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金融時報精選》泰國皇室一年支出超過80億,錢到底從哪來?
1.泰國皇家財產局在2018年將所有代表泰國皇室和國家持有80多年、價值數百億美元的王室資產,全部移交給新任國王瓦吉拉隆功。但國王卻長時間待在德國度假,引發人民不滿。
2.泰國皇室的資產除了曼谷市中心一大片黃金地段的房產之外,還擁有泰國最大的工業公司皇象水泥(Siam Cement Group),和最大的銀行之一泰國匯商銀行(Siam Commercial Bank)的大量股份,價值超過400億美元。
一個重大的變化在泰國發生,政府卻只用一個小公告告知大眾。2018年6月16日,泰國皇家財產局(CPB)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說明該局已將代表泰國皇室和國家持有80多年、價值數百億美元的王室資產,全部移交給新任國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
「所有資產、房地產的所有權都轉移到國王名下,這樣他可以自由管理這些財產。」CPB說明,該局還補充,這些資產都是國王的所有物,他必須納稅。
泰國王室的資產組合估計價值超過400億美元。除了曼谷市中心一大片黃金地段的房產之外,還擁有泰國最大的工業公司皇象水泥(Siam Cement Group),和最大的銀行之一泰國匯商銀行(Siam Commercial Bank)的大量股份,這些資產的所有權從CPB轉移到國王個人名下,使他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君王之一。
泰國對皇室相關言論有嚴格限制,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冒犯君主罪」(majeste law),這條法律規定,如果發表或書寫任何被視為侮辱皇室的言論,最高可判處15年有期徒刑,因此當時轉移資產這種大事件,幾乎沒有新聞媒體報導,沒有人質疑此舉的必要性,也沒有人對現任泰王過度集中的金融權利表示擔憂。
然而,兩年後,在一波全國性的抗議浪潮中,泰國人打破沈默,抗議他們對這位新科國王,在財富和皇室機構享有高額預算的特權。學生抗議者質問,為什麼要把公共資金,交給比起待在泰國、還花更多時間待在德國度假的國王。抗議者提出一份要求對君主制改革的10點宣言,呼籲刪減皇室預算,以符合國家面對疫情衝擊下疲弱的經濟、結束接收納稅人稅收的皇家慈善項目,並且將國王的個人財富與皇室資產分離。
「這是泰國最大的問題,皇室機構可以干預政治,因為他們有很多錢。」一位學生抗議者齊瓦拉克(Parit Chiwarak)說。
「如果我們現在不發聲,什麼時候要說呢?」
人民硬起來,大膽批評
在一個向來將皇室視為「不可侵犯」的國家,批評他們的言論很難被搬上檯面。但是,一個直言不諱,由年輕人組成的團體打破先例,他們對泰國政治基礎提出質疑。9月份的一次抗議中,他們在皇宮附近放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泰國屬於人民,不是國王,因為他們欺騙了我們。」一位資深社會運動人士南帕(Anon Nampa)認為皇室的預算太多,而且是「沒必要的增加」。泰國政府設法將疫情控制在確診病例3600案的情況,但該國的經濟受到衝擊,數百萬人失業,嚴重依賴旅遊業和出口的泰國經濟受到損害。
9月20日的一次集會上,齊瓦拉克呼籲抵制泰國匯商銀行,他稱該行是「封建主義的錢罐」。「你們是在為德國人補充資金。」他高喊要人們該行關閉帳戶、領出所有的錢、燒掉銀行存摺。
泰國央行隔天迅速表示,沒有發現從泰國匯商銀行取出存款的人數激增。泰國没有可靠的民意調查,無法衡量學生們呼籲對皇室資金和財政進行審查,有多少人支持,但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可以肯定,多數人是支持皇室和政治現狀。
當時許多泰國人,甚至包括那些反對有軍方背景總理帕拉育·占奧差(Prayuth Chan-ocha)的人,都認為學生們在呼籲抵制君主制方面,太超過了。
如今,學生們計畫在周三(21日)進行下一次大規模示威活動。他們說要遊行到政府大樓,要求帕拉育政府下台,奪回曼谷市中心的民主紀念碑。
學生的行動為其他泰國人壯膽。泰國的反對黨前進黨(Move Forward)的議員,一直利用他們在議會的權力,調查皇室機構的支出。他們指出,自國王在其父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2016年去世後繼位以來,其支出急劇上升。
與此同時,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上週提出了泰國國王在德國居留的問題,反映出隨著泰國抗議活動升溫,柏林方面的不安情緒也加劇。馬斯在德國議院上回答相關提問:「我們明確表示,泰國的政治運動,不應在德國進行,如果有客人在我國土地上如果有客人在我國土地上惹事,我們會採取行動。」
皇室的帳單
雖然泰國國王大部分時間都在德國,但自從登基以來,他不斷採取各種措施,鞏固皇室機構的權力和財富。2017年,通過了《皇室財產資產法》,國王將皇室家庭事務辦公室、樞密院和個人安全機構合併,創建了一個單一的皇室辦公室。去年,他還發布一項命令,將兩個兵團調至皇室辦公室,得以直接控制。
