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董事長林茂昌:如果我不是創辦人 早就被Fire 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數位轉型

董事長林茂昌:如果我不是創辦人 早就被Fire 了

董事長林茂昌:如果我不是創辦人  早就被Fire 了
撰文者:李郁怡
摘要

十年前,工業4.0還不是熱門議題,新漢科技董事長暨創辦人林茂昌就決定要做數位轉型。不是市場龍頭,沒有主導市場遊戲規則的力量。林茂昌做了不同於競爭對手的策略選擇:

策略1.犧牲一半獲利投入研發,培養新事業小金雞。
策略2.採取開放規格加入全球開放生態系

2023年上半年,新漢科技旗下新事業三家小金雞貢獻營收占比提高到三成。股價也創歷史新高。但展望未來挑戰仍多。

論企業規模,鴻海集團旗下的樺漢科技年營收破新台幣千億、研華電腦年營收近700億,新漢科技漢2022全年合併營收約新台幣79.17億元,在工業電腦領域是中型業者,要做轉型AIoT 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談何容易?

在智能科技的風潮下,工業電腦產業邊界日益模糊,原有產業龍頭改變商業模式,從硬體代工轉型,推出行業垂直工業物聯網與大數據解決方案;新玩家加入賽局,華碩、仁寶、友達、鴻海都踏足相關領域。即使新漢科技在十年前就開始投入數位轉型,也難取得先行者優勢,轉型第三年,連專業經理人都勸老闆,不要投入這麼多。

直到在2022 年,新漢科技的小金雞:新漢智能、綠基、創博分別在智慧製造、安控、機器人領域交出成績,貢獻三成獲利。2023到7月底為止,股價上漲約七成,來到歷史新高。取得初步成績之後,新漢科技董事長林茂昌應邀在商周CEO學院〈數位領導力〉課程分享他的實戰經驗。

以下是課堂上,新漢科技董事長林茂昌問答精華摘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科技製造業往工業4.0轉型,在台灣的熱潮是從2017年才熱起來。新漢科技早從2012年就開始投入,從硬體代工要轉為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者,跨距不可說不大。2022年疫情後EPS第一次出現負值,股價更曾一度腰斬。您如何度過轉型最艱難的低谷?

答:新漢科技投入工業4.0是在2012年。在前一年,德國漢諾威電腦展出現了「工業4.0」倡議,隔一年我們就投入了。

您剛才說疫情後2020年,EPS出現負值,股價腰斬,是新漢科最艱難的時刻。其實不是。我經歷過更壞的低谷,是西元2000年左右.com泡沬。那時天天報紙都在講台積電產能利用率只有三成,科技代工生意壞到不能再壞。

那時候,我們手上有四大客戶,其中一家是KLA Tencor (量測機業者)是台積電的重要設備供應商,我們賣給它雙CPU 板卡,結果整個停掉了。還有客戶做電腦電信整合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能於電腦上即時顯示來電者的雲端客服系統),也掛掉了。失去四大客戶,甚至到後來必須裁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段時間蠻艱苦的,可是數位轉型還沒正式開始。那時更多是認識自己,我們發現工業電腦業者(IPC, Industrial PC)核心不是製造,而是通訊行業,如何將通訊能力放在工業應用上才是(競爭)關鍵。

當時的產業背景是,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凡是做硬體的,不管是液晶螢幕、太陽能板,或是資料中心硬件、控制器,不管是什麼,只要是成本敏感,資本進來就可以做的,台商就沒有優勢;只有那種,有技術門檻,對精度要求高的,出一點點問題就會整個廢掉的產品,像是邏輯晶片,才有機會。可以預見,如果工業電腦持續只做製造,最後我們也會打不過。

其實工業電腦不應該叫工業電腦,英文industrial computer應該翻譯成「產業電腦 」,所有非標準化的運算需求,都是我們的市場。這(能力)若能建立起來,他們就會追得比較辛苦。

所以2011年漢諾威大展,西門子等廠商倡議「工業4.0」,我們隔年就開始投入了。

跟一般傳統產業不同,科技代工業在做數位轉型,最大的痛點不是數位落差或是人才不夠,財務壓力才是最大挑戰。

最大的阻力還是產品研發進度遠遠落後於期望。一個新創公司,或是一個新事業,大概第三年是最艱苦的時間。這時你看到技術有點苗頭了, 但錢快燒光。我們原來以為說三年可以做好上市。結果進度嚴重落後。到第六年才看到財務回報。

