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進步,是一種態度

七年的時間,不算太長,可以讓一家企業鹹魚翻生,但也不算太短,可以讓一個國家的品牌從世界最大的貨架上消失。

這期我們推出兩個封面故事,一暗一亮,一如這個世界般,同時存在著黑夜與白晝。

第一個故事來自與富蘭德林證券董事長劉芳榮的閒聊。他發現,台灣的品牌似乎逐漸消失在中國市場,從巷口的雜貨店到淮海中路上的百貨公司,架上的台灣牌子越來越看不到。隨後,陸續傳來達芙妮關店、儀大童裝解散,包括十一月中法藍瓷縮編的消息。

台灣品牌真的敗走中國?我們進行了一項田野調查,從北京到上海,在中國二十一個指標商場裡,我們做了時間與產業軸的交叉比較,結論是:台灣品牌確實被中國市場下架中。這結論,就像暗夜,令人喘不過氣。不過就是七年前,當時只要掛上台灣的牌子,產品價格就像被黃袍加身。如今此番光景,台灣品牌被什麼打敗?

是的,電商是一個令人猝不及防的殺手;是的,九○後年輕人看韓劇、不看台劇,越來越弱勢的台灣文化,沒能幫上忙,還助長了韓貨的氣勢;是的,中國企業財大氣粗,台商錢不夠長、心不夠大……。

敗象,絕對不只有一個原因,但「從政府到業者,都沒有進步,」嚴長壽說了最真實的話。

但一樣的大時代,在另一封面故事裡,我們卻看到一家企業的轉骨復活。原本被市場遺忘的微星科技,臥薪嘗膽了七年,如今股價飆了七倍、獲利成長十八倍。我們看到,它的變身是徹頭徹尾的。為了接近市場,主管最重要的績效指標,從銷售金額變成跑校園場次,員工的考核則變成「在期限內破關(遊戲)」,它,不止刮骨療傷,還壯士斷腕。

兩個故事,一明一暗,如同人生中的成功或失敗,絕對不會只來敲一次門,關鍵是,我們如何面對?

進步,是一種態度,是《商業周刊》的主張。不管你正經歷成功或失敗,這都不會持續一輩子,唯有想辦法讓自己覺察,看到成功裡的運氣,看清失敗時的屍體,不斷的學習進步,如此,絕路不絕,處處生機。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