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行銷密技
產品爆紅,但客服電話被塞爆...最後毀了公司信譽!品牌經營專家:必釐清的行銷6神話
關於數位行銷的6個神話
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數位行銷顧問公司和個人講師,為顧客提供數位行銷的建議服務;其中有些提供的確實是真正獨到的新思維、新策略,但有些只是把自己在網路上看到的東西重新包裝,然後再拿出來賣錢。甚至有些「顧問」其實只是在推銷特定產品,而不是在幫你解決真正的問題。
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有一個共通點:想賺你的錢。為了幫助您辨識這些建議是否真的值得您的鈔票,這裡為您介紹一些對於數位行銷比較常見的明顯誤解。
神話1:「我們可以讓任何貼文發揮病毒傳播效果」
要讓貼文變成「病毒」,內容比技巧更加重要。如果您的內容不吸引人、或是無法喚起共鳴的話,沒有任何技巧可以讓它變成病毒,即使你花大錢請名嘴幫你發文都沒用。
何況,就算貼文真的傳播開來,也不一定絕對是好事;假如您的產品影片爆紅,但客服電話被塞爆、或是工廠根本沒貨可交,那怎麼辦?或許同一時間行銷部門正在慶祝KPI達標,但整家公司的信譽就這麼毀了。
神話2:「要達成目標並不困難,只要知道正確的手法就行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
成功的數位行銷是創意、巧思、以及能力的結合,而兼具這些條件的人並不是那麼多。誠然,行銷還是有一些特別手法、而且也有很多人在探索「成長駭客」(Growth-Hacking,GH)這個領域,但真正有效的行銷不只是「吸引到一些觀眾」,而是「吸引到正確的觀眾」。
要建立一個忠誠度高且願意參與互動的用戶社群並不容易,而要精準評估行銷活動的投資報酬率更是困難。
神話3:「數位行銷的成本比較低」
絕非如此。只要看看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或是其他社群平台上最紅的帳號,就知道那些關注者最多、按讚數最高的名人或產品,必定在線下也有很大的追隨族群。
如果您只是在網路上啟動一個新創事業,但在線下沒有花太多功夫去打造形象,那麼這個事業的「數位名聲」就很可能有曇花一現的風險。而要建立一個成功的線下形象,絕對不是件便宜的事情──就像大家常說的,如果只出得起香蕉,就只請得到猴子。
神話4:「這個我們可以自己來」
您或許真的可以,但數位行銷是一種日益複雜的工作;從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優化)/SMM(Social Media Marketing,社群媒體行銷)和能賺錢的PPC(Pay Per Click,關鍵字廣告),一直到製作出有效的行銷內容,要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全能的數位行銷團隊越來越難。
何況即使大公司自己成立團隊,往往也會受限於上層難以變革的企業文化;如此一來,無論團隊想做的是更有創意的策略、甚至逆向操作的行銷手法,不僅比較施展不開、效率也可能不如理想。
神話5:「只要建立夠大的粉絲族群,其他事情就簡單了」
這種說法也不對。
即使是成員眾多的粉絲團,也有可能犯錯、因為失焦而損失追隨者、或者是拿不出適當的內容來和人們互動。有些只有2千人的粉絲團,可以達到高達30%以上的轉換率,但也有上百萬人的粉絲團幾乎沒有互動。
數位行銷的重點跟真實人生中的每件事情一樣,都是「質」重於「量」;有時候粉絲太多也可能會反過來傷到自己。有某一家我知道的公司,努力將粉絲數衝到了18萬人,但後來這些人很多都在臉書上抱怨該公司的品牌。
神話6:「數位行銷業界那些厲害的公司說的都對」
不一定。許多公司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在推他們自己的課程、製作針對自己客戶需求的內容、或是引導您去用他們賣的軟體方案。
此外,有很多數位行銷的經驗談來自美國,而美國又是個同質性相對較高的市場,狀況跟世界上其他地方並不一定相同。
舉例來說吧,台灣網友使用推特的方式,就跟美國人完全不同,所以要靠推特在台灣獲得商機非常困難。在中國更不用說了,推特根本不存在,非得改用微信之類的其他平台不可。
總而言之,網路空間也許沒有國界,但行銷策略必須完全在地。
數位時代的高效行銷:讓你投放準、集客快、轉換高、品牌強,將行銷力最大化的實戰祕笈!
作者: 解聰文
原文作者: Martin Hiesboeck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8/09/08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解聰文Martin Hiesboeck
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及台大企管碩士,曾任職於奧地利駐台商務代表辦事處。目前是格博品牌行銷公司合夥人,協助各地的企業進軍外國市場、發展品牌形象、從OEM/ODM轉型為自有品牌、發展行銷策略、拍攝企業影片、了解未來的科技趨勢,以及透過數位媒體增加銷售及品牌知名度。
格博品牌行銷公司曾與台灣富士通、英特爾、台灣福斯汽車、華碩、奇美、台灣賓士……等知名企業合作,在數位行銷、品牌經營、企業形象、人才培訓等方面締造佳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