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被剝奪感的解方

最近,在不同的場合,我強烈感受到人們的「被剝奪感」正急遽升高。

美國牛肉進口事件,是其一,也是本期封面故事主題。十月二十二日,當美、台雙方代表,在華盛頓簽下一紙合約後,一股由「資訊不對稱」被觸發的被剝奪感,迅速蔓延開來。

怎麼說資訊不對稱呢?

舉幾個例子:一,衛生署網站上,至今公布的仍是英文版合約,裡頭艱深而專業的英文協議,多少人看得懂?二,這是國與國的談判,卻未經立法院把關,如何確保全民權益?三,政府採取的「三管五卡」措施,真能阻絕狂牛病異常蛋白入境嗎?四,政府舉出的低致病機率,資料來自談判對手,可信嗎?

面對美國牛肉,我觀察,有三種人、三種態度。

第一種人,相對資訊落後,以為不吃就好、煮熟就好,卻不知此種變異蛋白「被埋在土壤中三年還有活性,攝氏一千度高溫連燒三十分鐘才能殺死」,即便你不吃,別人吃了,都可能透過糞便進入土壤、蔬菜,最後進了我們的食物鏈。

第二種人,對此知之甚詳,因此感覺被政府出賣,他們慷慨激昂,主張全面抵制美牛。

第三種人,則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此事,如主筆研究員楊少強寫給我的email:

我們是「反對」,還是「說明美國牛的風險」?現在因為政府對有些風險說得含糊其辭,我們的角色或許是在於把這一切相關環節都說清楚講明白。如果一般人知道這些風險,還是照樣想去吃,那是屬於個人自由,風險自負……。

的確,還有更多比美國牛肉更危險的食品,隨時想入侵我們的生活,政府應該全面管制嗎?似乎不然。

我們主張,政府應把一切說清楚、講明白,資訊透明化,把做決定的權力還給人民。這,才是解除被剝奪感的解方。

本期另一個封面,談的則是高房價的迷思,這股「住不起台北市、擠不進台北市」的被剝奪感,固然來自不成長的所得、飆高的房價、與有助炒作的低利率政策。然而,你只能坐以待斃嗎?

主筆賴寧寧深入調查發現:一、房價即將修正,你的焦慮可以降低;二、六百萬仍然可以入住台北市。

與其感覺被剝奪,不如好好做功課,為自己找出路吧!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