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只有兩個記者的新聞現場

台東,離台北有多遠?

看地理位置,台北離東京、上海、香港,比台東遠得多;但在心理上,台北人似乎跟這些城市比較近,跟台東比較遠。

例如,七月一日在台東,一個位於都蘭灣、占地七個足球場大的飯店開發案說明會,只有《商業周刊》與原民台的記者到場。這不是閉門會議,事先在環保署公告,但還是吸引不了台北的媒體。

不在現場,很容易用既定邏輯思考:發展觀光有何不好?蓋飯店難道不會創造就業?

但人到現場,會聽到更多聲音:用水從哪來?客人從哪來?市場供需均衡嗎?就業機會真的不夠嗎?

自來水公司代表的現場發言,「以民生用水為優先,因為水都不夠用了,我接到公文覺得怪怪的,你那地方根本沒有管子好不好?」言畢,現場民眾響起如雷掌聲。

但台北的媒體,聽不到。

同樣位於都蘭灣內,面積高達二十六個足球場大的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六月二十九日當天,竟然在環評現場「有條件」通過!用水、原住民同意、國有地使用這些爭議項目,竟是補件報告即可。

這宗東海岸最大的開發案,在馬政府任內十次審查都沒過,竟在新政府上台一個多月,通過了。

但這開發案,並未吸引媒體大幅報導。倒是許多公民團體發出異議,逼得行政院隔天發出新聞稿,強調會「盡速評估東海岸地區觀光資源開發政策環評有無窒礙之處」,原民會則聲明,該案「造成對原住民族人權益受到侵害,本會深表遺憾,並建請開發單位及相關環評單位能正視此一違反原基法情事及其可能法律後果」。

令人費解的是,行政院、觀光局、原民會,多年來有太多機會說話,為何等到環評會議當天,放手讓案件通過後,隔天才發新聞稿聲明立場?

又多少不被注意的開發案,就在冷氣房內的衙門裡,一關一關的闖過?

這些排隊通關的開發案,值得媒體與讀者,多花一點心思檢視。台灣這麼美,莫辜負好山好水。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