原本泰國人,甚至是帕拉育政府的反對者,都避免批評國王在泰國扮演的角色。但今年8月,泰國各地幾乎每天都有示威活動,前進黨議員也利用他們在下議院預算委員會的席位,對王室的開支提出質疑。
「這都是納稅人的錢,必須公開透明。」2020年2月遭泰國政府勒令解散的前進黨黨魁宗龍倫吉(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表示。
根據泰國的預算,皇室辦公室今年的支出達到將近90億泰銖(約新台幣82.9億元),是2018年全年預算42億泰銖的兩倍多。
前進黨還質疑了其他政府部門付給皇室的支出,像是國防部付了12億泰銖,泰國警方也付了16億泰銖給皇室安全部門,以及皇室接受納稅了資金的慈善項目的70億泰銖。該黨還從帕拉育辦公室得到一份清單,顯示皇室留有38架飛機和直升機,對皇室使用的飛機提出疑慮。
宗龍倫吉也對皇室資產轉移到國王名下持批評態度,他指出,CPB在皇象水泥和泰國匯商銀行的股份,讓國王成為公司的主要股東,還享有更高的法律地位。「國王現在是市場的參與者,這不只是錯誤的,還非常不民主。」他說。
CPB的前身是王室私庫(Privy Purse Bureau),該機構致力於維護皇室成員的生活,一個多世紀以前,暹羅現代化的過程中,該機構開始投資該國經濟,後來泰國成為君主立憲國家,便成立CPB,國王的個人財產和皇室財產有明顯劃分。
1980年代,泰國經濟起飛,該機構成了銀行和工業的主要投資者。CPB的主席一直都由財政部長擔任,直到2018年,國王任命蘇克維摩爾(Satitpong Sukvimol)為空軍總司令,同時擔任CPB主席。
「以前的國王也是用同樣方式運用國家資金,抗議者要求審查國王財政狀況是前所未有的。」康乃爾大學歷史學和東南亞研究教授盧斯(Tamara Loos)說。
國王的財富
去估計國王的財富價值,通常都只能臆測,因為皇室資產的完整清單從未公開過。CPB上一次發布年度報告是在2017年,其中包含曼谷商務區的一套豪華房地產和Sindhorn Village商場開發案,以及一些公共工程和慈善款項。國王在泰國匯商銀行持有23.4%的股份,價值17億美元;在皇象水泥持有33.6%股份,價值45億美元,最多資產仍是房地產,主要集中在曼谷,但泰國中部平原和其他地區也有。
根據一本已故國王蒲美蓬的半官方傳記《國王一生的工作》(king Bhumibol Adulyadej: A Life’s Work),該書的作者有機會接觸CPB官員的機會,估計當時僅僅是曼谷的房地產投資組合就價值330億美元,在CPB名下的資產約有370億美元價值。書中提到,該局在曼谷擁有3230英畝土地,在首都以外其他地方還有13200英畝土地。
「如果這些財富全屬於一個人,那他/她將會在富比士全球意外富翁排行榜上排名前六。但它不屬於個人,它屬於皇室。」書中如此寫道。
自從國王接管了CPB底下的資產後,情況就不同了。泰國的房地產市場一直很繁榮,儘管疫情讓需求和價格下降,不過如果《金融時報》記者試圖估算皇室的財富或提到國王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泰國政府會阻撓。
2012年,《富比士》曾經發表一篇關於國王的資產負債的文章,估計蒲美蓬的財產超過300億美元,前一年《富比士》才公佈蒲美蓬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君王。當時泰國駐華盛頓的大使館就批評該雜誌將CPB「替國家保管」的資產也計入國王的個人財富。
泰國外交部和政府發言人都拒絕評論相關問題。當《金融時報》在最近的報導中提及泰國國王的財富時,泰國駐倫敦的大使館致信《金融時報》表示:「有關國王擁有數十億美金財富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信中還指出CPB由董事會管理,其目標是在國家財務穩定和創造社會收入之間取得平衡。
德國的兩難
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在德國住所的問題,最近越演越烈,官員們不僅提出有關未來國王角色的問題,也提出他的稅務問題。根據德國官員的說法,前任泰王過世時,現任泰國國王住在距離慕尼黑40公里遠的施坦貝爾格湖(Lake Starnberg)附近的別墅裡。最近德國媒體揭露,國王還在加爾米施-帕滕基興(Garmisch-Partenkirchen)租了一間飯店。今年四月,兩名綠黨議員提出問題,詢問國王是否應該承擔遺產稅。
德國政府在回覆中稱,德國的隱私報戶包括稅收和「外交事務」。但提問的議員帕金特(Tim Pargent)表示,外交官可以免稅,但泰國國王不是外交官,他住的別墅也不是領事館,應該要承擔遺產稅。
「這個問題被稅務保密條款保護,我不期待官方會給出答案,但至少透過提問,能讓人民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帕金特表示。
在曼谷,宗龍倫吉和前進黨的議員已經傾盡全力,調查當前這輪預算,他們說,明年會再次討論皇室開支的問題。
反對皇室的一派人認為,關於皇室資產,只有一件事是透明的。「2018年,他們確認的CPB屬於皇室。」
責任編輯:張庭瑋
核稿編輯:林易萱
《金融時報》是全球領先的新聞機構之一,致力於向商業菁英和企業決策者提供商業、經濟、市場、管理和科技新聞,因其權威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而獲得國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