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費城日記

現在是美國東岸時間半夜,我的鬧鐘被設定三次,從十二點、三點、四點。不能再賴床了,台北編輯部已如火如荼的截稿,我才奮力的摸黑起床寫稿。

艾森豪之旅,首站是基金會總部所在地——費城。

我沒來過費城,也不清楚它的歷史,抵達後才感受到它有過的輝煌。這裡是美國建國初期的首都,十八世紀時是全世界第二大使用英語的城市,被喻為美洲大陸的雅典及文化中心。有人說:「走在費城街道,彷彿走入美國歷史書。」

確實如此,走在市中心,舉目盡是一幢幢巨石斧鑿、古紅磚砌造、或如教堂式繁複雕花的建築。每一幢建築的背後,都是一部美國歷史。許多的第一紀錄,在這裡,有美國的第一個銀行、美國建國的歷史之廳(獨立廳〔Independence Hall〕,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美國發表獨立宣言所在,裡面有一口古老大鐘,龜裂前,每年此日都會敲出自由之聲)……。這裡被喻為「美國最古老的一平方英里」(most historic square mile)。

曾經的顯赫,為何不再?

原因諸多,首都遷至華盛頓是其一,當地朋友跟我提到另一個有意思的歷史轉折。早年,在美國仍然盛行販賣黑奴時代,費城,全美第一大城率先宣布讓黑人擁有自由公民權。一個很有理想的政策,沒想到,在二十年後造成城市的衰落。黑人開始逃到費城,盤據城市。有錢白人不願與黑人雜居,先是撤離到郊區,後來甚至撤離費城。一個曾經聚集許多富人的城市,步向沒落。

如果倒帶歷史,費城不該逞匹夫之勇,率先宣布解放黑奴嗎?後來,許多城市不也都跟進?基本上,費城的大方向沒問題,有遠見與理想,錯在於執行面思慮不周。如果當年是協同若干大城市一同宣布,黑人進城後的配套安置也都有……,歷史的發展或許不至於如此。

費城(Philadelphia),源自希臘文「兄弟之愛」,展現到新大陸拓荒的精神。這城市在十八世紀,確實展現她的包容大度。她不僅對黑人如此,也劃出一大塊土地予在歐洲受宗教迫害的Amish教徒 (拒絕電話、電力、電視文明),成聚落。

窗外天色已亮,費城甦醒了。雖然不再是第一,但她建城的精神展現了獨特風格。下週,我將到華府。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