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從聰明到智慧

如果你問最近才升任高盛證券台北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王浩,如今在職場上最迫切要修習的功課是什麼時?你認為,這位領高薪的外商專業經理人,會怎麼回答?

這位耶魯高材生的回答是:EQ。

王浩年輕而聰明,從小一路考第一名。但進入職場初期,在情緒智商的問題上跌了跤。後來亞洲部主管Hyder Ahmad告訴他:「聰明,並非成就一個人的關鍵因素。重視的是智慧,如何活用聰明與EQ,如何善用時間,靠的是智慧。」這句話對王浩影響很深。《商業周刊》資深撰述沈耀華採訪王浩,兩人談起EQ時,覺得有再深入探討的價值。於是,形成本期《商業周刊》封面故事雛形。

很多人關心,後天的努力對EQ有多大的改進空間?在沈耀華的文章中,她提到發展EQ的三種階段:第一是察覺自我與他人;第二是管理情緒;第三是使用情緒。根據學者的觀察,即便只是第一階段,能夠做到的人可能都不到三成。經過適當學習與練習,大部分的人可進入第二階段:管理與控制情緒。

耀華在製作這個專題時,在不斷的討論過程中,我也思索我該修的功課。高中時期的國樂老師劉維哲一直是啟發我很多的人,特別是他的修養與幽默。第一次見到他時,矮小的他站在講台上,就自稱是貝多芬,一群剛進入校園的新生們都被他的詼諧,瓦解了恐懼。他始終迷迷糊糊,人家拿給他錢,他總隨性一塞。我很難說,他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一個樂團,這麼多的學生,這麼多的樂器,他除了管人,還要管樂器,事情很龐雜瑣碎。但總見他開開心心的哼著樂曲,解決問題,很少見他發火。他不發火,但學生對他就是服氣,事情也都有條不紊。我唯一看他生氣,是某次演出前夕,一位工作人員刁難我們的樂器放置,影響到迫在眉睫的上台演出,他才勃然大怒。這一怒,把對方給嚇到了,把同學們的凝聚力給聚集了。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代人事情多,要控制生氣的時機,並不容易。特別有兩種人不太容易有高EQ:一種是高壓力者,另一是年輕人。這期封面故事,給所有高壓力的年輕人一個提醒。

高EQ,既是修養,更是人生的智慧。早一點修完學分,早些拿到好成績。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