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空降經理人多久才有成績單?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至少10年!
「大船要調動方向,比想像中難,究竟,如何落地才有機會成功? 」商周CEO學院「CEO50」課堂上,主持人朱紀中向台下的企業家學員們提問。
這堂課的主角,是筆電大廠宏碁。時間回到2014年初,現任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剛從台積電被挖角,來擔任執行長,眼前等待他的,卻是一個燙手山芋。
當時,宏碁主要業務PC代工逐漸衰退,公司面臨史上最大虧損。執行長以下一級主管、大約20個副總裁或事業群總經理,一半以上不是台灣人,這些人眼看公司陷入營運低谷,3年沒有調薪與獎金,又有不認識的執行長空降就任,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些什麼。懷疑、觀望、軍心浮動......,這是任何企業啟動變革初期,必然會產生的組織氛圍。
面對這道難題,「CEO50」課堂上的學員,都是企業決策者,大家能預料,「組織抗拒」會是空降經理人遭遇的最大挑戰,企業能用的招數,不外乎重賞、嚴罰,胡蘿蔔與鞭子並用,並設法私下溝通協調新舊團隊衝突。但,這些道理與方法,多數企業也都懂,為何引進外部經理人仍舊以失敗告終?
對此,商周CEO學院邀請宏碁全球人資長林弘道現身說法,分享宏碁啟用外部經理人成功3大關鍵,其實,空降經理人不如企業主想的簡單,變革要落地,還需要一套完整策略與細膩溝通。
第一招:公司治理兵分空軍與陸軍,合作改寫戰局
相較於85度C挖角零售老將謝健南擔任執行長,董事長吳政學杯酒釋兵權,空出所有一級主管的職務,讓空降CEO獨立作業;宏碁的組織再展現成熟的公司治理。
首先,創辦人施振榮回任董事長,董事會成立「變革委員會」,由前任董事長黃少華擔任執秘,林弘道當時是執秘下屬的專案經理,負責協調與溝通。
林弘道觀察,「變革委員會」有5大專案俯瞰變革策略;執行長陳俊聖則提出百日計畫。最初期,董事長與執行長分工,面對外界對新任執行長的質疑,董事長就像是空軍,負責排除障礙,回應質疑,為執行長執行變革爭取時間;而執行長陳俊聖重心則放在整頓財務危機,就像是陸軍一樣,清理戰場,將策略落地。
「那時候很多人的想法是,我要離開或者是找新機會。那施先生那個時候其實扛著所有人的壓力,做一個保護傘有一個Air cover就像是空軍做戰場的第一線處理,然後,Jason(陳俊聖)跟我們的團隊就是在地面部隊。施先生最好的協助跟支持就是說,把舞台給出來,幫忙爭取時間,讓執行長把策略縱深建出來。」
但有學員就提問,「一般的董事會和董事長沒有辦法等這麼久!」
「施先生認為,沒有10年,一個執行長的成績是看不出來的。」主持人朱紀中則點出宏碁經過三造,對於公司治理在變革的重要性,比一般企業理解得深,也更願意花時間等待成果。
第二招:溝通、溝通、再溝通,關注利害關係人需求
宏碁企業文化受到施振榮影響很深。他曾提出「3C而後行、5C而決策」的領導原則。所謂3C,就是3C就是「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與communication(溝通、溝通再溝通)」,而5C就是再加上「consensus(共識)」與「commitment(承諾)」。
這種以人為本、相信人性本善的溝通模式,帶來好處,也有壞處,「宏碁企業文化非常自由,接受『不同意』的聲音,甚至有人『不承諾』都很正常;但是變革期間,對於變革策略『不承諾』其實會帶來副作用。」林弘道指出。
他觀察,陳俊聖靠著強度與頻率都極高的溝通,去化解「不承諾」,拉齊組織變革和個人生涯發展的意義。
舉例來說,2014 年到2015年,宏碁三造啟動前2年,執行長室排出時間,讓所有的員工預約「Jason's Talk」,只要員工有興趣,可以直接跟執行長面對面。另外,跟重要的部門或事業單位,直接會找個會議室,一起和執行長午餐、聊天。每一季都有全球溝通會議。疫情期間就改線上進行。而在溝通過程中,則積極的、有意識地放出好消息。就算是很小的戰果,也要拿出來分享。
「因為台灣人通常做好事都不太說,結果沒有人知道。我們就卯起來講拼命講,不管是產品的、銷售的,只要『Good News』我們就講。」
根據商周統計,在宏碁變革這10年之間,在網路或是紙本曝光報導的次數,比起競爭對手仁寶、華碩都多。但其實,陳俊聖在英特爾任亞太區總裁任內,是記者公認難訪、人很好但問不出所以然的受訪者,向來以低調出名。可見,他講好消息並不是張揚,而是為了改變組織氛圍特意為之。
其實,從變革理論來講,面對內部溝通,不同利益關係人的溝通重點本來就不同。
例如,變革負責人,包括董事長、總經理、一級主管,這些人要理解並掌變革進度、時程、決策、關鍵問題並交付結果。溝通重點在於為結果負責,並且取得真實回饋;中間主管溝通的目的則是理解,並承諾投入變革團隊中的角色,能夠跨部門合作。因此,溝通並不是要取得所有人的對策略「同意」,但承諾「投入」則是必須。
第三招:全員創富,未上市新事業優先給員工認股
要員工承諾投入,很多時候,企業會用精神喊話,但宏碁的做法更為符合人性。
宏碁三造聚焦雲端商機,孵育新事業,初期營運還沒有辦法穩定賺錢時,在2015年宣布現金增資發行3億股,採「股票增值權」,初步讓專業經理人實際持股,並與股票價值連動。
2017年則有「新事業全員創富計畫」,到2024年5月為止,針對旗下新增12家公開發行的新事業,進行了32次大大小小的增資與釋股計畫,開放員工認購,而且在順序上優先給一般員工,其次才是主管。迄今有2000位員工參與了認股。這兩項做法,都與蘭奇時代,釋股以核心高層,將資源80%分配到20%的人,原則不同。
林弘道指出,全員認股不是為了讓員工買股票,而是為了拉齊新事業成長的利益與員工的利益。
況且,不只是配股,從人力資源分配看,宏碁的主力部隊還是在PC事業,占最大比率的資源,但同時需要有人投入新事業,因此必須創造誘因。雖然策略上可以找外面的人來做,但宏碁將機會優先留給內部員工,久了員工就知道,公司是為他們著想,自然也會願意回饋。
空降明星經理人,宏碁花10年從最基本的溝通做起,一步步讓變革落地,也讓所有想引進外部人才推動改變的企業看見,成功,本來就不可能一蹴可幾。
《商業周刊》累積30多年採訪經驗,薈萃10,000實戰個案,打造全台獨創的〈商周CEO學院〉——集結兩岸隱形冠軍、商周報導人物在此交流,客座教授群傳授經驗與心法,結合理論與實戰,培養更多企業領導人,做個打勝仗的CEO。想了解更多學程?歡迎來到商周CEO學院粉專了解更多:https://www.facebook.com/bwlearning
商周CEO學院官網:https://bwlearning.businessweekly.com.tw/ceo-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