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安靜離職暴紅後,為何激起越來越大的反彈聲浪?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安靜離職暴紅後,為何激起越來越大的反彈聲浪?

安靜離職暴紅後,為何激起越來越大的反彈聲浪?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邱韞蓁 編譯
商周頭條 2024.04.09
摘要
  1. 「安靜離職」形容上班族放棄上進,只想做好份內事,暴紅後開始引發反彈聲浪。批評者認為,這種心態將助長懶惰、損害工作表現等。
  2. 這股風氣恐將破壞職場正向文化,釀成團隊分裂。高階主管教練麥當諾(James McDonald)建議,企業有責設定明確的績效標準,而非以工作時長為準。

職業倦怠危機下,歐美掀起一波「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浪潮,這並非真的辭職,而是「奮鬥文化」(hustle culture)的相反意思,指上班族放棄積極上進,只想做好份內事。

這一詞自7月底,開始從Tiktok上病毒式傳播開來,獲得千禧一代和Z世代廣大迴響;然而,《華爾街日報》報導,現在抨擊「安靜離職」的反彈聲浪,竟然變得越來越大。為什麼?

工作生活平衡VS.變相放棄人生

大家懷疑,這究竟是一種健康的工作方式,或讓你變成一個敷衍懶惰的人?

廣告

擁有15年企業工作經驗、經常在TikTok分享職涯技巧的亨德森(Leigh Henderson)認為,「安靜的辭職」其實就跟要求工作生活平衡,創造兩者之間的界線,分配優先處理事項,享受人生的概念相同。

不過,知名創投家、同時是商業主題真人秀節目《創智贏家》的主持人奧利里(Kevin O'Leary)卻重砲批評:「『安靜離職』是個超糟糕想法,如果你是安靜的辭職者(quiet quitter),那你就是輸家。」

原來,支持者覺得向沒有加薪、或壓力太大的額外工作說「不」,不代表敷衍了事;反對者卻認為,雖然達到了基本工作預期,但這種心態將助長懶惰、損害工作表現。

因此,不僅越來越多企業管理層,也有努力的員工感到不滿,認為「安靜離職」一詞將造成諸多負面影響。

廣告

例如,《赫芬頓郵報》創辦人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說,這不僅僅代表放棄工作,更是變相放棄人生,「工作可以賦予我們意義和目的,是充滿生命力的生活元素之一。」

印第安納州一位通訊傳播員工漢科克(Kristin Hancoc)舉例,自己曾對工作不滿,決定不再用力面對,卻發現工作更少反讓自己備感沮喪,因為覺得做的事情很沒意義,「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選擇安靜離職卻更沮喪),唯一的辦法是真的離職。」

奧利里認為,若想建立起一番事業,那「安靜離職」絕對是爛方法,「必須因為你想要超越,才會成功。」

拒絕奮鬥文化!設明確績效標準+另尋真愛

此外,批評者指出,「安靜離職」不只關乎個人,這股風氣恐將敗壞職場正向文化與底線。

人資軟體公司isolved的人資長莫舍(Amy Mosher)解釋,整個職場的公平性都受影響。當有效率的員工看到其他人敷衍了事,卻可以過關不被懲處,便容易感到士氣低落,覺得不被公平對待。

蓋洛普公司(Gallup)工作環境管理與福祉首席科學家哈特(Jim Harter)表示:「覺得同事是否為工作品質努力付出,會影響全組織的表現,而且因為接手他人留下的爛攤子或做到一半的工作,會造成團隊間的摩擦。」

對此,高階主管教練麥當諾(James McDonald)建議,企業領導者有責任設定明確的績效預期。重要的是,員工能否達到,而非工作時長,「高層有責任擁有良好的衡量標準,以了解員工是否完成工作。」

赫芬頓同意,「奮鬥文化」與倦怠完全是不好的!因為自己過去即因太用力工作,傷了身體,後來才成立健康顧問公司「Thrive Global」。

但她補充,與其敷衍應對工作,預防或治癒倦怠的更好選擇,是找到另一份真正能吸引你、讓你感到有意義的工作,快樂的加入(joyful joining)。

「作為雇主,我真的很喜歡面試者告訴我們,『我在工作時會100%全力以赴,不過這些是我的界限。』」她解釋,這與「我只做最少,過得去就好」的態度完全不同。

資料來源:WSJBusiness InsiderTIMECNET

核稿編輯:吳和懋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安靜離職 上班族 職場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