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個人歌手霸榜,擠下偶像團體!一個驚人數字看:KPOP全球影響力正在萎縮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個人歌手霸榜,擠下偶像團體!一個驚人數字看:KPOP全球影響力正在萎縮

個人歌手霸榜,擠下偶像團體!一個驚人數字看:KPOP全球影響力正在萎縮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育晟 編譯
商周頭條 2025/06/12
摘要

打扮酷炫、舞步整齊劃一的韓團,過去幾乎等同於K-POP;近期韓國兩大國內榜單,卻同時出現個人歌手全面攻佔榜單現象。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K-POP偶像神話崩解?

打扮時髦、跳著整齊劃一的舞步,是不少人對K-POP韓團的印象。然而,近期韓國數位音樂排行榜卻出現顯著轉變,個人歌手完全佔據主導地位,擠下曾長期盤據榜單的偶像團體。

韓國音樂內容協會Circle Chart排行榜顯示,從3月中至5月中連續八週,個人歌手在綜合串流與下載數據的榜單中包辦前五名。另外,韓國最大音樂串流服務Melon五月份榜單,前十名中,僅第七、九、十名由偶像團體奪下;去年同期,偶像團體卻攻下前十名的七個席次。

聽眾為什麼更喜歡聽個人歌手唱歌?

《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分析,這反映聽眾品味的演變,也顯示韓國音樂格局的廣泛與多元化。《韓國先驅報》(The Korea Herald)則直指,這和串流音樂興起、粉絲行為改變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音樂評論家林熙允(Lim Hee-yun)分析,K-POP偶像歌曲透過說唱、強勁編舞,可以很有趣且充滿活力,但聆聽時卻缺乏連貫性,如果團體內有較弱成員在歌曲中插入說唱,可能導致不協調。相較之下,個人歌曲圍繞單一音色、情感營造,讓串流聽眾更有沉浸感。

粉絲行為改變

此外,K-POP粉絲行為也發生變化,尤其是年輕粉絲已經脫離傳統串流媒體平台。林熙允指出,粉絲們過去在拉抬他們喜愛的團體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但如今社交媒體、粉絲App等平台眾多,讓他們的努力更容易被分散,也是偶像團體不再主宰榜單的原因之一。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其實是K-POP市場的萎縮。一手打造紅遍全球的防彈少年團(BTS),娛樂公司HYBE創辦人暨董事長房時爀,就曾向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表示,K-POP的文化影響力看似呈現爆炸性成長,但K-POP尚未形成規模經濟。更糟的是,K-POP在某些市場已趨緩,甚至負成長。

KPOP的衰退警訊

例如,K-POP專輯第一大進口國日本,總進口額佔比從前年41%衰退到去年的31%。而越南、印尼等東南亞主要國家,K-POP專輯進口量從2023~2024年也呈現衰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韓國海關數據則顯示,去年K-POP專輯出口近3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9億元),但只比前一年成長0.55%,和2021年、2020年分別較前一年成長62.1%、82.6%的輝煌年代相比,成長明顯疲軟。

造成K-POP市場萎縮的原因之一,可能和防彈少年團在2022年6月宣布暫停團體活動,各團員專注在個人活動有關。但Circle Chart首席研究員金鎮宇認為,這和K-POP過去長久累積下來的沉痾有關,像是主要公司管理結構不健康,如《衛報》(The Guardian)指出,女團NewJeans一直深陷在他們的經紀公司ADOR間的糾紛中,試圖終止雙方合約,並聲稱公司管理不善,便是一例。

另外,韓國人口持續下滑,五年來減少超過45萬人,也使K-POP產業更難在國內找到新的人才組成團體。

K-POP風潮曾席捲全球,如今卻站在十字路口。偶像團體光環不再、音樂口味變化、組織與產業體質問題逐漸浮出檯面,這些都正逼迫K-POP重新思考未來的成長策略。如何在文化影響力之外,真正建立可持續的商業規模,或許將決定這股韓流能否再度起飛,甚至走得更遠。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The Korea HeraldThe Korea TimesNPR

核稿編輯:楊少強
責任編輯:林易萱

韓流 KPop BTS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