總裁),也是華人在美國職位最高的專業經理人。「從海格底身上,我也學到如何提攜人、如何做導師,」張忠謀說。

海格底很重視客戶的意見,內部升遷會聽大客戶的聲音。張忠謀說:「這一部分我也學來了,有關的台積電人事異動,也會多聽聽客戶的想法。」

從張忠謀打造台積電的第一天開始,海格底的典範就隨著一磚一瓦根植在台積電內部。預料,張忠謀退休後計畫提筆的《張忠謀自傳》(下冊),將是記載他在德儀最輝煌的時期。可以想見,海格底將會是他筆下最重要的人物。

(摘錄自《商業周刊》643期.20000316)

窮理究真>張忠謀隨堂考英文 記者們隨身帶辭典

「我最近對翻譯很有興趣,常常研究中英文之間的語意差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此言一出,讓常年圍繞在他身旁的記者們以後採訪,除了要了解產業、了解管理,還要多準備一本英漢辭典,以免跟不上張忠謀「英文課」的「進度」。

一開始,是「eventually」這個字,引起了張忠謀對「翻譯」的興趣。張忠謀那時被媒體問及台積電會不會往大陸發展,張忠謀只瀟灑的回答一個字:「Eventually.」。隔天報紙都翻成台積電「終將」進軍大陸,讓張忠謀嚇了一跳,事後他解釋,這個字是從「event」而來,也就是應該是視不同事件(event)而定,一個英文字讓台積電的「大陸政策」定義不同,也讓記者們對張忠謀的「英文抽考」戰戰兢兢。

第二課和管理有關,張忠謀參加三三會時向時任行政院長唐飛提到,推動知識經濟最重要的三點是:技術、創新和「entrepreneurship」,許多人把這個字翻成冒險創業精神,但張忠謀說,這是在企業內部的「進取精神」,而非每個人都要去創業,否則,對新經濟反而是一種傷害,張忠謀要大家小心用這個字。

張忠謀的第三課,是在全國高科技法務聯盟雙週年上,表示把大企業中的「General Consultant」翻譯成「法務長」,好像不太恰當,因為這個英文片語裡並沒有出現法的字源如law或legit等,而且也把這個角色侷限在法律範圍裡,但是翻成「總顧問師」,又不能表達出法律的素養,所以,他也要大家回去翻翻字典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