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日經中文網》這是中國企業去日本的理由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日經中文網》這是中國企業去日本的理由

日經中文網》這是中國企業去日本的理由
東京商業區一隅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湯進
日經中文 2020.06.24
摘要

1.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中國企業憑藉在IT和AI領域積累的經驗開始進入日本,試圖用新技術助力日本傳統行業企業提效升級。

2.中國企業的智慧手機、遊戲、APP等領域正逐步被日本年輕人接受中國企業的手機遊戲取得了18%的市佔率(僅次於日本企業33%)。

3.日本乘用車市場長期以來被豐田、日産、本田等7大日資車企壟斷,中國汽車品牌尚未進入日本私家車市場的門票。

本文作者為日本瑞穗銀行法人推進部主任研究員

瑞穗銀行法人推進部主任研究員 湯進:繼阿里巴巴之後進入日本數據管理市場的騰訊在今年5月12日宣佈,將雲端計算業務擴展到日本汽車和電子設備領域,力爭使2020年的日本銷售收入提升至目前的3倍。這也意味著中國IT企業已經具備了挑戰常年佔據日本雲端市場的亞馬遜雲端計算和微軟Azure等美國2大IT巨頭的實力。

日本經濟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加之日本市場一直以來技術壁壘高並且對産品要求嚴苛,這也使一些關注當地市場的中國企業望而卻步。自從李克強總理於2018年5月訪日後促使中日關係回暖,中國企業進入日本的步伐也明顯加快。目前,中國主流IT企業和智慧手機廠商齊聚日本,專為日本市場打造的比亞迪純電動巴士登陸東京已進入倒計時階段。中國企業青睞日本的理由是什麼?中國品牌能否在日本開創嶄新的「藍海」市場?這也是經常被企業和學者探討的話題。

廣告

用IT、AI技術敲開日本市場的大門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家電和電子行業企業陸續進入日本開展技術和資本合作。2010年以後,中國汽車行業企業也開始對日企併購(請見《收購日企接「包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除了家電和電子行業以外,國航、中遠海運、中國銀行、太平洋保險、五礦集團、寶鋼等許多央企也在日本開展業務(本文在此不逐一闡述)。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企業一方面提高産品競爭力來應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需要開拓海外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IT和AI領域的中國企業憑藉在國內市場積累的經驗開始進入日本,試圖用新技術助力日本傳統行業企業提效升級。

目前,中國科技部指定的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平臺的五大運營企業(阿里雲、騰訊、百度、科大訊飛、商湯科技)齊聚日本。阿里巴巴和騰訊在軟體信息處理與數據管理的雲端業務領域積極佈局,前者在2016年與日本軟銀合作向日本企業提供阿里雲的公共雲端計算服務,後者在2019年開始向日本主流遊戲企業提供雲端服務,並計劃大力拓寬業務領域。

廣告

早在2006年進入日本的百度主要提供網路相關的産品及服務,並於2018年聯手日本軟銀旗下的SB Drive開展自動駕駛汽車試驗。2016年注資日本語音技術公司SINEWAVE的科大訊飛意在開拓智慧教育市場,目前為日本英語檢定協會的口語4級測試等提供AI自動打分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商湯科技在日本茨城縣常總市打造了名為「AI•自動駕駛公園」的自動駕駛汽車專用測試基地,並與本田汽車開展合作共同發力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商湯科技不僅有國家級「智慧視覺」開放創新平臺,還建有全球頂級的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級運算中心,並且研發了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無人駕駛和遙感等一系列AI技術。「用中國AI領域的先進技術賦能日本傳統産業,實現雙方共贏,這是我們的願景更是我們的使命」,從商湯科技日本公司CEO勞世竑充滿自信的抱負中,筆者也感到了全球AI行業領頭羊的底氣。

