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傳統農會變身直播帶貨霸主!600場直播賣出2.2億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行銷密技

傳統農會變身直播帶貨霸主!600場直播賣出2.2億

傳統農會變身直播帶貨霸主!600場直播賣出2.2億
農產品的傳統通路以超市、菜市場為主,但其實直播電商帶貨也是適合銷售農產品的管道。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鄭凱陽
直播這樣播 2025/03/13
摘要
  1. 新北市農會6年來透過600場直播,累積2.2億銷售額,並以OMO模式整合網路電商、直播與實體通路,獲頒2023年科技農企業菁創獎。
  2. 農產品具有易腐爛、品質差異大的特性,也容易受生產季節、供應鏈穩定度等因素影響價格。
  3. 直播電商能降低傳統供應鏈的風險,並透過即時影像,強調農產品的「真實性」與「溫度」,縮短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讀完《商業周刊》報導〈回家種田當網紅〉,讓我想起一位「新電農」客戶:新北市農會。

根據新北市農業局的新聞稿:「新北市農會投入農產直播6年,過程中因為疫情數位轉型,利用超過600場直播創下2.2億銷售佳績,獲得2023年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科技應用類』獎項,成為菁創獎有史以來第一位獲獎的農會」。

有別於報導中的「新電農」,是以打造個人IP打開行銷通路,新北市農會獲獎的意義在於,它是進行數位轉型的產品銷售通路,把網路電商、直播帶貨到實體通路串在一起,完成OMO布局,擴大業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級產業(如農、林、漁、牧)的產品,相較於工業生產的消費品,更容易腐爛、笨重,且品質差異大,受生產季節影響價格波動明顯。

換句話說,此類產品受限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運用傳統行銷四P原則: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地點(Place)和促銷(Promotion)推廣銷售。

新北市農會為何能達成這樣的成績?除了新北市農會展現出數位轉型的企圖心,他們也善用了看似與自家產業遙遠的直播電商。

其實,農會和直播電商是非常互補的生態系合作夥伴,主要有3個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降低供應鏈波動風險

農產品從產地到消費者的餐桌上,需經過集貨、選別(編按:篩選產品)、分級、包裝、運輸、儲藏、加工、銷售等步驟,只要任何一個過程出現突發狀況,都會造成產品價格波動。

像是新冠疫情期間,供應鏈斷鏈,整體產業將大受影響。運用數位工具和平台,降低傳統供應鏈的風險,做到D2C(Direct to Customer),從產地直接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不僅能保障生產者的利潤,也讓消費者能以好價錢購買產品。 

2.需要所見所得的「真實」

農產品與工業製造產品不同,工業產品需要透過包裝標示功能,幫助消費者理解其用途。然而,農產品不需要透過包裝標示功能,也不用負擔額外的市場教育成本,因為消費者對其用途與特性通常已有基本認識。

而且農產品同時受限於時效性、新鮮度等條件,消費者更需要「真實」的保證,才願意購買。因此包含原產地、保鮮程度,甚至生產者的純樸形象,都屬於產品與消費者溝通的一部分。

然而,第一級產業的生產者與消費者距離遙遠,透過直播傳遞即時影像,能彌補地理上的弱勢,拉近兩者的距離。 

3.需要傳達手作的「溫度」

在所有消費品中,第一級產業的產品距離生產者極近,具備自然、手作的特質,是唯一自帶「情緒價值」的產品。

這份情緒價值會隨著供應鏈運送逐漸遞減,當產品抵達超市、便利商店等通路時,幾乎消失殆盡。

透過數位轉型,產品在直播平台上展示,消費者甚至能感受到親臨生產地的氛圍,親近生產者與土地,使產品不再冰冷,而是重新找回「情緒價值」。

再往上一層思考,其實所有的消費品,無論是民生必需品或非必需品,價值主張不外乎是透過提供產品,創造消費者良好的體驗。

拆解這個價值主張背後的結構,其中包括「接觸、了解、評估、購買」4個步驟,品牌要讓價值主張實現,有賴經營者掌握關鍵資源,以及如何運用關鍵資源。

新北市農會給我的啟發,並不在於直播電商有多強的銷售能力,而是他們願意嘗試新的可能,對抗供應鏈的風險,展現出企業的「韌性」。

這讓我思考,在經濟環境劇烈變動下,企業經營不僅要防患未然,還需在既有策略基礎上,結合多元數位行銷工具,不斷測試各種可能的管道機會。在資源許可之下,反覆迭代,才能突破現況。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新北市農會 農會 直播電商 直播 農產品
直播這樣播
直播這樣播
鄭凱陽
展開箭頭

致力用科技、數據和內容傳遞直播電商的商業思維,解決所有個人與品牌在直播聲量、流量、銷量的疑惑、在低增長時代搶搭流量紅利列車,創造營收增長新契機。

鄭凱陽 Kasper

台灣最大直播電商就醬播共同創辦人。

於2017年成立就醬播平台 (Jambolive),為Meta、LINE合作夥伴,直播合作客戶超過1600位,每年完成近20萬場直播帶貨,平台年成交金額超過300億元,為台灣成交金額最高、市占率最高的直播帶貨服務平台。

致力用科技、數據和內容傳遞直播電商的商業思維,解決所有個人與品牌在直播聲量、流量、銷量的疑惑、在低增長時代搶搭流量紅利列車,創造營收增長新契機。

就醬播官網:https://jambolive.tv/brand_matching.html
就醬播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amboLiveApp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