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你幾歲開始不吃Buffet?日本報告發現「這年紀」後,飲食習慣大轉變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你幾歲開始不吃Buffet?日本報告發現「這年紀」後,飲食習慣大轉變

你幾歲開始不吃Buffet?日本報告發現「這年紀」後,飲食習慣大轉變
日本調查發現,吃燒烤、Buffet,或是餐點加大等飲食行為,都有一個年齡上限。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福澤喬
摘要
  1. 日本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發布「行為壽命」的調查,統整人們不想再做某件事或無法再做某件事的年齡上限。
  2. 飲食、消費與社交習慣明顯受到年齡變化影響,行為從追求新奇轉向更注重健康、品質與體驗。
  3. 行為壽命的變化,不僅可作為個人反思與調整生活的指南,也為企業提供了產品與行銷策略的洞察依據。

日本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提出「行為壽命」的概念,結合身體與心理狀態、社會期望、人際互動及價值觀變化等綜合指標,整理出人們不想再做、無法再做某項事情的年齡上限。自2014年起,這項針對日本東京都會區與大阪神戶生活圏20歲至69歲民眾的調查,已成為觀察當代生活態度演變的重要年度報告。

以語言使用為例,女性自稱「女の子」(女孩兒)的壽命為32歲5個月,即使外表裝扮再年輕,社會卻早已透過言語設下年齡分界。

就連日常中看似隨性的行為,也有年齡界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不再拍大頭貼」的壽命為32歲11個月。
  • 「不再去電玩遊戲中心」為33歲3個月。
  • 「不再參加聯誼」為35歲6個月。

這些行為隨年齡推移悄然退場,反映社會對成熟的隱性期待。

日本行為壽命
(來源:日本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

年齡如何改變我們的胃口與消費

年齡的變化不只影響語言與社交,也深刻體現在飲食與消費習慣中。調查顯示:

  • 「份量加大壽命」為42歲3個月,人們不再點大份量的餐點,反映健康價值觀的轉變。
  • 「重度喝酒壽命」為42歲11個月,代表著40歲之後對宿醉與身體負擔的回避。
  • 「排隊拉麵壽命」為43歲6個月,人們不再願意為熱門拉麵排長隊。
  • 「吃到飽壽命」落在45歲2個月,這類消費模式逐漸失去吸引力。

儘管如此,「燒肉壽命」仍高達50歲11個月,顯示高價值的飲食仍具吸引力,但食材選擇傾向「赤身肉」較健康的選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追新品」到「體驗為王」

在消費方面,隨著年齡漸長,也出現變化。

  • 「新商品嚐鮮壽命」為41歲9個月,過了這個年紀的人對新品的熱情逐漸退卻。
  • 「新開幕店鋪壽命」高達52歲2個月,說明人們仍樂於探索新場所,消費重心從「商品」轉向「體驗」。

同時,對價格的敏感度也隨年齡變化。

  • 「特價壽命」為男性45歲4個月、女性47歲8個月,熱衷於搶特價的習慣隨年紀漸漸淡去。
  • 「網路購物壽命」增加,顯示中高齡者已熟悉數位消費:男性為55歲1個月、女性為50歲7個月。

年齡如何重塑情感與家庭關係

年齡不只影響物質選擇,也深刻影響情感與家庭互動。調查指出:「戀愛壽命」平均為55歲9個月,男性為57歲11個月,女性為53歲7個月,與2014年的60歲6個月相比呈下滑趨勢,顯示中老年人對戀愛的熱情正逐步退場。

「和母親約會的壽命」也顯示家庭關係的轉變。2024年該數據達45歲10個月,男性由2014年的29歲9個月大幅上升至37歲6個月,反映對展現親子良好關係的認同。

而人們對「追星」的熱情不減反增。「熱衷壽命」從2014年的44歲2個月上升至2024年的48歲,女性甚至達49歲4個月,首次超越男性。母女共追偶像的現象也不再罕見,說明偶像文化已成為跨世代的情感寄託。

此外,一些行為也悄然劃出壽命界限,例如:

  • 「不再使用流行語」的壽命為45歲7個月。
  • 「不再熱衷流行歌曲」為39歲7個月。
  • 「冒險旅行壽命」為54歲3個月,人們不再考慮前往非洲或南極等地旅遊。
  • 「夜間外出壽命」為56歲6個月,反映出安全與穩定成為首要考量。
  • 「不再記得是否鎖門」為59歲1個月。
  • 「不再想看經濟新聞」為63歲8個月。

這些行為透露出人們隨著年紀,逐漸轉向專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

行為壽命是成熟的證明

生活壽命不只是行為終止的數字,在快速變遷與高齡化的社會中,這些數據代表的是「選擇不做」,蘊含著對時間的珍惜、對身心狀態的覺察,以及對角色轉變的接納。

選擇不排隊、不喝酒、不追流行語,不是妥協,而是一種內在力量的再調整,是為了開展更合乎當下生活的節奏。

對企業而言,這些數據可作為產品與行銷的精準依據;對個人而言,則是反思與調整的生活指南。

未來的科技可能延長某些行為壽命,例如健康科技能輔助年長者騎腳踏車;也可能讓某些行為提早終結,如AI推薦系統降低人們對新奇的耐性。

生活壽命是一面時代的鏡子,它提醒我們:變化是常態,而每一次選擇不做,都是一次成熟與自由的展現。

資料來源:日本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行為壽命 健康 飲食 年齡
福澤喬日本深度觀察
福澤喬日本深度觀察
福澤喬(Joel Fukuzawa)
展開箭頭

在日本十年的新聞記者特派經驗,走遍了日本1都、1道、2府以及43縣,目前用心於日本與台灣的地方創生事業,帶領台灣學生與日本地方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曾任熊本縣觀光推廣大使,並且在各大學進行觀光經濟以及地方創生的演講。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oeltalkjapa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