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主權信用被降至垃圾級…被病毒壓垮的印度,為何難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
1.COVID-19疫情肆虐下,近年來經濟成長前景看好的新興國家也難逃一劫。巴西、土耳其和印度經濟成長都放緩,新興經濟市場面臨熄火危機。
2.其中印度失去經濟成長動能,惡化的赤字問題嚴重,如今國家主權債的信用評級,進一步被下調至最低投資級。
病毒,會是壓垮印度這個繼中國後,最受矚目新興經濟體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6月1日,向來對印度相對樂觀的知名信評機構穆迪(Moody),下修該國的主權信用評級至最低投資級,也就是俗稱的「垃圾級」,這也是該機構睽違近22年首度降級印度的評級。
其他近年經濟前景看好的新興國家也難逃一劫。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最新數據,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第 1 季 GDP 較前一季萎縮1.5%,比去年同期衰減0.3%;土耳其和印度成長也大幅放緩,其中,印度全年度經濟成長率更是11年來最低,1到3月GDP只比去年成長3.1%。
世界銀行發布報告表示,冠狀病毒引發的經濟衰退,將在發展中和新興市場國家「留下永久傷痕」。
這意味者,開發中國家多年來維持強勢經濟成長的紀錄,將在今年畫下休止符。疫情雖趨緩,但新興經濟市場正面臨熄火危機。
世界銀行移民和匯款部門首席經濟學家拉塔(Dilip Ratha)告訴《華爾街日報》,這是世界各個經濟體,有史以來頭一次經歷同步萎縮,「疫情讓經濟危機快速蔓延,全球各地實施封鎖措施,大城市、小城市、工廠、農場都停工,是史上罕見情況。」他說。
《路透》(Reuters)報導,世界銀行表示,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經濟衝擊,很容易影響新興市場國家的償付能力。因經濟關閉、成長放緩,會讓國家失業率上升,以印度為例,目前失業率已飆升到25%以上。每個月還會有50萬名年輕人進入勞動市場,意思是,失業率還會再直線上升。
穆迪預計,今年印度第一季預算赤字已達GDP的4.59%,創6年來新高,所以下修其主權信用評級。
穆迪表示,雖然肺炎疫情的衝擊並非直接導致信評調降的主因,但疫情讓印度信用狀況原本就存在的弱點顯得更脆弱。
印度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前行長蘇巴羅(Duvvuri Subbarao)投書《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表示,由於印度的高人口密度和薄弱的醫療基礎設施,導致其面對大型流行病,採取大規模封鎖時,使數百萬人處於生存邊緣、大小企業都陷入破產危機,破壞金融穩定。
根據《彭博》(Bloomberg),印度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4月和5月都是全球最低。其中服務業PMI 4月份降至空前低點則5.4,顯示服務業「完全停滯」,5月份則稍稍回升至12.6;5月製造業印度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則為30.8,4月為27.4,仍呈現「嚴重衰退」。
另外,財政赤字也是印度的致命缺點。過去,穆迪在 2017年11月將印度信評調升,被視為對莫迪政府改革措施的肯定。如今穆迪認為,莫迪政府以改善印度財政體質為執政架構的核心,至今卻沒發揮應有成效,反而成了印度的最大弱點。疫情爆發前,政府的負債就已達GDP近72%,是同類國家中最高,如今因為財政不斷惡化,經濟只會更拮据。
印度失去經濟成長動能,國家主權債被下調至「垃圾級」,股市及債市將掀起一陣賣壓,金融產業會進一步受創,資金也會大規模地流出。
世界銀行副總裁帕薩巴席歐格魯(Ceyla Pazarbasioglu)指出,過去十年的低利率,令新興市場主權債務和公司債務創紀錄成長,限制了決策者應對危機,防止企業倒閉,失業和人力資本惡化的能力。
她也指出,現在需要的,是能同時控制疫情和經濟損害的措施,避免從健康危機,演變成金融危機。
目前,印度的自救手段,是強化其過去幾年的發展基調,期望在疫情後世界,抓住全球更欲分散對中國依賴的心態,趁勢而起,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6月2日,印度政府祭出總額逾6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973億)的獎勵措施,希望將印度打造成全球的智慧型手機生產中心,讓手機成為印度的最大出口品,創造至少50萬個就業機會。
印度交通部長賈德卡利(Nitin Gadkari)接受《BBC》訪問時曾表示,國內已規劃約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供遷出中國的製造業使用。
不過,印度雖有可媲美中國的土地與人口,但其基礎建設不足、識字率僅有約七成,比起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皆偏低等因素,仍讓許多外商顧忌。
印度經濟諮詢公司(Indonomics Consulting)首席經濟學家辛赫(Ritesh Kumar Singh)也在《日經新聞》分析,印度若想成為第二個中國,須再移除許多對投資者不友善的法規限制。例如:醫療器材的價格上限,限制了製造商獲利;電商相關規定也排擠了亞馬遜等外商。將來印度若設法解決制度面障礙,讓資金可以落地,經濟復甦並非完全絕望,仍有機會與中國競爭。
只是,短期內失去資本市場與國際信心,也無法立即篡奪世界工廠地位的印度,該如何不讓病毒把國家拽往貧窮的深淵,在在考驗莫迪的決斷能力。
(參考來源:BBC、The Wall Street Journal、Reuters、Bloomberg、Nikkei Asia Review、Financial Times)
核稿編輯:吳中傑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