另外,中國企業的智慧手機、遊戲、APP等領域正逐步被日本年輕人接受。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中國四大智慧手機廠商,手機液晶顯示器龍頭企業的京東方以及專注手機軟體的海康威視等高科技企業也陸續進入日本。華為在2017年收購MG森精機千葉工廠用於研發,並為將來在日本生産手機配件提前佈局,這也可見華為在日本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網易憑藉爆款遊戲「荒野行動」打開了日本手機遊戲市場的大門,完美世界、IGG、雷霆等十多家中國手機遊戲公司也相續向日本市場推出了遊戲産品。2019年日本iOS & Google Play Store遊戲暢銷榜顯示,中國企業的手機遊戲取得了18%的市佔率(僅次於日本企業33%),雖説「遊戲無國界」但與中國企業的努力密不可分。

反觀中國汽車行業企業雖然已陸續進入日本,但是在日業務依然以研發和貿易為主。目前,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等老牌車企;恒大新能源、華人運通等新能源車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國內三大動力電池企業;濰柴動力、中信戴卡、萬豐奧特、宇通車燈、嘉利車燈、德賽西威等汽車零部件企業以及汽車設計的阿爾特、汽車認證的央企中國汽車研究中心等。由於日本乘用車市場長期以來被豐田、日産、本田等7大日資車企壟斷,中國汽車品牌尚不具備進入日本私家車市場的條件。

不過比亞迪開創了中國品牌進入日本商用車市場的先河。早在2015年,比亞迪純電動巴士(K9)正式投入日本京都,目前在日本累計交付大約40輛。比亞迪計劃今年交付針對日本路況和老年乘客設計的J6電動巴士,售價為195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28萬元),與日本國産柴油巴士價格相當。比亞迪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表示,比亞迪的目標是以電動大巴結合儲能的全新産業模式來完成日本社會的再生能源利用。筆者認為,向綜合能源企業轉型的比亞迪今後在日本的佈局以及互補共贏的理念,對於中國品牌打入日本市場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期待深耕日本「在線新經濟」市場

日本經濟産業省于2019年對在日5701家外資企業實施的調查顯示:投資日本的魅力所在是「高端産品和服務市場規模大、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對産品附加價值和流行趨勢非常敏感」;困擾外資企業的主要問題為「商務成本高、留住人才難、日本市場的封閉性和特殊性」等。

在日主要外資企業中,母公司為中國企業的中資企業約佔1成。中國企業在日本申請註冊商標數在2018年底首次破萬件(10820件),為2014年的7倍;專利申請也達到了5325件,為2014年的2倍(日本特許廳統計)。從以上數據中可見中國企業對日本市場的期待。日本市場的特點是消費者鍾情於國貨並且對商品質量和服務要求苛刻,換而言之,中國企業通過試水日本市場後不僅可以了解到自身産品的不足,還可以提高自身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溢價力。

相對開拓日本市場而言,日本的研發能力和研發資源可能更具有吸引力。日本有豐富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資源,新技術轉換為産品的能力以及製造能力全球一流。隨著中國國內研發成本的上升,日本工程師的薪酬水平也逐漸讓中國企業接受。

目前在日中國企業協會擁有中國企業會員近120家,基本涵蓋了國有大型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在日機構。日本中華總商會也有華人創業企業會員約200家,加上分佈在日本各地的華僑總會和華僑企業等,在日華人企業群體已初具規模。同時,人才資源的積累也為中國企業赴日投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對日投資商務中心為中國企業提供進入日本的一條龍服務,東京、橫濱等一些日本大城市也為引進中資企業積極提供各方面的配套服務。

2019年的訪日中國大陸遊客為959萬人,創下了歷史新高,訪日期間的消費也從幾年前的「商品爆買」開始向「事物體驗」轉變。在日本政府對無現金支付的推進下,提供無現金結算服務的日本商家逐漸增加,這為中國電商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開拓日本金融科技市場創造了環境。隨著日本社會的高齡化和人口減少引發的地區過疏化,今後在出行、金融科技等領域將會出現新的需求,特別是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脫穎而出的在線新經濟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值得在日中國企業關注和研究。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

中日互厭是虛 互相喜歡是實

中國資金流入苦惱的日本中小企業

責任編輯:梁喆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AI技術 中國 在線新經濟 日本市場 比亞迪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展開箭頭

日經中文網是日本最大財經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洞悉東亞經濟動態,聚集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熱點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