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年輕員工,做事不分輕重緩急⋯「抓重點」的能力,主管怎麼教?
1.年輕同仁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師長尊重,可掌握自己的時間,養成按部就班逐件完成工作的習慣。
2.遇到同仁無法「一心多用」,溝通時要避免質疑、責備語氣(連這也不會?自己想辦法)。
3.溝通時可先轉化概念、從年輕同仁喜歡的活動切入,循序引導;並傳授「時間管理」的方法,引起年輕同仁快速熟悉工作的動機;最後給予耐心及關懷,強化同仁個人品牌。
閒賢公司在新創界小有名氣,其實這家公司一點也不閒,由於業務產品掌握相當精準,所以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在裡面工作的成員常常忙得半死。
小萱剛從國立大學畢業,一心希望能夠做些不一樣的事情,所以面試進入了閒賢公司,剛好在丁經理的部門。丁經理在面試小萱的時候,覺得這個小女生很有想法,不但外型亮麗,聽起來的工作能力也不錯,所以決定錄用了她,沒想到接下來的兩個月,才是辛苦的開始…
小萱不只一次到丁經理的辦公室抱怨,說自己的工作太過繁重,但是了解之後,發現和其他新人沒什麼不一樣,公司的習慣是每個同仁手上會有七八個案件在run,大家都是這樣,但是小萱總覺得為什麼不能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來,她沒辦法也不習慣同時Handle這麼多事情,要求丁經理想辦法……
丁經理不是不知道小萱的狀況,類似的事情已經有其他的年輕人反應過,現在的年輕世代,不習慣一次處理這麼多事情,該如何應對呢?
簡單的輕重緩急也無法分辨嗎,要怎麼解決?
形成背景:
A、習慣一次只做一件事,想做自己時間的主人:大人養成尊重小孩的習慣,父母派給家事或作業,也會一件一件的給,如果遇到小孩反彈,也會修正規定來配合小孩。
B、習慣了輕鬆和快樂的環境,不喜歡壓力:父母不希望讓小孩太多壓力,就算到了學校,也會出面請老師「不要出太多作業」,讓孩子們有「自己的空間和快樂的環境」,也讓孩子長大後「尋找快樂沒有壓力的環境」。
C、欠缺「一次做很多事」的時間管理技巧:所有「時間管理」的技巧,都是後天學習的,原因是當人碰到來不及的時候,就會自動產生學習方法和機制。
問題來了,年輕世代從小幾乎沒有遭遇過「事情做不完」的狀況,嚴格說來不是沒有遭遇過,而是只要一遭遇,就會被父母出手協助解決,也因此喪失了學習時間管理技巧的機會。
主管盡量避免說:
「這麼幾件事情無法解決嗎?」
「為什麼連這個也不會?」
「學校都沒有教過輕重緩急的觀念嗎?」
「一次只能做一件事,那我要你幹什麼?」
「職場就是這樣,自己要想辦法解決!」
「如果沒有準備好就別急著上班!」
解決手法
A、臨時來的事情不如想成打怪,逐一殲滅後更有成就感:
新世代覺得一次要做很多事情是討厭的,但是換個角度,他們在玩電競打怪的時候,卻可以一次應付「來自四面八方各種不同的怪」。不妨陪著年輕人練習轉念,把「來自四面八方的事情」,想成「來自四面八方的怪」。
主管可以從聊年輕人喜歡的電競遊戲開始,問他們是如何攻略完成,試著轉化在工作上,一邊引導,一邊建立互信的基礎。
B、想要工作和生活平衡,最好的方法是有效管理時間:
大多數習慣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年輕人,通常有希望準時完成工作,下班後做自己事情的傾向。主管不妨提供時間管理手法,告知「如何在一段時間內,有效完成更多事情」的方法,反而引起年輕人為了準時下班,想要快速熟悉方法的動機。
C、不習慣不代表做不到,強化能耐,打造個人品牌:
年輕人覺得剛進公司,如果碰到不會的事情,如果主管沒有耐心,很容易引發離職的後遺症。所以一開始碰到接二連三的事情,主管不妨先放下心情耐心引導,如同天橋下的把戲,剛開始一次轉一個盤子,熟悉之後一次可以轉十個盤子,不但引起圍觀民眾的稱讚,也能夠讓自己的口碑被做出來。
結語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幾乎都擁有最奢侈的時間。等到進入社會,才開始學習時間管理的重點:「不是有多少事情,就必須用掉多少時間;而是有多少時間,就必須完成這些事情!」由於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前,幾乎都是時間的主人,學校和家庭都會配合他,所以會把這樣的習慣帶到職場,認為自己應該主宰工作的時間和分配。
可是進入公司後,才發現自己被事情追著跑,初期會出現重大的不適應,主管一定要接受年輕人走過這一段,才能加速融合的過程。
☛李河泉老師跨世代溝通線上課程,請點擊:https://bit.ly/3tlcbsM
責任編輯:易佳蓉
台灣跨世代溝通千萬首席講師
博客來、誠品雙榜冠軍《別逼貓啃狗骨頭》作者
商周CEO學院《經營三學》王牌引導教練
台積電、鴻海、IBM、賓士、三星、SONY、華碩、中國五大銀行、台灣十六家金控指定金牌講師
澤鈺智庫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