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其他人

上一次,你放聲大笑是在什麼場合?

我很清楚的記得,我的「上一次」,不是獨自一人,而是有三五知交相伴。那個時空,彷彿進入一個無人攪擾的桃花源,身上沒有世俗的標籤,也沒有所謂的「應該」與「不應該」,大家只管敞開胸懷,毫無忌憚的談天說地。

那,是一個可以完全放肆的角落;放肆的權利,不是來自特別的空間,而是一群特別的朋友,他們的存在,賦予了那個空間特殊的意義。

亙古以來,人們常感覺自己不快樂,因此不斷探求快樂的秘密。於是,有學者創立了「正向心理學」。那麼,如果用兩個字來定義正向心理,會是什麼?

「其他人」(other people)!這是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大師彼德森(Christopher Peterson)的回答,他是正向心理學的創始者之一,他說,一個人要快樂,與其他人建立正向、健康的關係是關鍵。

很奇妙,但也很真實。本以為,快樂的鑰匙應該只握在自己的手中,但原來,「其他人」更能讓自己覺得快樂。

還記得,年少時與夥伴們一起搭營帳生火、大汗淋漓時的快樂嗎?跟同事們為了一個專案挑燈夜戰,並肩作戰的快感嗎?或者像我們的記者,每次寫稿前總是焦慮不已,寫稿時進入幾近瘋狂的無人狀態,但雜誌付印後,當讀者因這一篇作品而得到啟發時,記者又重新活了過來……。

一切,都因為我們跟其他人建立了「關係」,我們的焦點不再只是自己,因為與他人的互動,我們產生了相知、相惜、感恩、感動等情感的流動,它,讓人們快樂。

這就像孩子打針時,如果兩眼直視護士手中那隻尖銳無比的針頭、或者被針筒戳進去的皮膚時,自己的無奈、痛苦、委屈就會被無限制的放大。但若將焦點轉移,讓孩子與別人談話,痛苦立刻消失。

把自己縮小,待人如己,快樂,也就源源不絕。

道理很簡單,但當道理只停留在大腦時,快樂永遠不會發生。我們的大腦已經太發達,相對身體的活動力則日趨萎縮,因此,別再當個「頭腦大四肢小」的人類,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去做,就快樂了!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