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Google宣布:2030年前零碳排!要你每次搜尋、每次看YouTube,都由清潔能源支持

1. Google從2007年開始每一年都達成碳中和,日前他們祭出更有野心的環境承諾:2030年前所有資料中心和辦公室完全由無碳能源供電。
2. 2019年,Google有61%用電來自再生能源,要補上剩下的缺口,他們計畫使用更有效的電池儲備電力、結合風力和太陽能、以及用AI優化預測電力需求的能力。
Google日前宣布,2030年前,他們所有資料中心和辦公室,將完全由無碳能源供電,是科技業最有野心的環境承諾。
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事實上,Google從2007年至今每一年都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也就是它使用石化燃料排了多少碳,就購買相對應的碳補償(carbon offset),方法包括投資再生能源、或是幫助大氣層清除二氧化碳的計畫...Google曾告訴《BBC》,他們主要是透過捕捉養豬場和掩埋場排放的甲烷氣體。
然而,兩相抵消並不代表沒有排碳,甚至可能讓一些公司產生錯覺,認為只要購買信用額度、讓林地擁有者不砍樹,就代表自己對環境足夠友善。事實上並不然,以Google來說,它2018年共排放了490萬公噸的溫室氣體,相當於100萬輛車一年的碳排,都會持續助長暖化。
也因此,先不論業務差異,比起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聲明會在2030年前全面達成「碳中和」,Google的「零碳排」目標的確更有意義。
Google執行長皮采(Sundar Pichai)指出,一旦所有資料中心都由無碳能源驅動,代表「每一封寄出的Gmail郵件、每一個Google搜尋、每一個你看的YouTube影片、每一次地圖導航,每分每秒都是由清潔能源支持。」
根據能源媒體《Power Technology》,2019年,Google全球每小時用電量有61%來自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剩下的39%缺口多來自風不吹、太陽晚上不照耀,該怎麼補?Google表示,他們計畫使用更多、更有效的電池儲備系統和地熱庫,以及結合風力和太陽能,並且利用AI優化電力需求預測,這些投資和研發有望於2025年前在各地創造1萬2千個綠能產業工作機會。
Google進一步表示:「我們的資料中心是用電大戶,如果我們能夠用無碳能源達到24小時、一週7天全天候的供電,則經濟層面上我們展示了無碳電網真的可以被實現。」
不過,Google並不排除使用核能,核能會產生放射性廢棄物,需要空間永久存放和謹慎的處理,但仍有一些環保人士支持使用核電,因為它不會排碳。對此,Google告訴《The Verge》,考量到除碳需求如此緊急,他們認為所有無碳科技都應該在零碳排電力系統佔有一席之地。
除了自身減排,Google還打算做新能源的生意。皮采在官方部落格指出,美國有10%能源使用來自商業大樓供暖製冷的空調系統,他們計畫把自家出產、能協助節電的AI產品出售給各大建築場所使用;他們也投資一種50億瓦特的無碳科技,計畫將這個產品賣到全世界500個城市、供電給10億人口。
當然,Google並不會在2030年就徹頭徹尾零碳排,他們沒有說明旗下智慧型手機Pixel的製程有何改善,也仍需要購買碳補償來抵銷員工的商務旅行。不過,不可忽略的是Google這樣一位科技巨頭所代表的指標性意義,若Google真能做到,將為企業營運建立一個更高的門檻。
(參考來源:Google Blog、The Verge、Grist、Power Technology)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