對我們這樣的中型企業來講壓力很大,因為我們是幾個重要的投資同時進行,一個是工業電腦攝影, 一個是機器人, 一個是智慧製造。一個新的事業雇用一個人一年少說新台幣150萬,對不對? 你只要50個人,一年就多了將近1億 7500萬。

你想想,十年不斷投入,EPS不好看,我如果不是在30年前共同創立公司的話,早已經被fire掉了(笑)。 能度過主要還是在董事會有一點影響力。還好現在已經過了那個最艱苦的時候。

標:策略1. 犧牲一半獲利投入研發,培養新事業小金雞。

問:一年花一半獲利投入 新事業與產品研發,股東拿不到股利,董事會、甚至專業經理人也不見得為了這麼長期的投資埋單。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

答:當時董事會是支持的,可是廣大的股東是有意見的,說:已經三年都沒有成果關掉算了。但我就捨不得。

可能跟我的背景有關。全世界只有兩種人經營企業是比較不理性的, 一種是工程師,像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就是工程師出身。他投身AI初期也是非常寂寞。

那麼第二種人就是產品經理。我是產品經理出身,對產品有熱情。我覺得,只要技術是對的、趨勢是對的,暫時它很冷門,沒有關係,時機來的時候,你會大放異彩。

標:策略2. 採取開放規格加入全球開放生態系

問:工業電腦業者數位轉型策略看起來都很像,每家都會說我要變成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同時也都與知名的全球科技領先品牌,例如,西門子、SAP、微軟等策略聯盟。然而,新漢科技有一個策略與同業不同,就是您一直強調要用「開放規格」,而不是封閉式的、客製化的產品方案。您的考量是什麼?

答:未來智能製造的場景,您認為機器人要普及,大概會是什麼時候?我認為是當機器人變得平價化時。

平價化何時會發生?從個人電腦、手機代工發展歷程看,即使台商沒有市場力量可以主導產業規格,但只要是開放標準被訂出來,台灣人就有本事,藉由分工合作做到最好、最大、最強、最便宜。之後這產品就普及了。

工業電腦IPC是台灣人自創的名詞,早年指的通常是工業主板,現在應該以「工業物聯網」之下的運算裝置需求,來看待工業電腦的市場規模,這包括所有的控制器,所有的閘道器,以及所有的邊緣伺服器,這就有巨大的想像空間了!

問:就像是在非洲賣鞋,悲觀的人說沒有人穿鞋,樂觀的人說機會太多了。機會開創出來了。但很可能,這時大家都想搶進。您如何確保優勢、建立護城河?

答:我覺得這產業要享有獨佔優勢是不可能的。但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你取得領先之後,要保持技術不斷精進 ,第二、你要很警覺 ,你是否提供客戶要的價值 。提高競爭門檻的方法是把解決方案做到客戶需要,而且可以負擔得起。

在台灣149萬家只有前1%企業用得了全球品牌與龍頭廠商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另外99%需要數位化的企業、他們要的是價格能夠負擔得起的產品。這過程之中,市場有很多機會。

當前,全球一個龐大的物聯網生態系正在成形、重組。其中又分成消費物聯網與工業物聯網,從雲到端,貫串智慧國家、智慧城市、智慧家庭,以及智慧企業、智慧工廠、智慧機械,到最底層的運算聯網裝置等等。所有的自動化與ICT資通訊科技軟硬體業者,包括零組件與系統,到整體解決方案業者,甚至是ISV獨立軟體供應商、SI軟體整合、顧問服務,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現場問答、教授實戰經驗,歡迎報名商周CEO學院-CEO領導學程★

開放規格 新漢科技 AIOT 工業4.0 林茂昌 工業電腦 數位轉型 物聯網
商周CEO學院課堂筆記
商周CEO學院課堂筆記
商周CEO學院製作人群
展開箭頭

《商業周刊》累積30多年採訪經驗,薈萃10,000實戰個案,打造全台獨創的〈商周CEO學院〉——集結兩岸隱形冠軍、商周報導人物在此交流,客座教授群傳授經驗與心法,結合理論與實戰,培養更多企業領導人,做個打勝仗的CEO。想了解更多學程?歡迎來到商周CEO學院粉專了解更多:https://www.facebook.com/bwlearning

商周CEO學院官網:https://bwlearning.businessweekly.com.tw/ceo-colleg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