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金融時報精選》支持反送中,香港商界為何卻願意把國安法「吞下去」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國際

金融時報精選》支持反送中,香港商界為何卻願意把國安法「吞下去」

金融時報精選》支持反送中,香港商界為何卻願意把國安法「吞下去」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精選 2020/05/29
摘要

1.去年,許多銀行家、律師和跨國公司高管都默默支持「反送中運動」。但在北京表示將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後,最近暴力抗議活動再次升溫,這種支持聲卻已減弱。
2.香港企業迫切希望結束這場動盪,因為它已導致香港陷入嚴重經濟衰退,寧願選擇接受北京的港版國安法。

去年,200萬香港人走上街頭,抗議一項允許將犯罪嫌疑人移送中國內地的法案,許多銀行家、律師和跨國公司高管都默默支持「反送中運動」。

但在北京表示將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後,最近暴力抗議活動再次升溫,這種支持聲卻已減弱。

幾位在香港從事法律、銀行專業服務的高階主管告訴《金融時報》,如果能讓香港恢復平靜,他們將接受這個被認為可能嚴重限制香港人民的人身自由的法律:港版國安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裡的人喜歡國家安全法嗎?這就像是在問,人們喜歡有可怕副作用的苦藥嗎?這藥肯定難吃,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吞下去。」香港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雖然不情願,仍表態支持港版國安法。

香港已經從一個安全、繁榮的商業中心,變成一個民眾戴著防毒面具、街道被催淚瓦斯籠罩的煉獄,可能促使人們改變看法。

儘管美國將取消香港在貿易上的特殊地位,金融專業人士仍選擇支持港版國安法。

上週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中國提出《國家安全法》。該法律將禁止「分裂、顛覆、恐怖主義,以及任何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和外國干預的行為」。週四(28日)已批准該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位與北京高層官員關係密切的人士表示,此舉將幫助中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中國國家安全部——控制香港。

「他們會追蹤監控人民,如果民眾表現出違反規矩的跡象,他們就會對其採取行動。為了防止抗議、動亂再次爆發,中國選擇在發生之前就扼殺所有行動。」他補充道。

香港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Hong Kong)警告,該法案引發了人們對香港法治的擔憂。

北京制定的國安法,對於如何執行該法留下了解釋空間。它將如何影響香港的法治?是否意味者香港的網路、媒體和個人自由會被限制?美國商會會長約瑟夫(Tara Joseph)的聲明中表示不安。

但香港企業迫切希望結束這場動盪,因為它已導致香港陷入嚴重經濟衰退,擾亂香港的金融產業,企業招聘和留住人才也變得困難。

「香港正在滅亡。」一家國際銀行的高管說。

伯克利研究集團(Berkeley Research)負責亞太區的主管威契爾(Stuart Witchell)表示,由於去年的抗議行動,許多企業已重新考慮是否要繼續在香港做生意。

威契爾說:「這取決於未來的動盪程度,可能會看到更多高階經理人離開香港,不只是外商公司,香港的本土企業也會重新評估自己的未來。」

反送中運動時,就連總是試圖在北京和抗議者中間取得平衡、保持沉默的匯豐和渣打銀行,其高管也會在不公開場合,對示威者表達同情。

然而,香港風險諮詢中心I-OnAsia的執行長藤基(James Tunkey)表示,如今,許多跨國公司和銀行都願意接受中國政府的計畫。

他說:「我們預計,過去一週,北京的計畫受到董事會的肯定,我們看到的是香港50年後的模樣。」

香港和北京之間,依循「一國兩制」的模式,也就是香港在1997年從英國回歸中國後,被允許在50年內維持高度自治。但香港建制派的人士現在認為,制止動亂,確保香港繼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至關重要。

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任總裁任志剛表示,該法將使香港社會恢復穩定,國際金融活動將繼續在香港發展。

美國國務親蓬佩奧週三(27日)表示,美國不再認為香港獨立於中國,引發了人們對華盛頓將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的擔憂。金融專業人士則表示,此舉雖然有象徵意義,但相對於消除困擾金融重鎮已久的動亂而言,仍是次要的。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斯賓賽(Michael Spencer)談到香港可能失去特別地位問題時表示:「相關審查可能會變嚴苛,但美國和香港之間的資本流動沒有理由會因此受到限制。」

香港一直以來作為一個平台,讓資金得以順利進出中國,中國大型國有銀行與花旗、高盛等西方大型銀行比肩而坐。一家國有銀行的高管表示,如果沒有國安法等干預措施,香港對北京來說,等於沒有用處,「這裡的人們都像未爆彈,如果這樣下去,還有人能在這裡做生意嗎?」他說。

接受國安法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一年前,要支持這種大動作侵害香港自治的法律,簡直難以想像。

「痛苦的是,儘管有副作用,我還是願意吞下這帖藥。」資深律師說。

核稿編輯:林易萱

香港 北京 國安法 反送中
金融時報精選
金融時報精選
金融時報記者群
展開箭頭

《金融時報》是全球領先的新聞機構之一,致力於向商業菁英和企業決策者提供商業、經濟、市場、管理和科技新聞,因其權威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而獲得國際認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