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詩人.化學家

或許您還有印象,去年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七十歲生日的祝壽研討會,有六位諾貝爾得主飛來台灣。其中一位是「化學界天王」赫緒巴哈(Dudley Herschbach),他的輩分是李遠哲的博士後指導教授,並在一九八六年同獲諾貝爾獎。其研究領域,從分子動力化學到海豚智慧研究。

此人非常特殊,在小學一年級前就已經讀完三冊的世界歷史。雖然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化學家,但很難想像,他醉心於閱讀與寫作數十年。甚至,他在課堂上還教授寫作,鼓勵他的學生寫詩。他在哈佛大學開的寫作課名創意十足,叫「釀造與混合——寫作如化學家」(Brewing and Mixing: Writing as Chemist)。他不是要學生風花雪月的寫,而是針對化學原理來創作,藉此開啟學生的領悟力。譬如,學生以「混亂」為題寫下:

「你無法想像如果『亂』不存在的話,生命會變成什麼樣子?事情會變得更糟,一旦『亂』的法則反轉了,書架上的書會自動排好,而小孩的房間都自動變得乾淨了!」

——Can you imagine how life would be, if there were no entropy? Or, making matters even worse, the laws of entropy were reversed? Books would get straighter on their shelves. And children's rooms would clean themselves!……

人家問他:「為什麼成為優秀的化學家,要寫詩?」有一年,他應邀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演講時,他解釋自己的思維:

「人們通常認為,科學家在口袋中已經準備好所有的筆了,他們很有規畫而且知道正在做些什麼。不,這並不是真正的創新者!詩是非常個人的東西,所以沒有對或錯,重點在於它是否以有趣的方式將平凡的東西表達、闡釋出來,睜開雙眼去接收新的可能性。如果我們欣賞了一場表演、一幅畫作或一個雕像,使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前所未有的新面向,這就如同評斷一個新的科學貢獻。它改變了你的思考方式,及下一步的行動。」

寫作,不只是如大家表面的認知,更深的意涵是創造力、整合力、詮釋力。一如赫緒巴哈的課堂「Brewing and Mixing: Writing as Chemist 」成為創新的科學家,成為傑出領袖都需如此。本期《商業周刊》封面故事以此為題,探討寫作的力量。非常諷刺的是,當全球掀起中文熱之際,台灣教育改革卻正減少中文課時數,對新生代的間接衝擊已逐漸浮現。

本文執筆者是《商業周刊》資深記者吳錦勳,過去他曾經寫過一篇引起很大回響的作品「湄公河畔的台灣囝子」。在這次議題「越寫,越聰明」,很不容易寫,但他做了深刻的研究。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