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次看懂|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川普準備收刀?台灣安全了?專家曝3大潛在危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一次看懂|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川普準備收刀?台灣安全了?專家曝3大潛在危機

一次看懂|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川普準備收刀?台灣安全了?專家曝3大潛在危機
美中發布聯合聲明,雙方將暫時降低對彼此進口品的關稅,藉此緩和貿易緊張局勢,並爭取額外3個月的時間來解決彼此分歧。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5/05/13
摘要
  1. 美中於瑞士會談後宣布互降關稅,美方從145%降至30%,中方從125%降至10%,並將於5月14日前落實,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緩解。
  2. 然而,學者指出,這場休兵主要是因應美中雙方國內壓力,貿易失衡問題仍未解決。
  3. 專家認為,對台灣而言仍面臨3大挑戰: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壓力、可能的經濟讓步及供應鏈調整的風險。

美中貿易會談後,決定大幅互降關稅。美國學者分析,雙方主要受到各自國內壓力而同意大幅降低關稅;儘管這是重大且正面的發展,短期內仍有可能看到美國再調升對中國的關稅,美中貿易失衡問題尚未解決,艱難戰役還在後頭。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領的中方代表團10日、11日在瑞士會談,試圖緩解美中關稅大戰。

根據雙方會後聯合聲明,美國將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自145%降至30%,中國將對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雙方應於5月14日前落實。美中也將建立機制持續針對經貿關係對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會談結果:美中互降關稅,但未來仍可能升高

對於美中會談結果,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Yun Sun)接受中央社記者視訊專訪表示,關稅降低的幅度令人驚訝,這主要是雙方各自受到國內壓力的驅使。

在美國方面,她表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面臨許多國內政治、經濟壓力,中國的供應突然被切斷,在高額關稅下,從中國進口商品已變得不可行,「美國消費者要從哪裡獲得同樣產品呢?」

孫韻指出,中國政府也非常關切且急於降低部分關稅,因為美國是中國全球出口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認為,美中都希望談判降低關稅。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國際經濟專家華特斯(Riley Walters)同樣對美中談判進展之快感到驚訝。他受訪說,這確實是一項重大進展,「正面應該算是今天的關鍵字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他認為,目前來看,美中互降關稅的長期影響仍不明朗,短期內,還是有可能看到美國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儘管目前看到關稅降低,市場反應正面,但未來關稅最終走向仍有許多不確定性。

華特斯認為,雖然調降後的稅率對中國進口商品來說仍偏高,但至少讓企業能在成本增加的情況下繼續做生意。他推測,川普政府希望藉此爭取時間,讓美國企業有時間尋找中國以外的供應商。

專家:美中貿易失衡問題未解、更難的還沒打

孫韻表示,取消4月2日以來加徵的關稅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事,但這並未解決美中貿易失衡的根本問題。美國總統川普上台時矢言要消除「不公平貿易」對美國造成的不公,這就表示美中貿易談判才正要開始,「真正艱難的戰役還在後頭,還沒開打」。

至於美中雙方接下來的貿易談判重點,她認為,芬太尼議題會排在清單最前面。美國今年稍早就因為強效類鴉片止痛劑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加徵20%關稅。

孫韻說,其他重要議題還包括中國增加採購美國產品的談判、轉口貿易及匯率操縱,以及中國經濟結構改革的問題,尤其是政府補貼措施,這是中國產品充斥全球的原因之一。

她說:「要解決貿易失衡問題,還有一長串的議題需要被處理。

華特斯指出,從這次美中貿易會談來看,美國的焦點不只是縮小貿易逆差,還有要求中國進行經濟改革,包括開放更多美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促進中國國內消費等。

他直言,這些要求對中國來說非常困難,到了某個階段,就不僅是討論美中經濟結構差異,而是涉及政治問題。

學者:關稅戰進入收尾了、台灣挑戰才剛開始

美中會談聯合聲明出爐,全球2大經濟體從劍拔弩張轉為互給台階,同步調降稅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緩和,但台灣挑戰才要開始,學者直言,大國有博弈本錢,小國往往被「柿子挑軟的吃」,台灣要向美國爭取降低關稅,但對國內衝擊,必須妥為因應。

美國總統川普1月上任以來,高舉關稅大刀,除了繼續針對中國,更採行「無差別攻擊」,4月2日宣布對全球超過180個國家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儘管4月9日突然大轉彎,宣布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對等關稅,但對等關稅的高額稅率,讓各國戒慎恐懼,趕緊排隊與美國進行談判。

如今90天的緩衝期接近一半,美國與各國談判角力陸續明朗化,由英國搶下頭香,美國將調降英國汽車的關稅,不過大多數英國商品仍將面臨美國對所有國家所課的10%全球性基準關稅。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是藉由與英國的協議告訴世界,10%關稅是基本門檻。

緊接而來的是美中破冰,美國、中國官員在瑞士日內瓦10、11日在瑞士談判後,白宮今天發布兩國聯合聲明,美國將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自145%降至30%,中國將對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雙方應於5月14日前落實。

「這是正面發展,國外的不確定性慢慢降低,往樂觀走」,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直言,美國跟中國各有軟肋,川普政府面臨沉重的財政壓力且民意支持度下降,中國則苦於房地產泡沫及經濟低迷,如果關稅戰爆發,衝擊出口,將雪上加霜,2頭大象避免對撞,因而達成和談。

不過王健全提醒,英國、中國相繼達成貿易協議,英國是因為沒有貿易順差,中國市場力量很龐大,「這2個都不是很好的對照組」,而且英國對美呈現貿易逆差,且英美關係良好,仍得面臨10%稅率,顯示這已是「地板價」。

現在台灣與美談判仍在進行,王健全分析,川普的關稅政策既是目標,也是手段,希望透過關稅措施改善財政收入,同時為日後減稅政策鋪路,在此情況下,中經院預估台灣關稅稅率落在15%至20%之間,如果要談到10%,恐怕會有不少附帶條件。

小國談判空間不大,可能會被「柿子挑軟的吃」

王健全指出,大國之間可以博弈,但台灣是小國,可能會被「柿子挑軟的吃」,政府要同時做最好盤算,也要做最壞規劃,對美貿易談判恐怕要付出不少代價,包含赴美投資、降低關稅、買美國國債、軍購等,可能連帶排擠民間投資、政府支出,進而影響經濟。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說,美中達成貿易談判,對台灣是件好事,畢竟台灣除了對美直接出口,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透過中國組裝,再賣到美國,從今天股市也可看出,金融市場對於美中貿易談判正面表態。

不過孫明德認為,台灣能談判的空間不大,如果能夠盡快有結果,對國內經濟會是好事,畢竟關稅威脅籠罩之下,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廠商只能把投資、營運決策往後遞延,不利景氣發展。

「關稅戰差不多要收尾了」,孫明德分析,中國對美國談判結果具有指標意義,如今中國對美讓步,美國下一個要施壓的對象應該是歐洲,接著收割台日等貿易協議,「川普對全世界最大的影響,關稅與金融,會慢慢解決」,在此情況下,全球經濟仍會放緩,但不至於落入外界原先擔憂的衰退地步。

孫明德補充,川普這次策略是「由外而內」,上任後急著揮出關稅大刀,沒有料到其他國家並未照單全收,一度祭出反制措施,加上美國眼前還有國債、國內經濟、財政壓力等挑戰,川普民調急墜;現在川普的關稅戰開始收尾,下一步預估重心會放在國內,如下半年的減稅措施,否則錯失這個機會,明年期中選舉恐怕會很辛苦。

責任編輯:林思妍

川普 貿易 中國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
展開箭頭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