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天堂與地獄

我對理財,興趣缺缺。不是不愛錢,而是懶得理、沒空理。最後一次買股票,大約是十六年前,進場買了一張聯電,從此既未加碼也沒賣出。股市上萬點、股市跌破底,都不關我的事。我常開玩笑,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該頒一張「不離不棄」的獎牌給我。說來好笑,其間我還主持過理財的廣播節目,大談生財之道,但其實我不但久未碰股票,連基金都沒買過。

當然,我倒不是視錢財如糞土之輩,實是沒耐心研究股票漲跌、利率高低之人。說這麼多,是要告訴你,像我對於理財如此冷漠的人都注意起REITs(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的趨勢。

勾起我興趣的這位朋友,是位專職的投資人。聽他神采奕奕的談論自己在私募階段,如何搶購台灣REITs基金的配額,彷彿看到一個新金庫。REITs,對大多數的台灣人而言,還是相當陌生的新金融商品。但打從我還在當記者時,台灣就沸沸揚揚的討論何時開放此商品,直到今年,才正式放行。剛剛起步的台灣,今年可謂REITs元年,有四檔相關基金陸續登場。環顧國際,在香港、在日本、在美國、甚至在歐洲早就掀起熱潮。尤其,日本的房地產從經濟泡沫化後,在近年大翻盤,帶動REITs的投資報酬率飆高。

這次《商業周刊》封面故事「用一萬元,當全世界房東」,開場的主角戴先生就是一位積極型的投資者,他對低報酬商品興趣缺缺,投資蹤跡經常縱橫國際金融市場。在日本的REITs風潮下,他曾經在半年間賺了近一億台幣,投資報酬率超過三○%。戴先生是從一份高盛證券的報告上,看到日本的趨勢以及房地產被嚴重低估的現象,伺機切入日本的REITs。

他沒買過日本的任何房地產,但是透過REITs的操作,成為八十多幢商用日本不動產的房東。不只他,早在台灣REITs發行前,許多富豪早就將這項金融商品視為資金的停泊站。事實上,其投資門檻並不高,對於許多基層上班族都不會形成進入障礙。只是一般台灣人還不熟悉。

當然,高報酬伴隨著高風險。涉足海外的REITs,確實是新天堂樂園,但金融專業知識不足者,還是要審慎為之。否則,天堂也會變地獄。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