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誰來接棒

「有沒有誇大?」在本期封面故事的會議上,我反覆跟同仁確認此事。

十一月以來,新竹科學園區人心動盪。半導體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整併壓力,從日月光購併矽品、中國紫光入股力成、聯發科公開表態支持陸資入股,一直到本週台積電宣布十二吋晶圓廠登陸,園區最熱門的話題是:接下來哪家公司會賣給對岸?

檯面下,傳聞列入「求售名單」中的竹科公司越來越多,其中以IC設計公司居多。於是,我們展開了這趟「竹科ON SALE」的真相追蹤之旅。因為事涉敏感,當事者均不願透露真名,我再三要求同仁,務必多方確認消息來源,以免誇大事實。同仁們直接訪談了六位曾經或正在處理竹科購併案的會計師與律師、十二位有意願或完成買賣的竹科業者後,我們認為,這不是謠言,而是正在發生的趨勢。

十年前,美國《商業週刊》以「台灣為什麼重要?(Why Taiwan Matters?)」為封面故事指出,「如果你想發現全球經濟隱藏的中心,請開車到台灣的中山高速公路上。」因為這是一條全球化的高速公路,連向美國、中國各大市場,「沒有台灣,全球經濟無法運作」。

當竹科的指標產業集體求售,這是否代表了台灣科技業的最後一條防線瓦解?誰來接下半導體業的棒子成為明日之星?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同人的生老病死,每個產業也有生命週期。因此,我們無須憂心明星產業的衰退,真正讓人憂心的是,政府幻想自己能夠「點石成金」的能耐,或者想扶持特定產業的意圖,因為就經驗來看,政府從來都不英明,也從來不具遠見,有的只是官僚科層、濫用資源的誘因。

但這並不代表政府就可以兩手一拍,完全不做事。讓我們看看愛爾蘭的例子,從六年前的歐洲乞丐,變身今日的「歐洲矽谷」、「全球最適合經商的國家」,愛爾蘭其實只是做對了一件事:把國家打造成一個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因為只要一個國家的商業土壤肥沃,還怕沒有種子落地生根嗎?

所以,誰來接棒,向來是假議題,甚至可能承載著扭曲資源分配的政商勾結機制,而真正的議題應該是,我們有沒有養出一畝適合發芽的創業沃土。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